这是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问题。

题主的朋友在和丈夫闹矛盾,找她抱怨,说两人婚后沟通的越来越少,这两天甚至在冷战。她在考虑要不要生个孩子,以增加话题和交流频率。而且她认为丈夫会因为孩子的诞生,对家庭付出更多关心。

但是,婚姻中出现了问题,难道有了孩子就能解决吗?生孩子真的可以拯救婚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我的观点:肯定是不行。孩子是爱情的结晶,而不是纠正错误的橡皮。

首先,一段婚姻在刚开始就出现了问题,并不是一件坏事。

至少你们有机会去调整婚姻中的相处方式,也有机会发现两个人是否真的合适。如果努力之后才发现彼此不合适,也可以及时止损。

我有一个朋友,在刚毕业不久就闪婚了。但是很不幸,婚后两个人才发现,彼此在工作交友、生活习惯等很多方面都有分歧,而且,他们父母也不是很看好这段婚姻。

虽然他们极力去调整、去改变、去适应,但最终失败了。于是,结婚不到一年,两个人就和平分手了。

后来聊天时,朋友还说:“幸亏没要孩子。如果当时有了孩子,可能日后两个人就不会离婚,但肯定把日子过得鸡飞狗跳,孩子也要每天生活在父母感情不和的阴影中,多可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如果在生孩子之前没有解决家庭矛盾,那么,有了孩子之后只会面对更多鸡飞狗跳的情况。

夫妻两个人的关系就是一段婚姻的底色。假若这个底色都混乱不堪,那么孩子这个增色剂的出现,只能让这段关系“乱上加乱”。

我的另一个朋友,她老公是凤凰男,人很本分老实,但两家人的家庭背景差异很大。

原本办婚礼时,她想着旅行结婚就行了,不用办酒席,不仅折腾还费钱。但是,她婆家不同意,于是喜酒招呼了六七十桌。后来才知道,这些人几乎都不是亲戚,只是婆家像炫耀一下自己儿子娶了城里的姑娘,叫上了全村的人。

婚后,他们住在城里,倒是婆媳之间和平相处;只是跟老公之间的生活习惯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加上从小被灌输的理念不一样,两个人平时没少争执。

后来,她有了身孕吐的厉害,不得已辞了职在家养胎,她老公就把自己妈接进城照顾。一开始,老太太也是顺着她的心思来的,可是等生产那天却闹了个大红脸。

她是早早破了水也发动了宫缩,但孩子就是不往下走,后来时间太久了医生建议手术,来征求家属的同意。她老公倒是没说话,她婆婆却不干了。说头一胎就手术,以后怎么生二胎?顺产的孩子才聪明,你们不能把我孙子变傻了,等等。

一通输出之后,连医生都无语了。最后好在她自己妈更强势,逼着她老公签字,说哪怕离了婚也得先手术保住自己女儿的命。她这才被推上了手术台。

不过这些话没人告诉她,所以出了院之后,她就回了自己小家。但是,跟婆婆一家人的理念差异在养娃方面更加明显,加上老公不给力,她时常被气得哭,还得了产后抑郁。但是孩子那么小,她只能忍着。

到后来,孩子半岁的时候,有一次她妈没忍住,跟她说了住院生孩子的事,这才把她震惊到了。她性格也是雷厉风行,回家就问了她老公,得到确切答复后,她说:“我原本只是以为你孝顺你妈,但没想到你能为了孝顺,就把我的性命不当一回事。我才是以后要跟你过一辈子的人啊!”

在三观上有差异的人,不会因为有了孩子而消弭这些差异,反而是孩子的到来让这些差异愈发明显。

后来,朋友离了婚,自己带着娃创业。因为没有糟心的家庭关系,孩子倒是身心健康活泼开朗。这也算是一种幸运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如果你指望孩子来解决夫妻相处的矛盾,那么孩子将很快成为你的新矛盾新问题。说句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是“使虎驱狼”,旧问题只是被掩盖了,在以后,它一定还会再冒出来,并且让你更加措手不及。

我一个朋友的表姐,跟我们同一所学校,也玩得比较近。她跟老公虽然不是闪婚,但是婚后也发现两个人在三观上差异很大。

表姐喜欢小资情调,每个月会给自己买一束花插在花瓶里,偶尔也会去听个音乐剧;但她老公是那种很无趣的理工男,说她有钱买花买门票还不如买二斤排骨,一家人还能吃顿好的。

她喜欢的夫妻间的那种小情调,却被对方说成是“矫情”——“都是夫妻了,还要什么浪漫?不是矫情是什么?”至于什么纪念日,“平时上班就够累了,还费心思过什么节?在家睡个觉不好吗?”

于是,两个人经常就这种小事吵来吵去,甚至冷战。后来朋友想着,也许有了孩子,注意力转移了,说不定关系会缓和。

结果,在女儿出生之后,两个人对于孩子教育的理念更是天差地别,加上婆家的强势插手,朋友家天天一地鸡毛。小女孩也因为每天看父母吵架、妈妈奶奶吵架,而变得胆小怯懦,已经四岁了,在幼儿园还会经常尿裤子。

但是,为了孩子不变成单亲家庭,朋友始终没离婚。有一次,她喝多了问我们:“是不是我现在的夫妻关系,让孩子心理出现的问题呢?”

只不过,我们都不是心理医生,这个问题没法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一个家庭中最基础的核心关系是夫妻关系如果这个基础都不牢固,你怎么能指望一个外力来纠正、调节这个家庭呢?毕竟,孩子是生出来爱的,而不是作为你们调节关系的工具,这样对孩子也不公平。

不过,能调理的关系还是尽量努力调理吧。因为,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家就是“爸爸爱妈妈”。何况,老话不是说,宁破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吗?这也是积德的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