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不到两周,娃哈哈就要凉了吗?

最近有媒体报道,娃哈哈的旗舰店,日销售额下降90%,之前高峰时,一天卖250多万元,现在每天的销售额只有20万左右,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

对于销量大幅下滑,娃哈哈官方表示,是因为没货了,发货的时间已经预约到了4月。

其实哪怕娃哈哈有货,销量下降也是迟早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矿泉水毕竟不是什么硬刚需产品,替代性很强,之前很多网友担心没货,疯狂抢购,屯了一大堆,喝完也需要时间。

更关键的是,娃哈哈的这一波爆火,本身就是激情消费的结果。

宗庆后去世之后,大家出于对民族企业家的爱戴,大力支持他的产品,甚至去抵制竞品农夫山泉。

随着社会讨论的升温,娃哈哈旗舰店的粉丝数和销售额,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这背后还是情绪驱动,大家不可能一直热情高涨,天天野性消费。

其实我们看其他一些国货,比如白象,比如鸿星尔克,走红后确实涨粉了,但热度下降后,销售额也都随着下降。并没有说因为消费者认可,因为贴上了民族品牌的标签,就一直处在爆发式增长的曲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底,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还是得靠产品说话,得回归商业的逻辑。

矿泉水行业本身门槛比较低,很多人鄙视农夫山泉,但我们必须承认,它的品牌和渠道优势,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垮掉的。

以前我们去超市买水,为什么农夫山泉位置显眼,娃哈哈却放在角落,甚至根本没有卖?这当然不是什么垄断。是因为,农夫山泉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去铺设网点,搭建渠道,去搞营销宣传。

农夫山泉之前卖的好,当然不是它的水更好喝,而是营销、渠道建立起了绝对的优势。娃哈哈现在卖断货,恰恰说明,它的生产能力、渠道能力,是跟不上现实需求的。

在此次爆火之前,娃哈哈曾推出过多款产品,但多元化的创新,并没有收获良好的市场反应,娃哈哈的掉队迹象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销量下滑其实不是坏事,它可以让娃哈哈冷静下来,好好复盘一下,投入更多精力,去进行产品创新,去完善营销渠道。

一场负面风波,可以毁掉一个产品,毁掉消费者的信任,但放眼全世界,从来没有哪一个品牌,因为一次意外的爆火,就能够成为行业龙头。

野性消费,终究不是常态;市场竞争,终究得靠产品说话。热度退去之后,娃哈哈的转型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