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惨烈,十分的惨烈。

没有丝毫的夸张和引申。

现在看新闻,需要一个强大的心脏,不然真的受不了。

一觉睡醒,发现邯郸初中生等相关话题的热点依旧没有减少,很多网友义愤填膺。

网友们的愤怒都是有迹可循的。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讨论的最多的话题就是未成人犯罪,网络上的舆论特别多,很多网友都抱着一个朴素的观点,那就是必须要重罚,才能起到震慑人心的效果。

一大早我看到这个新闻,说实话还是挺震惊的。

按照最高检的说法,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等重罪要依法追究刑责。

很多网友认为这是“说了正确的废话”。

依法追究,这不是应该的吗,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于,未成人三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需要的是,应该怎么解决后续的问题,对于未成年保护法年纪的问题,应该怎么适当的调整,而不是说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语。

这些话,正确吗,相当的正确。

但是正确,不代表能解决现在的问题,正确,不代表依然适用现在的情况。

法律应该有温度,更应该有力度,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法律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每个人都有符合自己的愿景和价值观,特别是最近未成年犯罪等相关话题热度不断,更应该符合大家的朴素认知,从网友的观点和很多法律领域的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

当双方都是未成年人的时候,那么《未成年保护法》就应该也向《刑法》让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邯郸初中生的事件,在互联网上掀起了很多讨论的热度,大多数人的观点进行碰撞,大家总是认为,未成年犯罪之后,也应该得到必须得惩罚。

未成人保护的应该是那些遭受到伤害的孩子,这才是大家的愿景。

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调整,那么很有可能会有人继续效仿,这不是危言耸听,甚至大部分人就认为:“我是未成人,我杀人不犯法”!

这句话曾经在公交上就有孩子大声的喊出来,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很多网友也结合过往的案例,说时候最后的审判结果,不能让大家满意,一个受到伤害的孩子,要有一生来治愈,家庭也是需要用一生在治愈,而那么为非作歹的孩子,在送到“特殊的学校”或者接受到教育之后,就可以“堂而皇之”的重新生活。

这就给很多网友一种直观的感受,那就是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违法犯罪的孩子,在接受了教育之后,就可以回归社会,那么对于那些受到伤害的孩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和对比。

我们期待在治理问题的时候,要治标更要治本。

相关的法律要考虑到大众朴素的愿景和观点,要及时根据社会生态的改变做出调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孩子人手一部手机,太多的信息扑面而来。

一些心智不健全和不成熟的孩子,肯定会受到影响,也会被带跑偏,在这种时候法律更应该顾及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的调整和改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也说明了,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和相关的法律,需要及时做出讨论和调整的迫切性。

最近的邯郸初中生事情,显然是一个超级舆情事情,很多网友有不少过激的严厉和观点,我个人认为,恰恰是因为很有正义感的网友,不断的发声,才让这件事情有了更多的关注,也起到了积极推动逾期和舆论的正面作用。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现在的信息爆炸时代,很多未成人对于《未成年保护法》有相当大的误解,甚至单纯的认为“小孩犯罪不会被怎么样”,这种一种观点,不是个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客观的事实。

按照罗翔老师的那句话:“如果没有先例,就开创先例”,是时候警惕了,也是时候反思了,更是时候做出调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