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统一的问题,常规看法无外乎两种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肯定会竭尽最大的努力,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手段,去争取两岸的和平统一,避免同室操戈。

但如果分裂势力踏破了红线,台湾有分裂的危险,我们也必然会武力统一。

除了这两种方式之外,国家台办原副主任王在希同志,曾提出“第三条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没有和平统一希望和武力统一时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武力逼统”的方式实现统一。

一、“现实考量”——两岸完全和平统一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正如王在希同志所言,美国与岛内分裂势力之间相互勾结,导致台海局势不断恶化,完全以和平的方式统一祖国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

台湾有些党派和势力,表面上支持中国大陆和平统一,反对“台独”势力,主张“不统”“不独”“不武”,以维持现状。

但究其实质,“不统”就是反对台湾地区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独”就是要维持两岸分离的现状。“不武”就是妄图祖国大陆放弃武力统一台湾的选择。

这些主张,其实和蔡英文之流的“明独”,并无实质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两会期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各界人士提出的关于两岸统一问题的提案,就高达5000多个。

各方代表几乎一致认为,两岸“维持现状”、“不统不独”的状况不能再继续维持下去。时间越久,两岸和平统一的希望越渺茫。

在台湾岛内,自蔡英文上台执政以来,民进党当局始终顽固坚持“台独”分裂主义立场,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与此同时,蔡英文当局还丧心病狂地“倚美谋独”,不断提升美台互动的层次和等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讨好美国人,蔡英文不惜以台湾的“镇岛神器”台积电为筹码,向拜登递交“投名状”,硬生生把“台积电”变成“美积电”。

台湾地区2024年选举已经逐渐拉开了序幕。无论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其候选人都具有明显的“台独”倾向。

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自诩为所谓“务实台独工作者”。他在选举宣传中,也是毫不掩饰其“台独”主张,甚至重新弹起了所谓“两岸互不隶属”的“台独”荒谬论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次国民党获选人侯友宜的言论来看,国民党也不可能支持两岸和平统一。

侯友宜的两岸关系思想颇似当年的马英九。他声称反对“台独”,但同时也反对大陆提出的“一国两制”方案。

相比之下,侯友宜的观点在岛内已经算是比较“进步”,但其实质还是变相的“维持现状”和“拒绝统一”。

从外部情况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的态度日趋强硬,频繁利用台湾问题挑衅中国。

在政治上,各类美国在职官员频繁窜访台湾,不断提升美国和台湾之间的“半官方”甚至是“官方”关系,做空“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和“一个中国”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法律层面,在一些流氓议员的策动操控之下,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涉台法律文件,不断向岛内分裂分子传递错误信号。

在军事上,各种对台军售,军事挑衅接连不断。2023年6月3日,美国“钟云”号驱逐舰伙同加拿大“蒙特利尔”号护卫舰耀威扬威地通过台湾海峡。我军果断组织海空兵力全程跟踪警戒。

总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已经发生了实质性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原先的维持台海稳定现状,变为了在台海故意挑起事端制造冲突;

由原先的不公开支持“台独”势力,转变为了高调纵容甚至鼓励“台独”;

由原先的坚守“一个中国”底线,蜕变为了以“切香肠”的方式,不断试探中国国家统一的底线。

因此,无论从台湾岛内还是国际局势来看,完全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正在变得越来越不现实。我们必须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案。

二、“中间道路”——介于和平与武统之间的新选择

面对当前台海现状,王在希同志在发言中指出,“在如今台海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台湾问题其实并不一定要依靠武力去解决,武力只是可选方式之一”,他觉得实现祖国统一,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北平模式”。

王在希首先回溯了我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党原本是希望乘胜追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武力解放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解放台湾的历史进程不得不一次次延后。

这期间,双方冲突不断,给两岸人民都造成了巨大损失。在武力统一为主基调的同时,我党也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尝试。

比如,我党就曾委派和国共两党都有很深渊源的民主人士章士钊,去往台湾当局沟通,希望开启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但遗憾的是,大业未竟,章士钊先生就与世长辞了。

改革开放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希望通过国共和平谈判的方式统一祖国。

从实际产生的效果来看,坚持“和平统一”的对台大方针,为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到了宝贵的和平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后,随着蒋经国的去世,台湾岛内开启了“民主选举”的进程。

随后,国民党和民进党轮流上台执政,民进党逐渐占据上风,两岸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所谓的“北平模式”,指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我军解决华北问题的一种模式,其基本流程是“兵临城下—以打促谈—和平接管”。

具体而言,就是解放军以绝对的实力优势压制傅作义,让其看不到反抗的希望,逼迫其和平投诚,交出北平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照到台湾问题上,解决两岸问题的“北平模式”就是“以武促统”、“以威慑迫和”,通过实力压制,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两岸人民的损失和代价。

三、“实力优势”——我们已经具备了走第三条道路的基本条件

从分裂走向统一,关键还是看综合实力,这是亘古不变的历史真理。

关于台湾问题的解决,王在希同志总结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认为,两岸问题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来,春风化雨,水到渠成。只要中国综合实力达到了美国那样的程度,两岸自然归于一统。

第二种认为“长痛不如短痛”,必须下定决心一举打下台湾,然后再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

第三种主张介于两者之间,认为解决台湾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同时也不能操之过急。要保持充分的耐心,寻求一个解决台湾问题的“对我最佳”起码“于我有利”的历史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现实情况看,如今我们已经具备了通过“北平模式”解决两岸问题的现实基础,历史机遇就在眼前。

从2022年-2023年,我军展开了几场演习,解放军海陆空多兵种协同一体化作战,解决台湾问题的实力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演习中,海军可以四面环岛封锁,空军可以全方位绕岛飞行。毫不夸张地讲,解放军完全具备了对台湾岛进行全面无死角封锁等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军频繁在台海地区组织军事演习,其实也是吸取了俄罗斯的深刻教训。

俄罗斯对于乌克兰也具有压倒性优势,但由于事前准备不充分,原本预计的“闪电战”被拖成了“消耗战”。

如果我们在台海地区动手,必须精准打击,速战速决,动作越快,对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就越小。

因此,我军在台海地区的军事演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未来的作战“查漏补缺”。

在未来,一旦解放军全面军事封台。那么“北平模式”就有了运行实施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军就可以凭借实力优势,对台湾“围而不打”,从而迫使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做出正确的选择,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

退一步讲,即便我军不通过武力围台的方式促统一。按照两岸当前的经济关系,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经济压制“围台逼统”。

如果祖国大陆开启了对台湾的经济封锁,其岛内的经济甚至维持不了几个月,就可能全面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那时,失去了经济基础的民进党当局,就会自然被台湾民众抛弃和肃清。岛内的各类牛鬼蛇神的分裂分子将失去生存空间。

对于中国而言,何时以何种方式统一台湾,都有充足的底牌可以打。但对于美国和岛内分裂分子而言,黔驴技穷之后的下场,也是显而易见的。

结束语:

通过“北平模式”以武促统的前提,就是要有绝对的实力优势,尤其军事力量威慑。

否则,仅仅依靠政治谈判和民间交流,甚至一味地退让妥协,都不可能实现两岸统一。

同时,在“以武促统”的进程中,王在希也十分强调对台湾人民民心民意的争取,坚持“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我们仍然应该继续保持战略耐心,拿出最大的诚意,竭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两岸民心支持,坚持“仁至义尽”到最后一刻。

同时,我们也要随时做好重拳出击,粉碎“台独”分裂分子阴谋的准备。

如此一来,我们才能战绝道义的制高点,有理有利有节地掌握战略主动权,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路阳:《两岸统一的模式探讨与路径选择——建构“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载于《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