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22日继续围绕希法医院展开激烈交火。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当天称,过去24小时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共导致82人死亡。以色列财政部22日宣布,没收8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土地,可用于建造数百套犹太定居点住房,以及工业和商业设施。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2日对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没有美方的支持,以色列也将地面进攻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3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就美国提出的关于巴以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表决中,11票赞成,圭亚那1票弃权,俄罗斯、中国和本届安理会成员中唯一阿拉伯国家阿尔及利亚共3票反对,决议草案未获通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表决后就中方投票立场和有关考虑进行了说明。中方表示,加沙冲突爆发已经160多天,面对如此人间惨剧,安理会最迫切需要采取的行动,是推动立即实现无条件、持久的停火。

中国方面在投票时选择了反对,这是对于美方草案不负责任行为的有力回应。我们始终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我们不会接受任何对于和平稳定产生负面影响的做法。我们希望通过公正的方式解决巴以问题,推动巴以双方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当前形势下,停火是最紧迫的任务。我们呼吁各方立即停止敌对行动,保护平民的生命安全。只有通过停火和谈判,才能够实现长期和平的解决方案。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当前加沙冲突仍在延宕,造成严重人道主义危机,国际社会期待安理会切实履职尽责。中方支持安理会尽快采取进一步负责任、有意义的行动,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缓解人道局势、推动落实“两国方案”作出不懈努力。我们认为,在巴以问题上必须尊重历史和事实,必须听取和尊重广大阿拉伯国家的立场和呼声,必须尽快实现停火止战、缓解人道局势、推动落实“两国方案”,这是我们衡量安理会行动和决定的标尺。

耿爽指出,立即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是拯救无辜平民的需要,是开展人道救援的前提,是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扩散的关键。国际社会必须以最强的紧迫感和最大的政治决心推动立即停火,结束冲突,为加沙民众保留生存下去的希望。中方敦促以色列取消对拉法的进攻计划,停止对加沙的军事进攻,停止对巴勒斯坦民众的强迫迁移和集体惩罚,并呼吁有关国家摒弃地缘战略考量和国内政治盘算,真正秉持公正负责任的态度为推动加沙停火作出正确选择。

决议草案虽然提出谴责改变加沙人口现状,呼吁采取措施阻止加沙局势继续升级,包括保证人道主义运输,但是却拒绝谴责导致加沙人道主义灾难的罪魁祸首以色列,草案中只有一次明确提到了以色列,就是呼吁巴以上方落实“两国方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草案花了大篇幅指名道姓地谴责哈马斯和胡塞武装。也正因为这种不平衡的立场,所有阿拉伯国家都支持阿尔及利亚投下反对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方面也表示,对于加沙地带的局势,国际社会应该采取更加公正和平衡的态度,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巴以双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俄罗斯认为,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过于偏袒以色列一方,未能充分考虑到巴勒斯坦方面的关切和需求。此次决议草案未获通过,反映了联合国安理会在处理国际热点问题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加沙地带作为巴以冲突的重要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阿尔及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阿马尔·本贾马说,他发言不仅代表自己的国家,也作为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代表,解释他们对美国决议的共同反对立场。本贾马说,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没有提及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死亡的责任。本贾马表示,如果安理会通过了2月底的决议,本可以拯救数千条无辜生命。自从美国一个月前提出草案以来,阿尔及利亚提出了合理的编辑建议,以达成一个“更平衡且可接受的文本”。他们的一些提议已被纳入。

本贾马表示,决议草案文本不够充分,无法解决巴勒斯坦人所遭受的巨大痛苦。观察者网此前也报道了外界对草案的疑虑。英国《卫报》21日报道称,这份草案使用了“立即”这样力度更强的措辞,削弱但仍保留了“停火”与“释放被扣押人员”之间的联系,目前围绕这一问题的谈判仍是美国的主要焦点。《卫报》还称,这凸显出美国试图“走钢丝”,希望在继续向哈马斯施压的同时,寻求修复一些国际信誉和盟友关系,夺回在巴以和谈问题上的主导权。

本贾马还表示,这是在误导国际社会,他抨击该草案只是在讨好美国选民,提出了“虚伪”的停火呼吁。他强调,必须“明确要求停火”才行。对此,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指责中俄,称否决这份停火草案,是在给巴以冲突“火上浇油”,他还宣称,自从这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俄两国没有采取任何有意义的措施,来推动停火。格林菲尔德表示,美国不会放弃推动停火的努力,接下来,将继续和卡塔尔以及埃及等国家,磋商停火草案。

央视记者徐德智表示:再来,决议草案称在战斗中要保护平民。安理会的职责是维护国际安全与和平,但是如果通过这样一个决议,是不是意味着安理会的意思是,以色列可以继续军事行动?这是否与联合国宪章授予安理会的职责和初衷相悖?圭亚那常驻联合国代表 卡罗琳·罗德里格斯:我们要怎么支持在加沙的“正在持续和未来的军事行动”?只要采取措施,“大量减少平民的伤害”这一说法在草案的讨论中被多个成员国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不能否认美方在巴以问题上的态度的确有所转变,但这种大搞文字游戏,在核心停火问题上,始终持回避躲闪态度的草案,显然不能让中俄等国感到满意。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指出,这份几经修改的草案中,虽然包含了一些回应国际社会关切的要素,但在停火问题上的描述并不让人满意,也没有提出立即停火,甚至短期内实现停火的答案。中方认为这份草案偏离了安理会成员共识,有别于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这可能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一方面,高举“道义大旗”,“以人道主义”呼吁巴以停火,就能在国际上“团结大多数,孤立极少数”,提升中俄的国际地位,一旦巴以实现和平,中俄在国际上的声望就会大涨;另一方面,中俄知道,自己推出的“无条件停火”草案,美国必定会否决,这么一来就能不断谴责美国“阻止停火”,“纵容以色列”,不断攻击美国的“软实力”,美国要么放弃以色列(不可能),要么被“架在火上烤”,要么找普京“交易”。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新一轮冲突是正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5届会议的焦点话题之一。很多参会人士认为,加沙地带民众目前遭受的灾难是美国与以色列“占领者”合谋的结果。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萨巴赫丁·扎伊姆大学公共事务教授阿里安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美国不仅为以色列的行径辩护,还向其提供对加沙造成严重破坏的武器,“他们只把一方视为人,而对另一方没有任何愧疚感”,这是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态度。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政府非但没有呼吁为局势降温,反而持续拱火浇油,甚至派出军舰为以色列政府撑腰打气,以至于以军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在以色列空袭中失去7名亲人的巴勒斯坦驻英国大使佐姆洛特,面对英国广播公司主持人咄咄逼人地要求他谴责哈马斯时愤怒地表示,我那些遇难的亲人不是哈马斯。加沙那些儿童,甚至刚刚出生的婴儿也和哈马斯没有任何关系。这个世界上的每个愚蠢想法都在惩罚那些与之无关的人。

自去年10月至今,加沙地区已经有30035人因此丧命,还有多达70457人受伤。在这一情况下,以军还在不断朝加沙北部推进。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强调,现在谈停火还为时过早,并且以色列不会结束对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除非彻底将哈马斯铲除。由此可见,在加沙地区的平民遭到袭击后,停火谈判必然也将受到不小的影响。拜登也在第一时间改口称,在在一周之内达成停火协议可能不行。这也足以说明,美国在此事上能发挥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距离美国总统大选,也就剩半年时间了,民主党和共和党,拜登和特朗普的对决,早已经拉开了序幕,谁能获得更多美国民众的信任,谁赢得大选的几率就高。目前拜登的支持率不尽人意,这与他在解决巴以冲突这一危机中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关系。或许在不少美国民众看来,如果美国在巴以冲突爆发初期,就站出来发力,去协调以色列和“哈马斯”谈判,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促使双方停火,总结起来,就是拜登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

一方面,以色列越打越激进,其面临舆论、外交压力的同时,美国也无法独善其身,而拜登已经因为其在巴以问题上的政策而遭到民众抗议,令其支持率持续下降。但如今美国2024年总统大选来临,拜登若无法有效扭转局势,很可能输掉这场大选。另一方面,以色列如今的行动正在表明,巴以局势并没有按美国的预期发展,并且隐隐呈现出了失控态势,若美国不加以干预,很可能被“拖下水”。

实际上,停火与否,主要取决于以色列方面,这是全世界都看得非常清楚的。而美国的决议草案文本仍然将压力施加向的另一方。比如说美国的文本中说要阻止对“恐怖主义”的资助,那么包括其他国家对哈马斯的资助。显而易见,美国把“恐怖主义”的标签贴在了哈马斯身上包装进了安理会的决议草案。如果美国的这个决议草案文本通过,除了能够满足美国做出表面文章之外,实际上对加沙地带的停火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尽管巴以之间的和平进程面临诸多困难,但也存在一些希望的迹象。首先,近年来一些地区性的倡议和倡导者开始在双方之间建立对话渠道,试图通过直接对话来解决分歧。这种基于人民的民间外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为未来的和平进程奠定了基础。其次,国际社会对于巴以冲突的关注和斡旋力度也在逐渐增加,这为双方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来推动和平进程。然而,要实现巴以之间的休战符号并非易事。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中国一直秉持公平正义的立场,呼吁停火止战。中方一直支持安理会尽快采取进一步负责任、有意义的行动,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缓解人道局势、推动落实“两国方案”作出不懈努力;在人道主义危机问题上,中方坚决反对和谴责一切伤害平民、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呼吁各方都应当切实遵守国际法和国际人道法,保护平民,全力避免发生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中国的表态,符合国际社会关于停止巴以冲突的普遍呼吁。

在这场冲突中,加沙地带的民众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根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的通报,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已有大量巴勒斯坦人丧生,无数家庭陷入痛苦之中。这些悲剧性的数字再次提醒我们,和平是多么宝贵,而战争又是多么残酷。卡塔尔和埃及作为斡旋者,在这场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为双方提供了沟通的桥梁,还积极寻求解决冲突的有效方案。通过他们的努力,巴以双方得以在间接谈判中交换意见、提出要求。

巴以冲突不仅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还加剧了人道主义危机的恶化。无辜的民众成为了冲突的受害者,许多人流离失所,生活陷入困境。特别是在巴勒斯坦地区,人道主义援助的供应紧张,粮食、水资源等基本生活物资短缺,形势日益严峻。尽管目前巴以停火谈判陷入僵局,但国际社会仍然保持着对和平解决问题的希望。只有双方都愿意做出妥协,并就共同的利益和未来展望达成一致,才能够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要实现持久的和平,各方仍然需要做出妥协和努力。以色列和哈马斯都需要展现出诚意,愿意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以实现共赢的结果。国际社会也需要发挥积极作用,为谈判提供支持和促进,推动双方达成可持续的停火协议。在这个关键时刻,国际社会应该密切关注中东地区的发展,并为促进和平进程做出积极的贡献。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中东地区才能摆脱冲突的阴影,走向和平与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