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们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为什么我们还是害怕犯错误?

因为我们往往在教训当中吸取的并不是客观中立的【经验】,反而是束手束脚的【悲观预言】。

所以我们哪里是在害怕犯错

我们真正害怕的是,我还没有做,就已经自我预言的确定——我肯定会错。

我倒是觉得没有必要把专注度放在是不是畏惧害怕犯错上,而是换一个角度去打开这个解法。

当我那么害怕犯错,心里就像揣着害怕犯错的小兔子一样,

但是行为上还是不停歇的前进,难道就真的可以由于克服恐惧后勇敢而把事情做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享一个蛮有意思的事情。

我虽然日常也写作,但是我深知比起来讲课,我自己的文笔实在是差的太多。

更何况家中的先生就是媒体人,他也时常调侃觉得我笔头功夫远不及他,也不及我自己的口才。

但我有跟他分享过为何如此。

其实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获过奖的,后来有一份工作做了一段时间的编辑。

我的上司非常严格。经常是当着全办公室的面训斥道“怎么回事儿?有没有认真?怎么这么基本的问题都出错?”

那份工作干了两年,总共听来的表扬不超过5句,即便是和很多作者联系时,作者都会反馈说我已经非常认真了,找了很多别人都看不出来的问题和逻辑修正,但是在我的上司这边永远对我的评价只有一句——

都是问题,没有优点。

在这样压抑的情况下,我选择了离开。

而那段时间即便我看稿子非常非常认真,会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查更多的文献,会和作者讨论很多汇合修改的意见.

但我已经深深的认同我就是一个会犯错很糟糕的编辑工作者。

我确实不适合干这行,所以就不要给大家添堵了。

有趣的是我离开时并不顺利,因为领导极力挽留,说做的不错,干嘛要走?是对哪里不满意吗?

但我深深的知道,就算是给我薪水加倍,我也一定会离开。

因为我已经内化了一个版本——我不适合这一行,我一定会出错,就算我再努力也都是一堆的错误

现在想来这是人生的挫败吗?

我承认后面我确实是越来越炉火纯青——在技术层面上。否则离开时领导也不会挽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更加不能否认的是,【害怕出错】的心理不仅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效率,更是让我彻底丧失了工作的信心。

你可以说我是害怕出错的,我觉得我更害怕的是——

明明知道怎么样做都会错,都会被否定,但却还要去继续去做的那样一份无力,无奈和无望。

我先生听完我这段描述之后,表示理解。他总是那样,理解我做出的在外人看来不能理解的决定。

他也总会说,

好奇怪哦。从别人的嘴里讲这故事就是矫情。但是当你跟我描述时,我就是特别容易被感染到。

小声说一句,因为我文字表达力确实很一般,所以可能即便把这个故事写到这里,也很难唤起一些人的共情。

我也经常会跟先生说,

其实做事情没什么难的,犯错很正常。而犯了错之后阻碍我们前进的,可能是那种羞耻感以及不再被人信任,被定死在耻辱柱上的无力反抗。

后面这个事情呢,是这样处理的。我远离了这个环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当然依然会在工作中犯错。但是当周围的人对我的批评意见或者是我主动去向前辈求教时,所有讨论的焦点都是集中在【做法】,而非是对我这个人的否定时,我才不怕犯错误,也才开始真的认可犯错是为了积累经验,变得更强大。

而后面有了好的客体关系镜映后,储存这一部分体验,再有错误来临时,就不那么外求关爱和理解了,自己变能够清楚的分辨,

犯错指的是【错事】,不代表我是个【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