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国独立战争后,飞奔在美国本土的资本力量便开始了他们的繁荣计划。

由于宽松且自主的发展环境,加之在欧亚大陆的一系列战争,让这个新兴国家,一跃成为了主宰蓝色星球命运的超级大国。

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美国始终牢牢霸占头号交椅,在他身后曾经跃跃欲试的大国,也相继被其通过各种手段打得体无完肤,英国、德国、日本、苏联和欧盟集团,都退出了历史争霸的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21世纪后,面对崛起的中国,美国曾经使用过的手段和办法,都无法再奏效。为何曾经能击败5个世界老二的美国,却唯独对中国无可奈何呢?

一、独立称霸,从打击本源兄弟开始

在开掰之前,首先要理解美国称霸的核心逻辑和战略思路,那就是“离岸制衡”。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美国远离充满火药味和争端的欧亚大陆,这就给了他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安全感。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人也同样意识到这一点。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殖民地,美国和英国相距一个大西洋的距离,战争所需要的补给和兵源,都无法及时得到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反观美国,在当地,美国人拥有自己的战争补给点,从粮食、军需到弹药,美国自己都能迅速生产补充,为前线军队提供支援。

英国选择撤出美国战场,也是权衡利弊之后的无奈之举。

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走上独立之后的美国,却没有给英国人任何机会,随后便把它拉下水来。

事实上,第一个开始“离岸制衡”战略的是英国人而非美国人,英国依靠英吉利海峡,成功地躲避了欧洲大陆的数次战火纷争,精明的美国人也很快就关注到了这一点,有样学样地和英国人学起了“离岸制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一战和二战的爆发,让美国找到了超越英国人的机会。

一战和二战完全消磨了英国的国力,一方面,国内工业体系在战火中遭受到严重破坏,导致英国生产力严重下降,劳动力的减少也造成了工业生产总值的下滑。

在战争和市场破坏的双重打击之下,英国的竞争指数已经被美国遥遥领先。

另一方面,美国在二战后,加强了对英国的施压力度。

尽管双方都是“离岸制衡”的坚实拥护者,但不同的是,美国所面对的是美洲等一系列“弱者”,而英国面对的是欧洲大陆以及俄罗斯的压力,对手的力量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二战后,美国通过一系列法案,进一步控制了整个海洋体系的市场,针对英国航运的特点,打造和拓展了多条海上货运航线,进一步提高了英国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航运水平的下滑,英国也逐渐失去了和美国竞争的实力和地位,彻底从世界第二的宝座中黯然退出。

总的来说,美国对于英国的冲击,所使用的手段更多的是经济压迫,事实上,一战和二战的因素,不能单纯地归结为军事因素。

这其实是美国的政治经济手段,在其中,美国通过挑拨的方式,向交战方运送武器,从而赚取了高额的利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作为离欧亚大陆最近的岛国,英国自然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成为美国这场棋局的棋子,而被美国所操控。

二、“后二战”时代,美国体系的构建

二战后,出于地缘政治的需要,美国对日本欧盟采取了“帮扶”政策,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日本和欧盟相继成为了排在美国之后的“世界老二”。

日本,是美国二战后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支点,为了进一步钳制苏联和中国,日本的中继站和堡垒作用就越发重要。

因此,为了能全方位监视亚太地区,美国对战后的日本进行了重点建设,大量美国市场资本的涌入,为日本提供了有力的发展先机,与此同时,日本也非常识时务地开启了全面开放建设的新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外资的不断注入以及日本市场的全面开放,日企也在其中获得了发展生机,例如三菱重工、松下以及许多知名日企,也迅速重回市场舞台。

但美国人很快就发现了端倪,毕竟当年崛起的日本用珍珠港事件证明了日本的“下克上”传统是真实存在的。

美国需要一个听话的日本,而不是一个有威胁的日本,当日本崛起,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就会失衡。

通过《广场条约》,进一步压缩了日本的产值,利用日币贬值的机会,打压日本市场,原有贸易逆差得到缓解,而与此同时,美国也真正掌控了日本的市场经济,从而实现了对日本的全面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欧盟方面,美国并不想欧盟成为竞争者,一旦欧盟脱离美国的控制,必然会对美国的大西洋战略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因此,美国以英国为支点,对欧盟进行间歇性地打击。

从英国的脱欧事件可以看出,近年来,美国依旧在不断地强化对欧盟的控制,通过“离岸制衡”,美国不断在欧盟内部造成激烈矛盾,以挑拨的方式分裂欧盟的团结力量,达到打击欧盟发展的主要目的。

在美国的影响下,欧盟各国的对外发展势头被遏制,各国的联盟和联系也都在逐年减少。

除了日本和欧盟之外,另外一个曾经的世界老二,也成为了牺牲品,那就是苏联。

在21世纪前,美国通过他的手段,让原本跟随其后的“世界老二”统统被搞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这些手段,美国牢牢称霸世界很长时间,直到21世纪后,中国的崛起让美国原本的这些招数,都失去了效力,就算是美国用尽了办法,也未能将中国搞垮。

三、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无奈

改革开放的政策让中国迅速走上了高速发展道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更是让中国成为了全球瞩目的亮点。

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开放,吸引着各国企业纷纷而至,工业化的发展建设也让中国的整体生产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中国的崛起仿佛是一夜之间的,特别在加入WTO后,世界各国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投资信息与日俱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中国企业也在中外合资中获得了实实在在地壮大,国有企业的改革也让国企走上了全新发展的道路,进入2011年后,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已经跃然到了世界第二。

此时,美国再一次感受到了威胁。

对于美国而言,中国的崛起,标志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不再如从前,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加速了对中国的制衡,希望能通过原有的办法消除中国的影响力,从而降低所谓中国“威胁”。

但这一次,美国遇上了麻烦,之前所有的办法在对中国的制衡上失去了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前,经历了中美贸易战之后,美国始终未能彻底打垮中国,而中国反而通过贸易战获得了中美博弈的先机,在美国当前政局紊乱的情况之下,白宫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钳制中国,也失去了主动权。

美国对于崛起中的中国无可奈何,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地缘影响。

美国自建国以来,始终奉行的都是“离岸制衡”策略,在“离岸制衡”的策略中,关键的优势在于远离大陆,通过离岸制衡,制造和激化欧亚大陆各国矛盾,从中调停赚取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削弱欧亚大陆各国“一家独大”的可能性。

但美国的离岸制衡策略对中国却没有起到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中国的地缘政治影响要远超美国的预期。

从文化影响上看,中国是东亚文化圈的绝对核心,尽管美国多次挑起东亚地区的纷争,希望中日韩三国爆发更为激烈地争斗。

但从文化归属感上来看,中日韩三国的文化认同维持较好,很难会出现类似欧洲的文化及宗教斗争,就算是领土纷争,三国基本不会在文化领域爆发激烈冲突。

因此,美国希望挑起的文化战争和宗教战争在东亚范围内无法起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的战略支点作用。

中国作为连接亚洲的“平台”,始终承载亚洲发展的整体命运,不同于日本和韩国,也不同于中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所处的位置是亚洲的核心和中心,辐射影响东亚、中亚以及西亚的安全,各国对于中国的安全稳定也有着极高的需求。

对于亚洲各国而言,稳定发展的中国将会更有利于周边国家的安全发展,而如果中国发生大的动荡,势必会影响他国的安全。

因此,美国希望通过搅乱中国发展的企图,必然不会得到周边国家的支持,这一点从上合峰会各国参与的积极程度就可以窥见一二。

二是经济共同体影响。

尽管美国始终认为中国的经济崛起是对美国经济体系的最大威胁,但周边国家,甚至欧盟的部分国家却不那么认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中国所提起建立的新经济合作模式得到了各国的绝对支持。特别是“一带一路”经济政策的兴起,对于周边国家的市场发展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从东盟十国,到中亚的石油资源合作,再到希腊港口建设,中国通过向外输出安全稳定的经济血脉,打开了一条全新的世界市场规则。

在这个规则的运作下,各国的市场商品有了更好的输出途径,生产方式也得到了极大地进步,对于内陆国家而言,石油资源输出可以摆脱美国的控制,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更高的利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海洋系国家而言,中国打造的海上丝绸之路,打破了原有的点对点的运输模式,实现了线路上的贸易,让自己本国的市场获得了更好的出路。

利益,永远是国与国之间“友谊”的试金石,中国所打造的新经济合作模式,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明显要比美国所打造的“单一经济体”要来得更实惠。

在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里,美国想通过经济手段瓦解中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同时,结合日本和欧盟的例子来看,美国的如意算盘是不可能成功的。一方面,中国自身的生产力要远远大于日本和欧盟所需,源于中国对于基础工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高新科技产能的不断拓展,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量的物资和产品,都在依靠中国进行生产和制造,换句话说,世界市场中,中国制造的商品已经占据了相当之大的比例。

因此,美国希望切断中国生产线的方式本身就不具有实现的意义,加上美国市场的存量有相当大的中国产品,美国更不可能“勇士断臂”的方式打击中国市场的生产模式。

另一方面,中美贸易占据了美国经济的绝大部分。

作为世界上合作最为紧密的两个贸易国家,中美之间的经济往来关系到两个相当大部分企业的生死存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政治上看,美国商界是不会允许美国与中国在经济上完全脱钩的;从经济上看,美国市场需要中国企业资本的输入。

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下,美国不可能像对待日本和欧盟一样,对中国强行予以“断联”。在新世纪里,由于自身发展的困境,美国的实力早已大不如前,面对中国的崛起,它再也无力去阻止中国的飞跃式发展。

尽管当前美国借助台海问题、南海问题向中国施压,但是不论是军事领域还是经济领域,美国可以钳制中国的办法越来越少,而中国的实力也足以抵挡美国的任意一次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中美已经站在了平等的天平两端,此时对于两国而言,并不存在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区别。

在当下,唯有合作共赢才是两国发展的最好办法,不过这一点,似乎只有当惯“老大”的美国不习惯而已。

参考文献:

1. 《美国霸权想象下的中国“大战略”——<持久战:中国取代美国秩序的大战略>评介》周文星;《美国研究》 2022年第5期

2. 《霸权的逻辑: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多边转向》 ;凌胜利王彦飞;《国际安全研究》 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