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俘虏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而那些当了俘虏后叛变祖国、卖国求荣的人才是最可耻的。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两万余名志愿军官兵不幸被俘,这其中,职位最高的是原志愿军第3兵团第60军第180师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吴成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在第五次战役的一场突围战结束后,吴成德和战士们迫于形势,在“三七线”附近与敌军展开了游击战。

吴成德和战士们风雨同舟,与敌人苦战整整14个月,最后仅剩了3个人,遗憾被美军所俘。

那么,吴成德究竟是如何被俘的呢?他回国之后又有什么经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命悬一线

命悬一线

1951年4月22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打响,这是志愿军战士在“三八线”一带开展的对敌反击战。

这场战役,敌我双方兵力加起来超过了100万,是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场战役的激烈度和重要性。

吴成德所在的志愿军第3兵团第60军第180师也是第五次战役的参战者,不过,跟其他部队不同的是,这支部队在战役打响前不久才赶赴朝鲜,几乎没有准备的时间就匆忙应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也正是因为准备过于仓促,才造成了这支部队后来的失利。

5月16日,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合力将敌人的阵地撕开了一个口子,可就在我军打算继续深入敌人腹地时,一个意外情况拖延了战士们的脚步,后勤跟不上了。

没办法,我军前线部队只好暂时停止进攻等待后勤补给,而正是这个空档让敌人抓住了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和南朝鲜军的摩托化师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行军上百公里,将我军好不容易打开的缺口给堵上了,这样一来,我军反而陷入了被动。

基于此,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选择提前结束战斗,将前线部队转移到“三八线”以北。

可是,敌人怎么可能放过打反击的机会,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当即下达命令,动用13个师的兵力向志愿军发起全线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成德和180师有两个任务,第一个是北上转移,第二个是为主力部队的撤退打掩护,而且,至少得阻敌3到5天。

可就在180师撤到汉江北,准备再次动身时,意外出现了,两股敌人占据了180师前方和侧后方的空间,180师面临了前后夹击的窘境。

是打是守,60军首长陷入了沉思,如果选择固守,等敌人越积越多,想要再实施突围就难了,而且,援军也不一定什么时候赶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面临着巨大的人数差距和装备差距,想要成功突围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首长做出决定:“突围!”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一次突围战中,180师的官兵们兵分两路且都取得了成功,但当双方胜利会合后,却发现敌军再次围了上来,并设置了多道封锁线。

在后续的突围战中,180师虽然先后获得了179师和181师的接应,但全部以失败告终,180师处在了命悬一线的境地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围

突围

第180师召开了一场紧急党委会,由吴成德主持,商讨下一步行动。

此时的他们深陷敌人包围圈,不管是兵力、装备还是地理位置都不占优势,更难受的是,他们面临着弹药严重缺乏的境地,1万名官兵中很多人已经几天都没有进食了。

会议的气氛是沉重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愁云密布,吴成德率先提问:“大家有没有好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罢,台下鸦雀无声,寂静地可怕。过了一会,才有人给出回答:“分散突围。”

其实,分散突围的危险性很大,成功率也并不高,但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这已经算是下策当中的上策了。

战士们分成一股股小部队开始了危险又激烈的突围战,吴成德则负责检查各个团的情况,就在这个过程中,他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了呼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有一批受伤的战士被困在山沟里不能动弹,吴成德见状,赶紧对其进行了安置,并让通信员联系他们的团长。

但是,正是因为这段时间的逗留,让吴成德跟师部失去了联系。

分散突围本身就危险重重,如果无法跟上师部的脚步,那结果可想而知,没办法,吴成德只好带领警卫员一行人向西行进寻找大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在他们路过一个山口的时候,又意外地发现了300多名伤员,和刚刚遇到的伤员一样,他们也跟大部队失去了联系。

“吴政委,前面还有多少敌人?”
“吴政委,我们还能出去吗?”
“吴政委,请你一定要带我们冲出去啊!”

伤员们用祈求的语气说道。

摆在吴成德面前有两个选择,第一,抛下战士继续追赶师部,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很快就可以赶上师部的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停下来,留在伤员身边,和伤员们并肩作战,但这势必会耽搁前进的脚步,错过追赶师部的最好机会。

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吴成德果断选择了后者。

吴成德清点完伤员人数后,做出了下一步计划,40人为一组,每一组由干部带领,尽一切可能突围。

但是,敌人设置的包围圈和封锁线,连普通战士都很难突破,更别提这些伤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0师上万名官兵,突围成功的仅有3000多人,剩余的7000人,有的牺牲在了战场,有的则不幸被俘。

吴成德也是被俘的人员之一,不过,他并没有当即被俘,而是苦苦坚持了14个月之久。

因为在战斗结束后,吴成德和剩余的战士并没有落入敌人手里,虽然他们的情况不容乐观,但只要还有一丝力气,他们就不会放弃抵抗。

就这样,吴成德和战士们提起士气,在“三七线”一带与敌人展开了游击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身边的战友也在一个一个离去,或许,他们已经忘记了时间,他们唯一的信念就是能多击毙一个敌人,能跟组织取得联系。

遗憾的是,美国的搜山队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等吴成德被俘时,他们仅剩三人,而且已经苦战了14个月。

“战俘”不是“叛徒”

“战俘”不是“叛徒”

在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之前,双方就针对交换战俘一事进行过谈判,而且也进行了交换战俘工作,只不过工作量比较小,交换人员也比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7月27日,双方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生效,这意味着朝鲜战争的结束,接下来的双方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大批量交换战俘上面。

被俘后的吴成德被关押在了釜山“战犯”监狱里,敌人知道他的身份和职务,也知道他嘴里藏着我军的秘密。

但不管是软的还是硬的,吴成德始终坚守一个共产党人的信念,没有向敌人低头。因为吴成德心里明白,等打完仗后,他一定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从吴成德嘴里“撬”出情报,敌人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吴成德原来的体重有130多斤,但在交换战俘时却瘦到了仅有90斤,而且,他的头发也基本掉光,连走路都显得很吃力。

1953年的9月2日上午9点,吴成德被送到了战俘交换地,我方工作人员看到他是,竟然差点没认出来。

吴成德是职务最高的志愿军俘虏,也是一批遣返归来人员,李克农(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以及黄华(中方首席政治谈判代表)还专门向他表示了慰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成德回国的第一站并不是北京,而是沈阳,他先是被送到了东北军区招待所,在这里仅住了几天又被转移到了位于辽宁的“被俘归来人员管理处”。

中央对待战俘专门出台了“二十字方针”:

“热情关怀,耐心教育,严格审查,慎重处理,妥善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俘归来人员管理所”建立的意义就是能磨平战俘的伤痛,让战俘能了解到国家的变化,待以后他们出去后能更快地适应社会。

其实,那时候的吴成德面临的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因为那个年代人们对待“战俘”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总是会将其跟“叛徒”画上等号。

1954年6月份,吴成德迎来了组织的处理结果:开除党籍、军籍,安排思想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吴成德被送往了辽宁盘锦的大洼农场,这里的条件并不好,有“南大荒”之称。

跟很多战俘一样,吴成德并没有放弃“喊冤”,被俘虏的那段时间,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从始至终都在说“不”,丝毫不曾动摇内心的信念,他不甘心面对这样的结果。

吴成德只要有时间就会写上访信,往后的那几十年时间里,他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几十封上访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寄出去的这些信全都石沉大海。

终于在1980年,吴成德的上访信终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也是在这一年,中共中央《关于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问题的复查处理意见》的第 74 号文件让吴成德看到了希望。

在组织部门的介入下,吴成德终于等来了平反的那一天,也终于获得了部队军级干部待遇,那几十年的政治心愿也算有了完美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成德后来带领着家里人回到了山西老家,晚年时光在运城军干所度过,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曾被6所中学聘为了校外辅导员,负责给学生们宣传爱国思想。

1996年3月6日,吴成德因病离世,走完了他传奇而又曲折的一生。

或许,是我们对“英雄”二字有太高的要求,亦或是认为“英雄”应该有完美无瑕的经历,但是,仔细想一想,能经受住敌人的考验和屈辱仍然不忘初心,不正是一个“英雄”最该有的品质吗?吴成德配得上“英雄”的称号,他对革命的信念和国家的忠诚值得我们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