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7月15日晚,在王近山的指挥下,我军炮击襄阳城门,襄阳战役就此打响。

在王近山的声东击西计谋下,半夜,襄阳的四个门被我军攻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伯承得知这一消息后,在电话里下达了紧急命令:

“康泽只能活捉,不能击毙,要活的!”

1948年7月23日,中央得知康泽被活捉后,给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司令部发送了一份电报:

“将康泽送华北、并派可靠武装、加镣铐押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要加镣铐押送呢?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康泽自杀。

康泽究竟是何人,为什么刘伯承和毛主席坚决要“活的”呢?

声东击西 调虎离山

声东击西 调虎离山

1947年8月份,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着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此举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格局,解放军进入了全国性战略反攻阶段。

而跃马直前的先锋队伍正是后来的开国中将王近山带出的六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此前的王近山在行军过程中腿部受了严重的伤,这个伤后来还成了残疾,所以,当时的六纵暂时由政治委员杜义德带领。

一年后,也就是1948年,王近山伤势基本恢复,继续承担起了带兵打仗的重任。

这年6月,豫东战场打得不可开交,处在中原地区的解放军和国民党军均投入了大量兵力在此,谁也不想放过这块“肥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刘伯承和邓小平纵观全局后,把目光对准了被孤立的位于鄂西北的15绥靖区。

在刘、邓的指挥下,襄阳战役打响。

这场战役的“主攻手”是被刘伯承称呼为“王疯子”的六纵司令员王近山,其目标就是驻守在湖北襄阳的康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泽,很多人可能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他的经历可是一点都不简单。

康泽是黄埔三期的毕业生,原国民党中将,还被称为是“国民党军统特务的祖师爷”,襄樊战役时的他担任国民党兵团司令,实力不容小觑。

湖北襄阳有康泽的国民党重兵把守,还有着坚固的守城攻势,被誉为“铁打的襄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攻城这一艰巨的任务落到了王近山手里,为此,他专门进行了细致的地形考察,最后,根据敌人兵力部署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撇山攻城,主攻西门

为什么说这个决定大胆呢?是因为西门是国民党军部署兵力最多、最为坚固的区域,肯定也是最难拿下的区域。

其实,王近山用了一招“声东击西”的计谋,他要求攻城前造成我军从南面进攻的假象,迷惑住敌人后再大举进攻西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王近山的这一招果然妙,别说康泽了,就连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都不知道王近山想从哪个方向进攻。

白崇禧不光安排了飞机侦查情况,还使出了浑身解数收集情报,最后给康泽发送了这样一份电报:

“根据判断……敌向我阵地西南面攻击困难,损失重大,将转用部队向东面攻击,除饬空军轰炸浮桥外,希注意加强城东面之工事及守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泽同样认为,南边的防御工事较差,我军很可能会在这一方向上“做文章”,索性就把主要力量放在了南面,疏忽了西门的防备。

而这,正好中了王近山的计……

王近山“擒”康泽

王近山“擒”康泽

1948年7月15日晚,随着王近山一声令下,六纵三个旅集中在西门外的22门山炮、迫击炮齐发,襄阳城顿时陷入了一片火海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康泽正在指挥所里,只听见参谋长大叫一声:“我们上当了,共军攻的是西门!”

参谋员的话和西面传来的炮火声震惊了康泽,此时的他才意识到是中了“王疯子”的调虎离山之计。

乱炮轰炸持续了20分钟,紧接着又开始激烈的枪战,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因为国民党军疏于防御襄阳西城门,解放军很快将其攻开,17旅的脚步率先踏入了城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国民党军副司令郭勋祺给康泽下达命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灭掉进城的解放军。

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解放军已经把国民党军的化学炮占了,康泽即使是想要反攻也是有心无力。

午夜时分,解放军将突破了襄阳城的四个门,消息传到刘伯承的耳朵里,刘伯承甚是激动,赶紧下达命令:

“康泽只能活捉,不能击毙,要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刘伯承非要抓活的呢?其实很简单,康泽是国民党的大特务,手里头肯定有不少有价值的秘密情报,这些情报对我军来说绝对会有大用处。

所以,王近山也在第一时间下了命令:

“要活捉康泽,康泽司令部所有的资料一张也不能漏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襄阳的四面全开,康泽已经没有了反攻的余地,他急电蒋介石,希望能获得增援,但时间并不站在他这一边。

在我军的军事攻势和政治攻势下,顽固的国民党军直接被击毙,识时务的国民党军缴枪投降,高举双手走出了碉楼和坑道。

最终,这场战役以我军的大获全胜告终,击毙守敌2.1万人,俘虏了郭勋祺和康泽等大批国民党高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康泽被俘后,王近山还专门把他“请”到了司令部,王近山轻轻按了一下腰间的手枪,又轻声说道:

“康将军,受惊了,我们是不打不相识啊。”

之后,王近山安排人把康泽等人送到了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那里,党中央也着重嘉奖了王近山,称他为“中野常胜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康泽究竟是如何成为“民党军统特务祖师爷”的呢?被俘后的他又有怎样的经历呢?

蒋介石的身边有两个“宠儿”,其中一个是戴笠,而另一个就是康泽。

康泽于1904年出生于四川安岳县,怀着一颗救国救民的心在1925年考入了黄埔军校三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泽的性格刚烈,在学习和训练上也十分勤奋刻苦,在蒋介石心里留下了“好学生”的印象。

之后,在蒋介石的拉拢和蛊惑下,康泽走上了一条“特务路”……

康泽被俘前后事

康泽被俘前后事

1931年9月18日,日寇的铁蹄踏入中国东北,全国上下抗日救国的呼声越来越高,这让别有用心的蒋介石感到了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蒋介石的运作下,国民党效仿苏联的情报机构,也建立了一个国民党“情报机构”,取名“复兴社”,蒋介石担任社长。

“复兴社”分三个系统,一个是戴笠的“特务”系统,一个是贺衷寒的“政训”系统,而康泽主管“别动队”系统。

所谓的“别动队”,说白了就是一个法西斯统治的武装特务组织,目的就是与我党作对,破坏我党的革命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十分器重和信任康泽,康泽也对蒋介石十分忠诚,1937年的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在蒋介石的安排下,康泽又兼任了军委会政治部第二厅厅长、复兴社总社书记职务。

这个时候,全国上下齐心抗击日寇,反对独裁和反对特务口号越喊越响,迫于这种压力,康泽不得不以“考察”的名义出国暂避风头。

1947年,康泽回国,蒋介石本来想安排他去热河省当主席,但是,康泽却没有这个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回事呢?有两个原因。

其一,热河是我党的首个解放全省的根据地,驻守在此的正是我军名将程子华,康泽不敢跟程子华正面对抗。

其二,傅作义活跃在热河前线,康泽跟他有过节,害怕遭到报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1月,在蒋介石的任命下,康泽担任了襄阳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长官。

虽然说康泽有黄埔军校求学的经历,学习军事也十分刻苦,但是,过去的很长时间他都在进行情报活动,没有带过兵打过仗。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因为缺乏实战经验,1948年7月16日,康泽在襄阳战役中战败被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泽最先被押送到了到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专门关押被俘国民党军官的村庄,这时候,他的内心十分恐惧的。

康泽主要有两点担心,没能与城池“共存亡”,会不会遭到蒋介石的报复,他的家人会被蒋介石如何处置。

另外一点是,他对共产党犯下了滔天罪行,共产党会如何处置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康泽的这种担心很快就消散了,我党对他实行了宽待政策,在这里,他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

此前,被国民党洗脑的康泽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共产党,但实际接触下来,他发现我党官兵是这么纯洁善良。

所以,康泽开始慢慢向我党靠拢,他主动提出阅读《列宁全集》和《毛泽东选集》等书籍,平时还喜欢看《人民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5月,康泽等被俘的国民党官员被押送到了北京功德林改造,管理人员耐心对他说教,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的思想转变更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1959年的国庆节,康泽还有机会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回去后,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上面有这样一部分内容:

“今天当我们将要走向新生活的前夕,我们谨向您庄严地保证,今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我党对康泽的改造是十分成功的。

1963年4月,康泽被特赦释放,被安排为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1967年病逝于北京,终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