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美援朝,一直以来都流传着三个谣言。

有的谣言是关于志愿军作战方式的,有的谣言是关于志愿军打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而言,很多人就是不愿意承认志愿军的实力,认为抗美援朝之所以能取胜,就是因为“人海战术”和美军的轻敌。

这种种谣言误导了太多的年轻人,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承认志愿军厉害很难吗?

“人海战术”?

“人海战术”?

先来看看抗美援朝都存在哪三种谣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谣言是我方之所以取胜,是用了“人海战术”。

第二个谣言是志愿军的作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勇猛。

第三个谣言是以美国为首的所谓的“联合国军”失败的原因是麻痹大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来看一看第一个谎言。

韩国总统尹锡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军队就是靠着“人海战术”拿下的抗美援朝战争。

尹锡悦说出这句话,未免有些贻笑大方了,他不光不懂志愿军,更不懂得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志愿军之所以能取胜,一方面是“精气神”,另一方面是我国高层高瞻远瞩和指挥谋略。

1950年10月,志愿军抱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心,昂首挺胸跨过了鸭绿江。

反观当时的美军,已经经过了好几个月的战斗和行军,精力肯定有所损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也正是如此,志愿军进入朝鲜后,“联合国军”的第八集团军就被打得仓皇而逃,接连撤退了100多公里。

美军当然是不甘心的,他们有现代化的作战装备,飞机、坦克、大炮等等一应俱全,相比之下,志愿军的装备就显得有些“寒酸”了。

但是,装备不够,“技术”来凑,如何抵抗美军的狂轰滥炸呢?志愿军使用了“深挖战壕”这一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战壕不仅能保护志愿军战士的安全,还能延缓敌军地面部队的推进速度,可谓是一举两得。

美军陷入了“自我怀疑”的地步,他们发现飞机坦克大炮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白白浪费炮弹不说,效果还不怎么好。

随着志愿军的士气越来越旺,“联合国军”节节败退,很多国家就傻眼了,不愿意再在朝鲜战场浪费精力,纷纷选择退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法国等国家最先萌生出了退出的想法,乃至于1953年,丧心病狂的美国想要使用核武器的时候,大部分西方国家都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当然,志愿军能取得胜利,与战术打法也脱不开关系。

志愿军擅长游击战和夜战,游击战不用多说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我军就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战也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利用夜色的掩护突袭敌人的阵地,夜间是美军警惕最松的时间,有时候我军发动突袭时,美军还在喝酒跳舞呢。

如果上面的描述不够直观的话,我们可以来看一组数据。

2014年公布出了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的数据,有将近20万人,这其中还包括有非战斗减员,比如冻死的、饿死的、病死的和失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军”这边的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美军阵亡6万多人,韩军阵亡22万多人,“联合国军”加起来共阵亡将近30万人。

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志愿军的阵亡数量是要低于“联合国军”的,如果非要说“人海战术”,那也是“联合国军”在使用人海战术才对。

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

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

再来看看第二个谣言:志愿军的作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勇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话就更扯了。

上甘岭战役、松骨峰战斗和长津湖战役,哪场胜利不是志愿军用生命换来的?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中,在2021年上映的电影《长津湖》就描述了这一战争的惨烈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电影中,志愿军战士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行军作战,很多战士被冻成“冰雕”的一幕感动了无数观影人。

其实,现实比电影中的场面还要残酷,现实中的志愿军战士比电影还要英勇无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邱少云,四川铜梁县人,是志愿军第15军87团9连的一名战士。

1951年3月份,邱少云跟随大部队赶赴朝鲜作战,在开赴前线的过程中,邱少云头顶美军机的射击和轰炸,冒着生命危险从房屋中救出了1名朝鲜儿童。

那个房屋燃烧着熊熊烈火,如果不是邱少云的挺身而出,朝鲜儿童的结局无疑就是被大火吞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队伍接到了潜伏任务的命令,在行动前,他给党支部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上面有这样一段话:

“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邱少云所在部队的目标是向391高地的地方阵地发动进攻,此高地的前沿非常开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能缩短进攻时间,减少伤亡,部队组织了500多人在敌军阵地的前沿潜伏。

邱少云所潜伏的位置是在一处蒿草丛里,距离敌军阵地仅有60多米,所以,他不能有任何小动作,甚至都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可就在这时,敌人突然开始向潜伏区逼近,为了不暴露目标,也为了确保潜伏任务的顺利进行,我军炮兵对敌进行了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到打击后的敌人暂时放弃了“逼近”行动,但是飞机侦查,并发射燃烧弹。

敌人燃烧弹的发射是毫无章法可言的,也就是胡乱发射的,不巧的是,有一枚燃烧弹落在了邱少云的位置附近。

前面也提到了,邱少云就潜伏在一处蒿草丛中,燃烧弹的火星迸溅他的左腿上,瞬间引燃了他的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势越来越大,渐渐蔓延到了邱少云的身体和头部,他的头发被烧焦,他的皮肉也被烧焦。

整个过程,邱少云一动不动,一声不吭,要知道,他身边就是一个水沟,此时的他只要一个翻滚就可以把火扑灭。

但是他为了不暴露目标,选择了坚持,他咬紧牙关,忍受着剧痛,最后壮烈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邱少云牺牲了,他的牺牲是壮烈的,是有价值的,当晚,反击部队就占领了391高地,歼灭了美军一个加强连。

除了邱少云之外,朝鲜战场上也诞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黄继光、孙占元、杨育才等等。

他们的故事让人泪目,他们的行为并不是个例,他们的精神也是全体志愿军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失败的原因

美军失败的原因

第三个谣言:以美国为首的所谓的“联合国军”失败的原因是麻痹大意了。

这样说并不准确,麻痹大意是“联合国军”失败的原因之一,但决定不是主要原因。

那么,拥有全方位优势的美军为何会战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来说说美军的麻痹大意。

其实在一开始,并不是美国不看好志愿军,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不认为志愿军能取胜,毕竟从纸面数据来看,双方可是差了一大截的。

从1950年10月开始,志愿军入朝后,美国方面认为志愿军只是在“小打小闹”,不会大举越境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美国判断失误了,这也导致了美军准备不足,在第二次战役中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等嚣张狂妄的美国意识到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决心后,一切都为时已晚了,美军已经没有能力再“卷土重来”了。

作战过程中,美军的纪律松散,战略部署的失误也是造成失败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虽然有着强悍的后勤补给,但在战斗一开始,推进过快,导致后勤被迫拉长,补给出现了问题。

再加之美军并不熟悉朝鲜的地形,一来二去,就陷入了消耗战中,这对美军是不利的。

而且,针对我军所使用的游击战和夜战等打法,美军并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两国军队的精气神不一样。

朝鲜战争说白了其实是朝鲜的内政,跟美国没什么关系,而美国军队非要去蹚这一趟浑水,用武器侵犯朝鲜的权益。

美军的侵犯受到了很多国家的批评和指责,美国军人自然也就少了点“精气神”,输了呢,也对美国本土没多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中国就不一样了,北朝鲜与我国东北地区接壤,美军还时常派出战机骚扰我东北的乡村和城镇,抗美援朝战争也是全国人民的意愿。

对志愿军来说,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因为志愿军的背后就是祖国,这场仗没有输的理由。

也正是因此,志愿军战士凭借着那股不服输、不能输的“精气神”,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如毛泽东主席说的那样:

“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让全世界都见识到了中国军队保家卫国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志愿军战士的拼死杀敌,就没有新中国的和平安稳,志愿军战士容不得诋毁,抗美援朝战争容不得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