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人,莫过于自己的老师和家长。

一个是养育自己、骨肉相连的亲人,一个是教导自己、授业解惑的恩师。在两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孩子才能健康快乐、自信优秀的成长。

然而,在浙江绍兴,有一名老师,却被家长“找了麻烦”,怒气冲冲的要求她赔偿两万元。

这位老师究竟做了什么?家长又为何如此生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情回顾·】——»

一、征得同意,帮忙剪发

浙江绍兴的小王,是少儿培训机构的一名普通老师。在工作上,她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

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有些调皮,在课堂上花样百出,常常让她十分头疼。

但是小王很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也很喜欢和孩子们相处,她每天最满足的事情,就是放学时,看着在培训机构学习了知识的孩子们,背着书包开开心心地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月的一个下午,小王完成了自己一天的工作,和其他老师一起,在门口等着家长们来接孩子。

孩子们叽叽喳喳,和小伙伴们开开心心地聊着喜欢的话题,场面十分热闹。

十岁的小女孩心心,是小王班上的一名学生,十分活泼可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父母外出做生意,她和奶奶一起生活,平时就很爱拿些小玩具到培训班和其他同学一起玩。

今天课间,小王就看见心心拿着一盒起泡胶,和同桌的小女孩一起玩得很开心。

此时,心心奶奶已经到了培训班,正准备接心心回家。二人和老师们打了招呼,小女孩一蹦一跳往前走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时,小王突然发现,心心的头发上不知道沾了什么东西,于是她赶紧喊住了二人。

小王上前查看,原来心心的头发上粘着她今天玩的起泡胶,起泡胶粘在头发上多时,现在已经变得硬邦邦了。

小王扯了扯起泡胶,发现怎么也弄不下来。她想到之前看过的报道,起泡胶是对人有害的,粘在小姑娘头发上不太好,必须赶紧弄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小王向心心奶奶说明了情况,拉着心心对她说:“你头发上有起泡胶,胶水不能留在上面,老师帮你用剪头把这个剪掉吧!”

心心点点头,跟着老师来到屋子里。

小王拿起剪刀,先比划了几下,然后顺着有起泡胶的地方,把心心粘着起泡胶的那一小撮头发给剪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剪完之后,小姑娘重新变得清清爽爽,和老师道了别之后,跟着奶奶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小王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培训机构,准备开始上班,却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家长问责,理清风俗

电话是心心爸爸打来的,隔着话筒,小王也能感受到对面男人的愤怒。

“你为什么要自作主张剪我女儿的头发?”心心爸爸的语气非常不好。

小王不知道心心爸爸为什么这么生气,只好按照事实向他解释:“心心昨天把起泡胶弄头发上了,那东西有毒,必须赶紧扯下来,但是粘的太紧了,只能拿剪刀把头发也一起剪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王本以为心心爸爸听了她的解释之后,就会消气,毕竟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出发点并不是恶意的,但没想到对方更为生气。

“谁让你剪的,你经过我们家长的同意了吗?在我们老家,小姑娘的头发不能乱剪,你这是坏了规矩!

小王还是听得很懵,不知道剪个头发到底坏了什么规矩,自己也是好意,倒惹得家长这么不快,实在是让人无法招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话那头,心心爸爸的怒气未消,对小王说:“你等着,我马上回来给我女儿办转学,这事你们别想赖掉,必须给我负责到底。”

一直到挂了电话,小王仍然觉得自己很无辜,自己只是剪了学生一小撮头发,家长何至于这么大的反应,还要专门回来找她的麻烦?之后,小王到处找人打听,想搞明白,在心心的家乡,剪小女孩的头发,究竟有什么规矩。

在经过多方了解之后,小王终于搞清楚了,原来心心一家老家在安徽黄山,那边的女孩子,对于剪发,的确有一些规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女孩出生之后,到六岁可以剪一次头发,再到十二岁才能剪第二次头发,而且这次剪发只能由孩子的舅舅来,旁人不能插手

那边的风俗认为,孩子的头发和孩子以及一家人的运势有关,按照风俗来剪头发,能够让孩子顺顺利利、平平安安长大,而且还能让一家人顺遂。

如果中途不小心剪短孩子的头发,则会影响孩子,也会破坏一家人的运势,尤其是会破坏财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心的父母一直在外做生意,也难怪他们那么在意女儿被剪的头发了。

搞明白了这一风俗,小王也稍微理解了心心爸爸为什么这么生气。

但她还是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大的过错,毕竟自己不是黄山人,对这种习俗毫不知情,而且女孩家长事先也没有向老师和机构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双方对峙,拒不赔偿

没过多久,心心爸爸已经回到了绍兴,这天早上,他来到培训机构给心心办理转学,同时,他找到了小王,要求对方对此事负责。

在培训机构,心心爸爸再三表示,需要机构给他们一个交代。

他还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因为老师私自剪了女儿的头发,影响了他的财运,因此,需要老师小王也把头发剪掉,还要赔偿他们家两万元的损失。听到心心爸爸这样的要求,小王觉得自己实在不能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向心心爸爸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剪头发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而且我事先已经征得孩子奶奶的同意了,这笔赔偿不该我来出。”

心心爸爸则表示,奶奶当天回家就给他打了电话,而且在电话里说了,老师剪头发之前没有经过她的同意,是她自己擅作主张。

听到家长的矢口否认,小王觉得非常生气,当即来到监控室,让工作人员调出了当天的监控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监控视频中,大家看到,小王先向奶奶和心心说了些什么,然后心心点了头,跟着老师回了屋子,接着老师就用剪刀剪掉了女孩的一小嘬头发,而当时奶奶在旁边看着,并没有阻止。

因为距离较远,三人究竟说了什么,根本听不清楚,但从视频画面来看,奶奶对小王剪头发,是从头到尾知情的

拿出了这个视频,本以为心心爸爸会心服口服,但没想到,对方仍旧不认,还是坚持自己的说法,认为小王是自作主张、没有经过家长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到如今,双方僵持不下,都不肯让步

而心心爸爸也放话,如果对方不赔偿他两万元的损失,那他就要把此事闹到教育局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案释法·】——»

在本案中小王有触犯法律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其中“民事权益”包括四大类,分别是人身权益、物权、知识产权和其他权益。个人的身体发肤,属于人身权益范畴。人身权是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反映。

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其价值,一般不具有可让与性,受到侵害时主要需以非财产的方式予以救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本案中,小王剪了女孩心心的头发,但由于她事先征得了家长和本人的同意,且其出发点是为女孩考虑,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小王的行为并不构成侵害对方的民事权益,不需要赔偿对方。

人身权的存在,其是为了保护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拥有相应的自由,在社会活动中被依法保护。

对于人身权,它需要公民自身对其有清楚明白的认知,能够懂得其受保护的具体范畴,在自己的人身权益被侵害时,能够及时意识到,并且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捍卫好自己的人身权。

在我国,近些年来常常会有侵害人身权的事件发生,轻则伤及头发指甲,重则侵害身体健康,维护人身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作为老师,与那么多孩子和家长打交道,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古语里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到了如今,老师的定义却往往不止于此。

老师需要教导学生的学业,也需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师者仁心,常常会对学生付出更多的关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老师的善意遇上家长的不满,当二者在有关孩子的问题上无法和解时,其实双方都不应该被指责。

不管是家长也好、老师也好,遇到了任何矛盾,都应该回到自己的初心,专注于孩子的成长。

毕竟大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二者的和谐相处,也会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