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香不香了?”

过去几十年,在一众国产调味料中,中华老字号“王守义”牌十三香一直深受国人的喜爱。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创始人的王守义,也是许多人心中晚年“逆袭”的代表。

当年,60岁的他拿着100元踏上创业之路,将一个小家庭作坊经营成了一个年销售数亿的调味品王国,也成为了中国复合调味料最早的领头羊。

这样的成绩着实让人惊叹。

但随着王守义的离世,十三香却似乎走起了下坡路,而这也与王家后人的一些做法脱不开关系。

王守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三香究竟经历了什么?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个老牌子是会渐渐沉寂,还是重新崛起?

昔日的调味料王者,未来真的不能继续“香”下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上市,不搞房地产、不多元化发展,好好做调料!”

2003年,王守义去世前,特地立下了遗嘱,这位淳朴的老企业家,一生的信念在此刻都体现了出来。

而之所以如此,也与他和调料的渊源有关。

提起王守义“十三香”,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商品、复合调味品,充满了现代化色彩。

但其实,它起源于古都开封兴隆堂,背后有着“医食同源”和“药膳同源”的饮食文化。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王守义正值壮年,肩负着养家的重任,他思来想去,决定拿出家里祖传的秘方来创业。

他仔细钻研了这个秘方调料,结合各种中草药、香料的效用,在这个基础上最终调制出了一款新的调料,也就是“十三香”。

而说起这个名字,也十分有趣。

不少人都误认为,十三香便是里面有十三种香料的意思,但其实并非如此,这款配方中用到的各种中草药和香料足有20多种。

王守义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对“13”这个数字的特殊感情,而且他本人的名字也是13笔,给两个孙子取名也是如此。

不过这就是题外话了,说回王守义的创业之路,一开始,他只是普通的小摊贩,每包调料才卖一毛钱,着实物美价廉。

王守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十三香很快在附近的乡镇里走红,王守义也有了信心,虽然利润微薄,他还是赚到了第一桶金。

不过,这次创业很快被迫中断,在特殊时期,王家不敢继续经商,十三香也暂时消失在了市面上。

就这样,一直到了1984年,已经年过花甲的王守义再度出山,开启了二次创业。

而这一次,王守义十三香彻底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自家生意越来越红火,王家也决定大干一场。

1984年末,王守义和儿子们将原本的小作坊扩大了规模,属于十三香的第一个加工厂出现了。

之后,王守义注册了“十三香”的代表性商标,这一用就是30多年,印着他头像的十三香也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2003年,十三香集团的销售额就已经达到5亿,这对于一款利润只有8分钱的调料来说,实在是惊人的成绩。

但可惜的是,也正是这一年,王守义去世了。

作为十三香的创始人,这位老人的离开对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不少业内人士也开始伺机而动。

上文说过,王守义老人去世前,仍然挂念着集团的未来,特意给子孙留下了遗嘱,希望他们保持初心,做好老本行。

可王家人接下来的种种尝试,却显然违背了他的意愿。

首先便是王守义的儿子王银良,也就是十三香集团现在的董事长。

王银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二代掌门人”也并非是临时上阵,事实上,他也是十三香的开山人员,最初的包装、字体等产品形象,都是他设计出来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可以说是父亲的左膀右臂,本人持股也远远超过其他兄弟。

按理来说,这样一个有经验有手段的管理者,挑起大梁应该不会出问题,但他还是忍不住迈进了新领域。

和去世的父亲不同,王银良对现状并不满足,在他看来,十三香在调料行业的地位已经稳固,想要集团更进一步,便要找到更赚钱的新赛道。

而他选中的,便是与调料业息息相关的餐饮业。

2009年,十三香旗下的第一家豆捞火锅店在郑州开业,王银良兴致勃勃的定下计划:在全国开上500家连锁店。

王银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的预想中,从调料业涉足到餐饮业,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但最终,却是验证了“隔行如隔山”这句话。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这家生意惨淡的豆捞店就被迫关闭,这次跨行尝试草草收场。

对于一个老牌企业来说,这虽算不上是致命打击,但也损失不小,更别说,这样的情况还不止一次。

再拿王家的第三代来说,王守义的孙子王太白也是备受重视,年纪轻轻就被送往英国最贵的私立学校留学。

这个年轻人也有自己的投资想法,他看上的恰好是爷爷反对投资的房地产。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眼光不佳,他的首次尝试同样失败了,将家里给的几千万资金几乎都赔了进去。

王太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王家人这样的类似投资还有很多,金融、酿酒、包装等等行业都开始出现他们的身影。

当然,勇于尝试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只是故步自封,的确很容易被时代淘汰。

但“创新业”的同时,更要注意“守旧业”,否则便是自毁根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王家人带着十三香集团四处闯荡的同时,调料行业也在迅猛的发展,各种新品牌不断出现,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作为老牌子的十三香,也慢慢被挤到了角落。

看着这样的局面,王银良猛然惊醒,他决定找回初心,让十三香能够重现辉煌。

从这之后,他像当年的父亲一样,一边大刀阔斧的改革内部,一边更新设备,严查原料,保证产品的质量。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努力没有白费,十三香的业绩再度回升,即便是在疫情期间,年营收也都超过了20亿。

这也再次证明,即便时代改变,一个产品的立足根本仍然不会改变,能打动消费者的,还是那份真诚和对品质的坚持。

希望在未来,这个老牌子也能继续“香”下去,给国人带去更多的美味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