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是一名年过六十的退休工人,一直以来身体还算健康。半年前他开始感觉食欲不振,吃饭时也没有以前那么香,有时还会感觉到一些胃部不适。他并没有太在意,以为只是自己年纪大了,消化功能有些下降,于是他选择了忍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个月过去了,李先生的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体重还下降得厉害,大便的颜色变得极深,他的家人开始感到担忧。于是,他的妻子决定带他去做一次身体检查,以找出原因。

在医院里,李先生接受了一系列检查,包括血液检测、超声检查和胃镜检查。

在胃镜检查时医生发现李先生的胃中部小弯侧有一隆起病灶,大小约0.5x0.5cm,表面粘膜充血,色泽改变,边界尚清,通过活检确认为早期胃癌。这个消息让李先生和他的家人震惊不已,由于不痛不痒的,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是这个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李先生接受了手术切除癌症病变组织,并开始化疗,以确保所有的癌细胞都被彻底清除。从此以后,李先生更加重视健康,定期接受身体检查,并鼓励身边的人也要重视自己的健康。他深刻认识到,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是预防严重并提高康复率的关键。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他人要时刻关注身体的变化,并及时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部分人群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前一定会出现疼痛或瘙痒感,事实并非如此,胃癌早期的症状往往非常隐匿,让人很容易忽视。许多人会认为自己只是消化不良或食欲减退,而不会将这些症状与胃癌联系起来。这种误解导致了很多人延误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时机,殊不知,当身体出现3种症状时,便有可能是癌症来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暗示胃癌即将来临的3个症状

1.食欲不振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比如压力、情绪波动、消化系统问题等等。但其实,当胃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肿瘤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导致食欲减退、胃部不适或消化不良等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对平时喜欢的食物失去了兴趣,食欲明显减退,或者在进食时感到饱腹感过早。

其程度和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会完全失去食欲,几乎不想吃东西;而有些人可能只是感觉食欲不如以前那么旺盛,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

无论程度如何,如果这种状况持续存在并伴随其他胃部不适症状,最好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左上腹疼痛

胃的生理解剖位置就在人体的左上腹,肋骨缘下。

胃癌的生长可能导致肿瘤在胃内或附近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从而引起疼痛感;肿瘤还可能破坏胃黏膜层,导致胃酸和消化液对胃壁产生刺激,引起炎症、溃疡和疼痛感;当肿瘤过大时,还会阻碍胃的正常排空功能,引起胃扩张和胃壁的牵拉,从而导致左上腹疼痛。

这种疼痛有时还可能会向其他区域扩散或放射,例如背部、肩部或胸骨附近,这种放射性疼痛会增加病人对疼痛的感知范围,影响病人的判断。

当然,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也可能引起胃痛。但如果是长期的疼痛伴随服药后不缓解,且近期内没有做过胃镜排除肿瘤,患者便应该对此引起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血便

当胃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肿瘤可能破坏胃黏膜或侵蚀血管,导致出血。

出血的血液在经过消化道时,与胃酸和消化液接触,血红蛋白就会被氧化,从而使粪便呈现出深色,甚至是黑色,如柏油样;当癌变转移至肠道或下消化道时,其粪便表面可能会带有血迹。

除肿瘤外,消化道溃疡、胃炎、食管静脉曲张等也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导致血便;痔疮出血同样会出现带鲜血的粪便。此外,某些食物和药物,如铁补充剂、动物血、某些水果(如红心火龙果)等,也可能使粪便呈现深色,影响判断。

若患者出现了血便,在排除饮食和痔疮原因的情况下,则可以表明提示消化道已经出现了问题,大家不可忽视,需尽快到医院检查病因,避免消化道大出血情况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强调的是,食欲不振、左上腹疼痛和血便都不是胃癌的特有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或生活习惯的结果。因此,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不必过分担忧,但也不可忽视,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确定病因并进行适当的治疗,是保护自己健康的重要一步。

胃部肿瘤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很多人因此而切掉了自己的部分胃体,使得生活质量大大减退。因此,早期筛查疾病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该疾病的高危人群,更应该注重其预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胃癌的高风险患病人群有哪些?

我国在2022年就发表过胃癌的相关指南[1],其中指出当年龄超过45岁,并结合有长期居住于高发区域、幽门螺杆菌感染、曾患有胃部疾病、家族史、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中任一原因时,便可被列为胃癌高风险人群。

  • 长期居住在胃癌高风险区域

这些区域包括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和太行山脉等地,涉及辽宁、福建、甘肃、山东、江苏等省份,这可能是由于微量元素缺乏、工业污染、饮食习惯等原因导致的[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感染,它会导致胃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长期存在的炎症反应会导致免疫细胞释放一系列炎症介质,损伤胃黏膜细胞的DNA,造成基因突变和细胞损伤;此外,该细菌还会导致胃内的酸碱度发生改变,使胃黏膜失去这种保护作用。这样一来,致癌物质就能更容易地对胃黏膜产生损害,增加了胃癌的发生风险。

  • 曾患有胃部疾病

一些既往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或手术后残胃等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展为胃癌。具体而言,慢性胃炎会导致胃体持续受到细菌、病毒的刺激,进而导致胃内黏膜的本质发生改变,并最终丧失其正常的组织结构;溃疡使得胃黏膜的完整性受损,同时,还易导致异常细胞的增生。其它疾病或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会影响胃部的正常结构,从而增加了胃癌发生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家族史

尤其是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的人群,他们更容易患病。这是由于一级亲属之间共享许多遗传因子,包括易感基因和致癌基因,这些基因的突变如CDH1,可能会导致个体对胃癌的易感性增加[3]。

同时,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分享相似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都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一些人长期以来饮食结构不平衡,偏好高盐、高脂肪、高糖和低纤维的食物,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使得他们更容易患上胃癌。

此外,长期吸烟和酗酒也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会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胃粘膜,导致炎症频繁发生,同时还可能引起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影响胃肠道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群,若是占据了以上五种危险因素中的其中一种,则应该高度重视自己的胃部健康,定期体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进行胃癌的筛查吧。

三、如何进行胃癌筛查?

据指南表示,胃癌的筛查起始年龄为45岁,终止年龄为75岁,在预期寿命<5年的人群中也可终止筛查[1]。筛查的项目主要有胃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X线检查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胃镜检查。通过胃镜检查,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情况,包括有无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在检查中,医生会将一根柔软的胃镜插入食道,通过食道到达胃部。

由于是侵入性检查,过程中会有所不适,但现在各大医院都可提供无痛胃镜检查或者胶囊内窥镜检查,可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这项检查非常准确且可靠,如果发现异常病变,医生还可以进行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一般来说,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3-5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胃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这种方法通过血液检测特定的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和胃泌素原(PG)。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在胃癌患者体内通常会升高,虽然这种方法便捷且无创伤,但并不是特异性很高的筛查方法,可能会出现误诊的情况,因此通常会结合其他检查方法一起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X线检查。常见的X线检查方法包括胃钡餐和胃肠道双重对比造影,在胃钡餐检查中,患者会饮用含有钡的溶液,然后通过X射线拍摄胃部的影像。而胃肠道双重对比造影则是在胃钡餐的基础上,再通过空气充气,更加清晰地观察胃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对于风险较低的人群,常规的胃癌筛查方法包括胃部B超、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这些检查方法能够提供更加详细的胃部结构信息,但并非直接的胃癌筛查手段,通常用于对疑似胃癌患者的进一步评估。

总体而言,胃镜检查是目前最可靠和准确的胃癌筛查方法。其他方法如血清学标志物检测、X线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可以作为辅助手段。然而,每个人的胃癌筛查方案应根据个体风险因素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定期接受胃癌筛查对于早期发现胃癌,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先生忽视了自己食欲减退、胃部不适的症状,好在他的妻子执意带他到医院检查,否则他的胃癌可能会演变成晚期,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肿瘤的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不能因为不痛不痒就错过一些身体发出的警戒信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关注胃癌,关注健康,共同创造幸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赫捷,陈万青,李兆申,等. 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2,21(07):827-851. DOI:10.376
[2] 陈万青,孙可欣,郑荣寿等.2014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8,27(01):1-14.
[3] 张鑫生,范志松,冯莉. 早发型胃癌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J]. 中国肿瘤临床, 2023, 50 (20): 1076-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