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开封府不仅是古代包拯的府衙,也是品味大宋文化的好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封府又称南衙,初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北宋的开封府作为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一百六十余年的辉煌,地位非常显赫。

现在的开封府并不是北宋时期的建筑,而是按照北宋建筑仿造的。

照壁位于开封府府门广场前,它南面是“开封府”三个大字,北面神兽名为“獬豸”,“獬豸”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府门广场东西两侧各有一座过街牌坊,东边牌坊上书“承流”,西边牌坊上书“宣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开封府大门,可以看到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碑亭,分别立有《开封府题名记碑》和《开封府尹题名记碑》。东边的《开封府题名记碑》是开封府的镇府之宝,碑上记载着从公元960年至1105年这145年间183任知府的名字、官职、上离任时间等情况,其中包括包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代的县衙通常都会设有仪门。仪门平常是不开的,只有遇到重要的日子,仪门才会打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竖立在正厅院里的巨石是戒石铭,其南面镌刻“公生明”三个大字,意在提醒官员只有公正,才能明察秋毫、清正廉明。北面刻的是“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意在告诫官员要洁身自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戒石铭》作为官箴竖立在府衙之内始于北宋,也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首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绕过戒石铭,便是开封府的“厅事”,也叫“正厅”,是北宋开封府长官发布政令,处理政务以及府衙举行重大活动,公开审理要案的地方。正厅面阔七间,布局严谨,气势巍然,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上由绿色琉璃瓦覆顶,二层檐下悬有“厅事”匾额一块。大堂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大堂前就是大家熟知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令人望而生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花堂坐落在一个梅花飘香的小院之中,它是传说中包公倒坐南衙的地方。室内展示的是的是包公“倒坐南衙”审案的蜡像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礼院坐落在开封府的东北角,院内的建筑是“拱奎楼”,内供奉有奎星。每天“榜前捉婿”的节目定时在此演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后的小楼叫“桂籍堂”,“金榜题名,蟾宫折桂,荣登桂籍,”说的就是桂籍堂名字的来源。桂籍堂相当于开封府的“科举档案馆”,它是每次科举之后,开封府把本府中举的考生重新造册,在孔子像前隆重举行“入桂籍”典礼,尔后就把名册珍藏在这里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封府校场的主要建筑“英武楼”是开封府演武迎宾的场所和宋朝科举时武举考试的场所。

设有英武楼、军械库、马厩、演武场、大照壁等景观。每天上午和下午,这里都有精彩的“包公宴请各国使臣”文艺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封府的西南角是刑狱文化区,也称“府司西狱”。设有典狱房、狱神庙、死牢、男女牢房等景观,按北宋时期的状况,分别布置有雕塑、刑具以及各种反映当时狱政、狱务实际情况的场景,是宋代刑狱文化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心楼为纪念包拯,楼的一层大厅内,是一尊目前国内最大铸铜的包公站像。清心楼三层,以微型景观的形式向游人展现了北宋开封府内举行重大活动的一些场面。第四层,可凭栏远眺,欣赏开封府的全景及开封古城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镜湖、玄月山是开封府内的休闲娱乐区,可以环湖漫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封府每天从上午《开衙迎宾》开始有定时定点的一些表演,我们只赶上看《包公怒铡陈世美》、《榜前捉婿》两场。

开封府Tips:

地址:开封市包公湖北岸

交通:鼓楼广场乘公交车1、4、5、9、16、20路即到

开放时间:7:3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