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用时三年,小米就从无到有打造出了一台爆款车型,这样的造车速度在行业内到底算不算快?

最近,小米汽车的热度仍旧是居高不下,多地的线下门店都是大排长龙,试驾排到凌晨更是成为常态。而在小米汽车火爆的同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对于小米的造车模式产生了质疑。

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就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小米汽车速度确实是快,三年就从平台开始干出了第一辆整车,从原生平台开始做研发,如此纷繁复杂的整车和零部件试验和验证计划,按照大厂研发测试的节奏,没有4,5年是很难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涛的这番话虽然没有直接抨击小米的造车模式,但从言语间也不难看出其对于小米三年造一部车的不屑。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智己汽车是上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车品牌,背靠着传统车企大厂的深厚积淀,也难怪刘涛会对于小米的互联网造车模式产生质疑。

对此,雷军此前的回应倒也显得有理有据。雷军表示,小米汽车大概有三四千名工程师,其中至少有一千名专家,这些专家帮助小米在造车时少走了很多弯路。加上中国的产业链基础很好,做智能电动汽车非常完善,因此用三年时间把一台车造出来还是有机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雷军所说,其实不光是小米。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当初造第一台车时所花费的时间也同样是在三年左右。

其中蔚来于2014年11月成立,2017年12月推出首款车型蔚来ES 8。小鹏汽车则创立于2014年年中,到了2017年10月,首款量产车型便已正式下线。

雷军同时还认为,新势力造车之所以快,还和新势力在组织效率、决策流程上的先进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三年的造车周期在造车新势力品牌中,其实还不算是最快的,像极石、自游家等新能源车品牌,甚至只用了两年多就打造出了首款车型。

同样作为新能源车一员的智己,对于行业内这样的造车速度不可能完全不了解,而之所以选择拿这个角度来侧面质疑小米汽车,恐怕也还是想蹭波流量来为自己造势。

据了解,智己近期即将发布新款车型智己L6,而这款车的定位和价格区间也和小米SU7存在重叠之处,争夺的也可能会是同一批客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上汽集团昔日的“一号工程”,智己汽车承载着老牌车企转型新能源的重要任务,但品牌诞生以来,月销量却长期徘徊在一两千台,始终无法跻身主流品牌,直到2023年底才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月销首次冲破万台。

在这种情况下,智己汽车或许应该乘势提升用户体验,而不是想着蹭一波友商的流量,小米汽车的成功虽然有营销成分的加持,但也并非所有车企都能够效仿。

毕竟跨界造车的巨头太多,但能够自带庞大流量加成的,却只有雷军一个。

作者:文婷

参考资料:

汽车之家:《雷军回应 智己汽车CEO疑惑小米3年造车》

雷军社媒:小米为什么只用了三年就造出了车?我有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