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防止“层层加码倒逼基层数据造假”?

碧翰烽/文

据媒体报道,有的地方层层加码摊派经营主体增长任务,将指标任务摊派给所辖乡镇(街道),并进行考核。为完成任务、应对考核,有的乡镇(街道)采取动员、代办等方式,以群众名义注册一些没有实际经营业务的经营主体进行充数,有的在年度考核评比结束后,再将一些经营主体注销。

如此不可理喻之做法,就是不切实际盲目下指标、定任务,层层加码倒逼基层数据造假。

类似这样的做法,还有一些地方曾经强推的APP注册,也是实行考核、排名、统计、调度,有的地方不仅要反复动员群众,甚至有的地方还花钱向商业公司购买注册数据,不仅浪费了基层有限的资金,而且存在弄虚作假数据,并非真正的注册。

其实,也还有一些涉及到指标数据方面的工作,同样也会存在层层加码、不切实际的问题,并且不顾实际地传导到基层乡村,使得一些正常工作变得面目全非,导致还出现“好心办坏事”。

应该说,在工作当中,不可避免要出现一些指标数据要求,如何防止层层加码?如何防止数据造假?

一者,严格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任何一项工作,要达到什么样的指标,规定什么样的数据,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如果超出了客观事实,如果超过了实际能力,不顾实际强行采取行政手段,就可能出现不客观不准确的结果。就像有的基层干部所说,如果一件工作,踮起脚能完成还好说,但是反复跳起来都无法完成,还能怎么办?

二者,考核指标数据的确定,应该遵循科学、民主、依法的程序。现在有些工作考核指标数据的确定,随意性强,不切实际,没有经过认真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广泛深入的征求意见。比如现在有些调研就是走过场,蜻蜓点水,根本没有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当中,往往就是文来文往的调研;比如有些意见建议的征求,也往往是走过场,没有踏踏实实坐下来听,发个书面通知让人家提提意见建议,基本上也收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因为有的认为提了也没用。

其实,有些工作在征求意见方面还是比较充分的,比如两会、立法等方面征求意见建议,都会通过网络充分征求意见。

因此,关于考核指标数据的确定,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数据指标,建议考虑制定严格的规范化程序,参照决策方面的制度,遵循科学、民主、依法的程序,尤其是可以面向广大公众征求意见,真正听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反映呼声。

三者,统筹建立大数据共享比对分析机制。从当前大数据技术及现状来看,完全可以考虑建立大数据共享比对分析机制,通过比对分析,能够及时分析数据的科学性问题,能够及时预警数据造假问题。比如有些指标数据,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有些数据变化趋势是不是符合工作目标方向和正常运行?通过一些部门数据的比对,能够找到很多客观规律和现实问题;再比如市场经营主体数据,如果通过市场监管、税务、人社、公安、教育、民政等等多个部门的大数据比对分析,完全可以分析出一些异常数据,不仅可以防止造假,而且也能给层层加码提出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