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媒体 文丨蒋金丽 编辑 | 蒋诗舟

一年一度的上市公司年报季,也是公募基金财务数据的揭晓时刻。

据《财经》新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7日,至少有37家基金公司的经营情况,经由上市股东2023年年报披露。

整体来看,公募基金依然是一门“好生意”。2023年,有24家净利润过亿,其中10家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

但受行情低迷和降费的双重影响,22家基金公司盈利有所下滑,净利润降幅在0.67%-36.27%之间。此外,有4家小型基金公司依旧深陷“千万级”亏损。

也有一些基金公司逆势而上。比如,南华基金实现扭亏为盈,从2022年亏损超千万到2023年盈利百万。此外,有10家基金公司实现净利润的增长,其中5家涨幅在30%以上。

10家净利超10亿:仅1家实现正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家净利超10亿:仅1家实现正增长

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都是第一梯队的头部公募。

2023年最赚钱的基金公司依旧是易方达。虽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0.16%、11.86%,但依旧保持断崖式“一哥”地位,以33.82亿元的净利润遥遥领先,比第二名的华夏基金高出13.69亿元。易方达也是唯一一家营收破百亿的基金公司,达到125.01亿元。

得益于2023年被动投资的火热,作为指数大厂的华夏基金,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2023年,华夏基金实现营收73.27亿元,同比下降1.98%;实现净利润20.13亿元,同比下降6.95%。

排在第三的南方基金,是“十亿”俱乐部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20%,达到67.4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3.59%,达到20.11亿元。

基金公司的营收主要来自管理费。据华泰证券年报披露,截至2023年末,南方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为1.89万亿元,同比增加1630.36亿元。

其余7个“十亿”俱乐部的成员,盈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3家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20%,分别是汇添富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降幅依次为32.39%、27.48%、24.04%。

对于汇添富基金盈利下滑的原因,东方证券的年报未做具体解释。交通银行则在年报中提到,交银施罗德基金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是“受市场波动影响”。

工商银行的年报也提到,工银瑞信基金“积极应对资本市场波动、基金降费新规出台等多重挑战”。数据来看,2023年末,工银瑞信管理公募基金247只,同比增加20只;管理年金、专户、专项组合590个,同比减少70只,但管理资产总规模维持不变,依旧是1.72万亿元。

“1-10亿元”梯队:盈利速度大分化

再来看第二梯队,净利润在1-10亿元的基金公司。

已披露财务数据的名单中,有14家位于这一区间。其中2家在2023年退出了“十亿”俱乐部:建信基金2022年净利润为11.71亿元,2023年降至8.83亿元;华安基金2022年净利润为10.31亿元,2023年降至9.52亿元。

这一梯队中,有2家基金公司盈利提升显著,净利润涨幅超过30%,分别是华泰柏瑞基金、诺安基金。

表现最突出的是华泰柏瑞基金,2023年实现营收17.57亿元,同比增长24.81%;取得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32.24%。

据股东方年报披露,华泰柏瑞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同比增加了714.31亿元。最大的“功臣”是旗下沪深300ETF,2023年规模增长了535.14亿元,达到1310.17亿元。

其次是诺安基金,从营收数据来看,去年只增长了5.8%,为10.98亿元;但净利润却增长了31.25%,达到2.6亿元。

这是怎么做到的?对此,股东方大恒科技并未在年报中做出说明。从逻辑上来推测,只能是通过“降本增效”。

也有2家基金公司盈利下滑较为明显。银华基金2023年营收为32.07亿元,同比下降12.85%;净利润为6.36亿元,同比下降22.15%。国海富兰克林基金2023年营收为6.11亿元,同比下降16.47%;净利润为1.76亿元,同比下降28.29%。

“1亿元以下”梯队:逆势而上者居多

盈利在1亿元以下的有9家基金公司,属于第三梯队。这个梯队中,逆势而上者居多。有5家实现净利润增长,1家扭亏为盈。

中金基金和方正富邦基金尤为亮眼。前者2023年取得净利润4044.04万元,同比增长87.28%;后者取得净利润4459.5万元,同比增长63.66%。

和净利润增速相比,这两家公司的营收涨幅并不显著。中金基金2023年实现营收3.52亿元,涨幅为13.86%;方正富邦基金实现营收2.72亿元,涨幅为6.53%。又是两个“降本增效”的典范。

另一家券商系公募——中信建投基金,盈利也大幅提升,2023年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同比增长30.1%。

南华基金实现了逆袭。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1075.99万元,到2023年净赚119.41万元;营收大幅提升39.30%,增至7147.12万元。南华期货在年报中提到,2023年,南华基金公募管理规模首次突破200亿元。

此外,有3家净利润出现下滑,分别是申万菱信基金、长盛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降幅分别为36.27%、18.46%、15.89%。

4家深陷“千万级”亏损

比盈利下降更糟糕的一种情况,是在亏损的路上越走越远。已披露财务数据的37家基金公司中,有4家处于这样的窘境。

中海基金在2022年亏损2000.01万元后,2023年继续亏损6965.22万元;红塔红土基金2023年亏损6534.34万元,而前一年的亏损额为5039.6万元;瑞达基金2022年、2023年的亏损金额分别为1314.51万元、1474.35万元。

江信基金虽然亏损有所收窄,但依旧达到千万级别。从2022年亏损6671.15万元,到2023年亏损4569.5万元。

国盛金控在年报中,详细解释了江信基金财务数据不佳的原因: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 18.50%,主要由于本期专户业务规模大幅减少;营业利润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亏 24.45%、31.50%,主要由于本期投资减亏900万元。总资产较上年末下降31.21%,主要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净资产较上年末下降 42.26%,主要为亏损所致。

不难发现,亏损的这4家,都是中小基金公司。从历年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到,公募行业虽然在稳步发展,但“马太效应”也在持续扩大,中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