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夜晚,在灯火阑珊处,我们偶尔会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它平整地铺在木床之上,纹理细密,手感粗犷,仿佛在诉说着几代人的夏日记忆。它,就是凉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几何时,凉席可谓夏日必备的"宠儿"。提起凉席,一些人眼前会浮现出儿时与小伙伴席地而坐嬉戏玩耍的场景,一些人则会想起全家老小围坐在院子里乘凉纳凉的惬意。

«——【·凉席的魅力·】——»

凉席最大的魅力,或许就在于物美价廉。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花上十块八块,就能置办一张凉席,铺在床上,便是消夏纳凉的不二之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凉席的种类可谓包罗万象。各地都有各自传统工艺编织的草席、竹席、藤席等,南方的凉席工艺尤为精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艺人对竹条的选材颇为讲究,要选取色泽光润、粗细均匀的上等竹料,再经宰制、漂洗、晾晒,手工编织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张好的竹席,韧性十足,双面可用,而且凉而不冰,软硬适中。老一辈人总爱在夏夜里,铺上一张竹席,搬个小板凳,泡上一壶茶,摇着蒲扇闲话家常,惬意无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八九十年代,凉席在一些人的记忆中,也曾占据着C位。那时候,家家户户的夏夜,总少不了凉席的身影。

劳作一天的父母亲,总喜欢铺上一张大大的凉席,招呼孩子们一起坐在院子里乘凉。大人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孩子们则在凉席上滚来滚去,笑闹不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偶尔从隔壁飘来一阵菜香,便招呼大家去尝尝邻居家的手艺。小院子里,几户人家围坐在凉席上,其乐融融,尽享夏日悠闲。

«——【·淡出视野·】——»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凉席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曾经的夏日"宠儿",为何就这样悄然退场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会说,使用凉席实在是有诸多不便。睡在凉席上,常常会有头发被夹住的尴尬;皮肤与凉席亲密接触,又免不了会留下道道印痕;席子的花纹甚至会硌出一块块红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头发被凉席缝隙夹住的感觉,更是如同"五雷轰顶"。而对于一些皮肤较为敏感的人来说,在凉席上辗转反侧一夜,第二天皮肤泛红,痒痛难耐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凉席清洗起来很是费事。由于凉席面积较大,完全展开清洗晾晒都不太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会选择去河边、池塘边冲洗,再平铺在草地上晾晒,着实费时费力。

而竹席、藤席这类天然材质的凉席,在反复水洗日晒后,也会逐渐老化开裂,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人苦恼的是,凉席由于面积较大,存放起来也很不便。

不少家庭都是将其卷起来,用布袋包裹好,再塞进柜子的缝隙中,实在占用不少空间。一旦收纳处理不当,又很容易受潮发霉,滋生细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凉席的式微,或许更多地要归结于时代的变迁。随着电风扇的普及,再加上空调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人们消暑纳凉有了更多选择。

不少年轻人表示,躺在席梦思软床垫上,开着空调吹着冷风,比起躺在粗糙的竹席上舒服太多。于是,曾经夏夜的主角,就这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淡出了视野。

«——【·如今变化·】——»

当凉席这一曾经火爆一时的夏日用品慢慢销声匿迹时,一些传统手工编织凉席的作坊也难逃歇业的命运。

在过去,农闲时编织凉席、叫卖凉席,是许多农村家庭重要的副业收入来源。但如今,随着工厂化生产的兴起和凉席需求的萎缩,不少祖祖辈辈以编席为生的手工作坊,也难觅当年的繁荣景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变化,不禁令人唏嘘。传统的手工编织凉席,讲究对竹料的挑选、制作工艺的精细和耐心,堪称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的技艺,实在不应就此失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所谓的新式"高档"凉席,诸如冰丝席、碳化竹席、凝胶凉席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或主打奢华路线,或标榜健康概念,价格动辄上千元,但使用体验却往往令人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么凉感不够,要么容易起毛,甚至有的散发出刺鼻气味。相比之下,传统的手工编织凉席,无论从手感还是通透性上,都更胜一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消费者对新式凉席的吐槽,一些凉席厂商也开始反思,是否可以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凉席进行改良创新,既保留凉席的凉爽舒适,又契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这或许是凉席重拾昔日荣光的一个突破口。

«——【·回忆符号·】——»

岁月变迁,曾经的夏日"宠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那些伴随凉席度过的夏日时光,却成为了一代人弥足珍贵的集体回忆。

记忆中,爷爷总爱在凉席上给我们讲故事,奶奶会在凉席上教我们唱儿歌。那时的夏夜,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凉席上,有说有笑,享受着简单而温馨的天伦之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邻居家的孩子也会跑来串门,大家一起在院子里追逐嬉戏。午后,母亲会铺开一张大凉席,我们就在上面滚来滚去,享受着席子透心的凉意。

这些尘封已久的记忆,或许只有曾经与凉席相伴的那一代人才能真切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空调已经成为都市家庭夏日必备,软床垫也渐渐取代了曾经的竹席藤席。时代在变迁,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凉席,这个曾铺满无数中国家庭的夏日记忆,却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寄托着人们对那个物质相对匮乏,但人情味十足的年代的眷恋。

«——【·结语·】——»

凉席虽然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那一幕幕与凉席相伴的夏日剪影,却早已定格成一代人温暖而珍贵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岁月更迭,物是人非,但那些夏夜的熟悉记忆,却会历久弥新,在我们的心中长存。或许,偶尔去旧货市场,淘一张传统的手工凉席,铺在床头,静听蝉鸣,品味那席间幽幽的草木清香,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怀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