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意思就是,《诗经》里的诗篇,无一不是真诚的、质朴的、美好的。

近人梁启超也曾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真实、温暖、动人的《诗经》

让我们重回中华先民的质朴和自然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这些出自《诗经》的诗句,即便是两千多年后的我们读起来,也依然被打动,每一句都那么熟悉、真实、温暖、动人。

不由得感叹,在那么远那么远的古代,居然就吟出过这样多美丽的诗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连孔子也教导儿子孔鲤,一定要学习《诗经》。在《论语·季氏》中,记载了一个孔子教子的片段:

有一天,孔子在庭院里小立,他的儿子孔鲤见状,迈着小碎步快速地穿庭而过。孔子叫住他,问道:“学《诗》了没有?”孔鲤恭敬地回答:“还未学。”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于是,孔鲤退而学《诗》。

孔子还说,《诗经》里的诗要多读。“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事父,可以事君,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就是说读了《诗经》,可以受到启发,可以明白人生观,可以明白人与人相处的道理,即使有怨恨也能怨恨的得当,可以学会怎么侍奉父亲、君主,还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鸟兽鱼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熟读《诗经》,让我们领略文化之美

做一个优雅的中国人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有紧密关系的。春秋时期,贵族之间的交流,都非常含蓄,彼此交流都是以含蓄的诗歌来表达的。

比如,在《国语·晋语》里,就记载了晋文公重耳流亡至秦国时,用《诗》与秦穆公交流的故事。二人见面的时候,秦穆公先后赋诵了《采菽》《小宛》《六月》,而重耳回答以《黍苗》《沔水》,双方的很多诉求都是通过赋诵《诗经》中的一些作品来表达的。

今天,我们熟读《诗经》,也能够让我们无形中受到《诗》的熏染。《礼记》中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也就是说,学习《诗经》,能够让我们转化气质,变得温柔敦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当我们读着这些诗句,仿佛与那些质朴而率真的感情一起,

向我们说着日常的欢喜与忧伤。

这种自然纯净的状态,久远而宁静,

让人觉得顺着这天地万物的秩序走下去,便是一种岁月静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让您轻松读懂《诗经》

体会自然质朴之情,重回岁月静好

《诗经》的版本很多,但是,很多读者都觉得,这些古老的诗歌,其实要真正读懂很不容易,因此,选择一部合适的《诗经》注译版本尤其重要。

谦德君推荐的这部“谦德国学文库”《诗经》(全本全注全译)本就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收藏的经典《诗经》读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整收录《诗经》“风”“雅”“颂”全部篇目。

《风》又称《国风》,一共收录了15组不同地区的160首民歌,称为十五国风,反映了当时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视作《诗经》的主体和精华,故有后人将其与屈原的《离骚》合称为“风骚”。

《雅》为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音乐,共有105篇(不计“笙诗六篇”),分为《大雅》和《小雅》两部分,创作者大多为公侯贵族及士卿大夫。

《颂》主要是宗庙音乐,共有40篇,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反映了周朝主流的宗教和哲学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用题解+译文+注释+注音形式逐解读。

题解对每首诗的诗歌主题、结构、手法都作了详细的介绍,而且参考历代先儒的成果,让读者对该诗有一个整体性认识。

译文采用流畅而又充满诗意的现代新诗体,确保不失诗意,又让大众能够轻松理解。

注释则侧重于一些具体的名词和难理解的字词,帮助读者能够进一步理解诗歌。

注音则选取其中难认的生僻字,帮助读者扫除读音障碍,人人都能读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适合阅读的排版方式、让人轻松易读。

全书每篇诗先为题解,之后诗原文和译文对照排版,最后是注释。尤其是原文和译文对照,在排版时极费工夫,但是,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读者能够非常方便的对照阅读,由此也可见出版方的用心。

“不学诗,无以言”“诗书是保家之本”,

今天社会,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沟通成了人们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甚至有专家说,决定一个人成就的,85%的因素是沟通能力。

而说话是沟通最重要的形式。

怎样掌握说话的艺术呢?熟读《诗经》就是最好的方式。

立刻收藏这套完整注释、白话翻译的《诗经》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整收录305首,分题解、原文、译文、注释、注音,初中生就能看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歌原文和译文对照排版,方便读者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浆原色胶版纸,保护视力,长期保存不变质,适合收藏。

唯有诗,让你与众不同

全本全注全译版《诗经》

呈现的不只是文字

更是一部流传2500多年的唯美诗集

带来的最纯粹的美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