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段令人震惊的视频片段,记录了位于基辅附近特里皮利亚地区的一座大型发电厂遭受严重袭击的情景。视频画面显示了火灾现场熊熊烈焰和滚滚浓烟,据悉,这座发电厂在昨晚的袭击中遭受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国防部对外声称,此次行动是其使用无人机和远程精确制导武器,针对乌克兰境内一系列燃料和能源设施发起的反击行动的一部分,目标是从海上和空中对乌克兰关键基础设施进行精准打击。

目前俄军将打击重心转向乌克兰能源系统,表明其战略战术出现了明显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目标有多重考虑:

1.削弱军事抵抗能力:能源系统是任何国家正常运作及军事行动的基础支撑。通过打击能源设施,俄罗斯意图切断乌克兰军队的电力供应,影响其指挥与控制系统、通讯设施、后勤补给,以及武器装备的正常使用,从而降低乌军整体战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破坏社会秩序与稳定:大面积停电会导致城市公共服务瘫痪,影响医院、供水、供暖等基本民生设施,这不仅使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与不满情绪,进而试图摧毁乌克兰国民的战斗意志。

3.长期战损效应:能源设施的重建通常耗时较长,且需要大量资源。即使冲突结束,被摧毁的基础设施也会成为战后恢复的一大难题,拖累乌克兰经济复苏进程,从长远角度增加其战争成本。

回顾二战历史,德国在对英国实施的闪电战中也曾尝试过类似的策略,即对英国城市的工业和民用目标进行大规模轰炸,企图瓦解英国人的抵抗意志并破坏其战争潜力。然而,“伦敦大轰炸”并未能够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反而激发了英国人民更强烈的抵抗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其他战役中,如苏联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尽管面对纳粹德军的围困和封锁导致严冬条件下的食物和能源短缺,但苏联人民并未因生存环境恶化而丧失斗志,而是顽强坚守。

同样地,俄罗斯当前对乌克兰能源系统的打击虽然旨在迅速压垮乌方抵抗意志,但实际效果如何还需结合后续事态发展来评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的一些案例说明,单纯的物质破坏并不能确保摧毁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抵抗决心,反而可能会强化其团结和抵抗意识。不过,从短期战术层面看,这样的打击确实会对乌克兰的战时管理和民众生活带来实质性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