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日本有关部门公布了一则数据,足以震惊全世界,数据显示,整个2023年,日本汽车行业共完成了442万辆车的出口,同比增长8.8%。

然而,这一增长并不足以抵消日本汽车行业的颓势。

中国汽车行业在这一年悄然崛起,以491万辆的出口量成功超越日本,坐上了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的宝座,结束了日本长达30年对该宝座的垄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经济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中,而日本的境遇却恰恰相反。其支柱产业接连衰败,之前是电子产业,现在又轮到了汽车。

那么,日本的这两大支柱产业为何会衰败呢?面对日本产业衰败的现实,中国又应获取到怎样的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子产业兴衰难料,成也萧何败萧何

众所周知,日本作为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瘠的小国。之所以能够在二战结束后迅速实现经济崛起,来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主要就是因为有美国的扶持。这一点,在日本的电子产业方面有着极为明显的体现。

作为日本经济早一代的支柱产业,日本电子产业的崛起,完全得益于美国

三年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在世界电子产业占据领先地位的美国,共计向日本分享了100多项专利技术。

为了帮助日本复兴经济,他们还大肆采购日本军工武器,用10亿美元的军费帮助日本轻而易举的获得了第一桶金,而这些钱大多数都被日本投入到了电子产业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心而论,日本在商业布局方面的眼光,还是非常独到的。

当时的日本政府意识到,美国虽然掌控了电子产业的相关技术,但其经营的重点还是放在军用领域,相较而言,民用领域一片空白。

于是,日本专注民用赛道,松下、索尼、夏普等国际知名品牌应运而生,设计的产品物美价廉,在世界上的销路非常之广,行业产值也飞速攀升。

在14年的时间里商品总产量足足翻了20倍。到1971年时,日本的电子产业总产值,已经来到了94.5亿美元,基本发展到了与美国并驾齐驱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却有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味。

以动态储存器为例,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生产的这一产品在全世界的市场份额中,已经超过了80%,严重挤压了美国本土企业的市场空间。

同时,美国还是日本电子产品最大的买主,美国大量进口日本电子产品,因此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贸易逆差。

于是,美国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与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促使日元升值,让日本的电子产品失去了价格方面的优势。

随后美国还对日本的电子产品恶意加征关税,导致一些实力弱的日本企业纷纷破产。

就这样,日本的电子产业在美国的限制下停止了增长,逐渐走向了下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日本电子产业的衰落也不能全赖美国,其自身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技术合作更加密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逐渐普及。

但日本却没有顺势而为,政府为了保住本国市场,对本土企业进行合作限制,逐渐让整个产业脱离了全球产业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日本的电子产品完全失去了过往的市场竞争力,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2023年世界前十大电子企业中,日本仅剩三席,半导体设备的销售额也出现了6.7%的下滑。

世界知名的几大手机品牌之中,人们已然很难找到日本手机品牌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汽车行业应变迟缓,濒临倒塌

然而,电子产业发展的停滞不前,并没有引起日本足够的警惕,今年2月,日本共同社报道了日本2023年的经济情况。

整个2023年,日本全年的GDP为4.21万亿美元,略低于德国的4.46万亿美元。

这也标志着日本在世界各国的经济排名中继续倒退,已经被德国赶超,成为了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客观分析下来,日本“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位置的失守,罪魁祸首当属汽车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几何时,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丰田、本田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汽车品牌。

凭借着简洁的内饰、极佳的性价比和耐用性,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好评。

中国城市的马路上,日系合资车随处可见,存在感不输德系、美系,国产车则难以望其项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最近几年,日系车的地位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日趋成熟,其续航和电驱稳定性方面的痛点,已经逐步被攻克,经济性和环保属性方面的优势也就慢慢体现了出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纷纷崛起。

整个2023年,比亚迪销量激增62%,成功突破300万辆大关,净利润增长超过80%,高达300亿元,这一切都预示着新能源将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正当欧美汽车品牌匆忙布局电气化转型之时,过往同样在燃油车领域呼风唤雨的日系品牌,则选择了驻足观望。

以日本市值最高的汽车品牌丰田为例,2022年时,丰田共计卖出了1050万辆汽车,其中只有2.4万辆为纯电车型。

虽然丰田口头上多次宣称品牌要在新能源赛道上持续发力,但事实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丰田的经营重点始终放在燃油车方面,即使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以混合动力车型为主,对纯电车一直嗤之以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新能源领域的排斥,让身为日本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濒临倒塌。

汽车出口量在2023年已经被中国赶超,位居世界次席,销量方面同样上涨乏力,未来的形势不容乐观。

但即便如此,日本车企还是丝毫没有悔过之意。今年年初,第一财经采访了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

丰田章男在采访中再度表达了自己对纯电汽车的不屑一顾,他表示:

当今世界充电设施依旧缺乏,纯电车型续航问题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在整个汽车行业,纯电车型的市场份额最多只能够占到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然,丰田作为日本的一线汽车品牌,其销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滑。

这也侧面印证了一点,那就是品牌正在下一盘大棋,试图在新能源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之时,收割一波燃油车最后的销量辉煌。

等到新能源汽车充分普及之后,再全力投入研发,争取利用技术优势抢占市场。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丰田能否在新能源赛道上弯道超车,这其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就来源于日本国民对新能源汽车的冷淡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日本东京的马路上,很少能够看到新能源汽车的身影,就连特斯拉、比亚迪这两个知名电车品牌的车也很少见。

包含丰田在内的日本诸多车企,对电气化转型的热情并不高。没有兴趣,何谈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长此以往,日本的汽车产业必将因为电气化转型的缓慢,面临崩塌的局面。

启示:居安思危,增强创新意识

纵观21世纪的20多年,日本在世界上的经济位次接连倒退,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也经历了或多或少的衰退。

大洋彼岸的邻国中国则乘势而起,逐步取代日本“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还拥有华为、中芯国际这样的龙头企业,并代替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中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喜可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此时的中国必须要保有足够的警惕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下中国身处与当年日本同样的位置,想要避免步日本的后尘,必须要明白,日本为何跌落神坛。

其实电子产业也好,汽车产业也罢,日本产业优势崩塌的症结,归根结底还是国家习惯

日本是一个擅长学习而不擅长创新的国家。难以否认,作为一个资源如此匮乏的国家。

日本能够长期处在世界强国行列,其自身必然有过人之处,日本人的勤奋、睿智、自律值得全世界人民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日本身处的位置决定了它们无法靠天吃饭,每走一步都要慎之又慎,一步走错就会让国运跌落至无底深渊。

这样的客观情况让日本非常擅长复制别人的成功经历,历史上西方国家刚刚进行完工业革命,日本就有了彻底改变本国命运的明治维新。

国民经济刚刚被二战摧,日本就在美国的帮助下强势崛起,迅速成长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足以证明,日本有很强的学习借鉴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谨慎的性格让日本过于重视眼前的既得利益,难以接受创新所带来的失败风险。

所以它们在身居高位时丝毫不懂得变通,始终停留在原地,这才无法摆脱被超越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中国应该从日本的经历中充分吸取经验,那就是必须要做到居安思危,且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

随着综合国力与世界霸主美国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对于中国来说,探索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于学习。

只有勇于创新,不断在未知的领域谋求发展和突破,才能够在国际竞争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雨欣.汽车产业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3,36(08)

2.赵子琪.大发质量丑闻:日本制造的“暗疾”缩影.汽车纵横. 2024(02)

3.刘轩.最后的赌注:“失去的三十年”与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复活”战略.现代日本经济. 2024,43(01)

4.吴青.日本经济复苏背后的中国镜鉴.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