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学生郭某虐猫事件处理结果公布,郭某被开除学籍,同时,经学校调查发现,该学生还存在传播淫秽视频行为。

3月29日,有网友爆料称,江西师范大学一男生在宿舍长期虐猫。视频显示,男生对猫拳打脚踢,还用衣架狠抽,被虐打的猫发出惨叫声。学校保卫处工作人员回应称,会将此问题反馈给老师。随着网络爆料及学校介入调查,该学生系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某学院2022级学生,文件显示处理结果为,“郭某宿舍饲养宠物猫并存在多次虐猫行为,且因虐猫引发重大网络负面舆情。给学校造成特别恶劣影响。同时存在传播淫秽视频、旷课12节等违反校规校纪行为,根据《江西师范大学学生违纪处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给予郭某开除学籍处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继前几天虐猫学生报考研究生被拒之后,连续第二起学生因虐猫被处理事件上了热搜。高校对于虐待动物行为的处置,正呈现趋严迹象。

不就是虐待一只猫(狗、兔)吗,又不是虐待人,我乐意,谁能管得着?

这或许是不少虐待动物者的共同心理,但现实给了他们预期之外的结果。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通报学生范某某存在虐猫并在网上发布、转发他人虐猫视频情况,并予以退学。

2023年,河南南阳理工学院通报学生李某某存在虐猫行为,并予以开除学籍处分;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通报学生虐待流浪狗,并予以留校察看处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是学生,2023年,上海一男子虐猫埋尸时被邻居发现,所在公司给出的回应是:即刻开除,永不录用。

就在同一年,重庆瑞鹏宠物医院医生虐待猫咪一事在微博上引发热议。虐猫医生被开除,涉事门店也停业整改。

虐待猫或者其他动物,不再是个人“自由意志”,而要面临付出“社死”这一沉重代价的后果,学业上、工作上都可能为此丢了饭碗、没了前途,这似乎正成为一种趋势。

当公众探讨虐待动物这一社会现象时,往往首先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出发,视其为对生命尊严的践踏和人性良知的拷问,但实际上,虐猫等行为,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问题。

虐待动物的行为会导致动物产品的市场需求下降。由于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于动物福利的关注日益增加,对于来源于虐待动物的产品,消费者往往会选择抵制,导致相关产品出口受阻。

从产业经济角度看,动物福利直接影响到相关产业链的健康发展,甚至一个产业会因此面临生存危机。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的梁小宁曾提供过一组数据 :我国在裘皮贸易、生产、加工方面,在世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但是一些国家以我国没有专门的动物保护法为由设置了种种贸易壁垒。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裘皮出口制品是25亿美元,2006年是11亿美元,2008年是8亿美元。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国家认为我国有虐待动物的问题。

2020年,动物权益组织(Peta)曾曝光了一则泰国人奴役猕猴上树摘椰子的视频,英国超过1.5万家店铺都对泰国椰子产品发起了抵制,不少超市甚至直接下架了泰国椰子。对此,泰国商务部长一方面回应称,泰国已经不存在(商业化的)大规模猴子摘椰子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承诺,将会见一些椰子种植商和生产商,与他们共同讨论如何解开这一误解,让海外椰子进口商们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动物保护主义成为越来越多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社会价值观,对于出口国而言,农业、畜牧业、旅游业以及科研等领域广泛涉及动物利用,若在此过程中出现虐待行为,将引发公众舆论谴责,导致消费者抵制,从而冲击企业及行业品牌形象及市场销售,甚至可能招致法律制裁,增加额外的经济损失。

更糟糕的是,在上述事件中,或许所谓虐待猴子、虐杀等行为的,只是少数人,但最终殃及的却是整个行业甚至国家经济。

不仅是宠物,哪怕是用于人类需要的养殖类禽畜,目前也在改变相应的屠宰方式。

比如,传统的生猪屠宰方式即直接宰杀,对此的专业研究表明,如果在宰杀过程中生猪受到强烈刺激,应激状态下的机体会分泌一些激素,主要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 素、糖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以及抗利尿激素等等。这些激素的主要作用在于收缩血管,兴奋心肌,保持体内水分,提高代谢效率。

一旦屠宰动物体内应激激素分泌增加,宰杀后肌肉的无氧酵解速率会大大加快,PH值迅速下降,肉质快速酸化形成所谓PSE肉。PSE是Pale(苍白)、Soft(柔软)、 Exude(渗出)三词的缩写,PSE肉色泽苍白,保水性差,滴水多,松软易碎且嫩度降低,故影响口感。

就此,屠宰部门对动物福利有了一定认识,待屠宰动物如经过电击击昏后放血死亡,产生恐惧等强烈刺激的可能性会随之下降,早在1997年颁布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鼓励对生猪人道屠宰是内容之一。到2008年,仅重庆市一地,已有约75%的生猪实现机械化屠宰,也就是先电击晕,后宰杀的“安乐死”。对于养猪户而言,这种方式可以更好保障肉品口感及质量,卖出更好的价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减少动物养殖、屠宰过程中的虐(杀)等行为,不仅是为了应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出口),也是为了维护中国消费者的利益(自用)。

对此,经济学家们对虐待动物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在养殖、捕猎等领域,虐待动物的行为往往与短期的经济利益相挂钩,但这种行为对经济的长期影响却是灾难性的。虐待动物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农业、渔业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

此外,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一个国家对待动物的态度,也可能影响其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合作与发展。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汇叫做“低人权”,被认为是“低人权”的国家,在政治、贸易等各方面都会遭到各种抵制甚至制裁,而“低猫权”、“低狗权”、“低猪权”引发此类危机的概率也在不断提升。

用一句话来总结,虐待猫或者别的动物,其引发的种种后果,不仅在于我们国人自己怎么看待这件事,以及对此会采取什么样的举措,还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会怎么看待这件事、以及对此会采取什么样的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各个国家和地区(也包括中国)的消费者对动物福利的关注,通过影响支付意愿、企业生产决策、市场细分、政策法规以及国际贸易等多个渠道,对市场供需和价格机制产生日渐深远的影响。提高动物福利水平,改善动物的饲养和屠宰条件,就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必要适应。哪怕是从人本位的自利角度,也要求公众、学校、政府、企业,对于虐(杀)动物等现象,采取更强硬的干预举措。

更多荐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关注财经和时事热点,我愿和你共享背后的故事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