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明:徐渭《题葡萄图》

诗文大意可为:

我走过半生的落魄和沧桑,如今已经成了一个老头子。我一个人住在书房听着呼啸的晚风,笔下如明珠一样的书画没处可卖,找不到欣赏它们的主人,只能都抛却到野藤之中。

这是明代著名画家徐渭为《黑葡萄图》题的一首小诗,以凄清哀婉的笔调对他一生的遭遇进行了概述。

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清藤老人。他多才多艺,不仅精通诗文、书画、戏曲、还是一位军事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他在绘画领域取得的成就极大,影响后世无数画家,有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的称誉;书法上善行草,兼工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人”,“无之而不奇”。

但这样一个天才样的人物,却有着和梵高一样悲惨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渭出生在浙江绍兴山阴的一个官宦之家,生下来刚一百天父亲就去世。

他的生母是家中的一个烧火丫鬟,徐渭一出生就被过继到嫡母名下,十岁时家中生计困难,为了节流把府中的仆人一应遣散,他的生母也被赶出家门。

小小的年纪面临骨肉分离,给徐渭幼小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刺激。14岁时嫡母离世,徐渭只能跟着兄长徐淮一起生活,从此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徐渭从小聪慧,6岁开始入私塾读书,10岁就能写文章,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神童”。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徐渭,饱尝人情冷暖,一方面恃才傲物、孤芳自赏,有着文人的清高;一方面又郁郁寡欢,性格很是敏感,常感身世飘零。

在他接下来的道路上,命运之神仍旧没有眷顾他,21岁徐渭入赘成了当地富商潘氏的上门女婿。

一生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想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轨迹,但却想不到从小头戴“神童”的光环,科考之路却走得异常艰难。

一个秀才他就考了3次才中,绍兴府乡试一连8次都未能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25那年,徐家的财产又被乡绅恶霸给霸占,一应田地、房产都被抢光。25岁时,结发妻子又因病去世,岳父认为是他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女儿,于是把他扫地出门。

为了生计一路东奔西跑,为了养活自己,徐渭开设私塾“一枝堂”,并在此时把自己的生母接过来一同居住。

再后来寇进犯浙江沿海一带,徐渭积极为绍兴府出谋划策,在其中显露出他惊人的军事才干。因此受到浙江巡抚胡宗宪的重视。

胡宗宪的多次相邀下,徐渭成为胡府的一名幕僚,你以为这样的日子算是熬出头了吗?不,更为精彩的命运还在后头。

胡宗宪后来入狱又死在狱中,徐渭感念胡宗宪的知遇之恩,又担心自己会受牵连,在极度的忧惧中精神失常,

写下一篇激愤的文章《自为墓志铭》,随后以铁钉击耳,后来又以椎击肾囊,就这样九次寻死但却九次未死。

在一次精神发病时,又将第二任妻子活活打死,被判处入狱七年,直到7年以后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在几个好友的相帮下,才得以顺利出狱,此时的徐渭已经53岁。

晚年的徐渭厌倦了官场的生活,隐居于山阴,穷困潦倒,靠着卖字画为生,他的门生和家中的晚辈经常骗取他的字画出售。

73岁的这年,徐渭走完他风雨坎坷的一生,死在二儿媳家中,陪伴他的只有一条狗,而他的床上连一张席子都没有!

-end-

文作者:青荷闲潭

图作者:青荷闲潭,仅供交流,自用随意,请勿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