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长文创作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某地有一户贫苦的农家,姓苏,父亲苏大山,母亲苏氏,还有一个六岁的儿子苏小明。苏大山一家最敬重的就是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他们都会准备一些糖果、糕点、水果等供品,祭拜灶王爷,感谢他一年来的庇佑。

也希望他上天后能多说些好话,为他们祈福。苏小明虽然年幼,但也很懂事,他从不在灶台前玩耍,也不敢拿灶王爷的神像开玩笑,每次祭拜灶王爷时,他都会恭恭敬敬地跪下,叩拜三次,祈求灶王爷保佑他的父母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日子越过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三,苏大山一家又按照惯例,准备了一些供品,摆在灶台前,焚香祭拜,送走灶王爷。苏小明也跟着父母一起拜别灶王爷,祝他一路顺风,明年再见。

苏氏还特意用一块棉布包了一些糖果,塞在灶王爷的纸马上,说是给灶王爷路上吃的,让他高兴。苏大山点燃了纸马,看着它化为灰烬,飘向天空,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灶王爷能为他们说些好话,让他们来年有个好收成,摆脱贫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时,苏小明突然指着灶膛大喊:“爹,娘,快看,灶王爷还没走呢,他还在灶膛里呢!”苏大山和苏氏一惊,连忙走过去,定睛一看,只见灶膛里果然有一个人影,模糊不清,却分明是灶王爷的模样。苏大山和苏氏不禁心中一慌,不知这是何兆,难道是灶王爷不满他们的供品,要给他们带来灾祸吗?

苏氏忙对灶王爷叩首道歉,说:“灶王爷,我们这是穷人家,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奉献给您,只能凑合着给您一些糖果、糕点、水果,还请您海涵,不要怪罪我们。”苏大山也跟着说:“灶王爷,我们一家人都是忠厚老实的百姓,从不做亏心事,也不欺负邻里,您一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您就快快上天吧,不要在这里逗留了,免得耽误了您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灶王爷却没有理会他们的话,只是在灶膛里不停地晃动,好像在找什么东西。苏小明看得好奇,就问:“灶王爷,您在找什么呀?是不是娘给您的糖果呀?我看见娘把糖果包在棉布里,放在您的纸马上了,您的纸马已经飞走了,糖果也跟着飞走了,您找不到了。”

苏氏听了,连忙说:“小明,不要胡说,灶王爷怎么会在乎这些糖果呢?他是一位神明,不吃人间的食物的。你快给灶王爷赔罪,别惹他生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小明不解地说:“我没有胡说,我是实话实说。灶王爷,您不要生气,我不是故意说您贪吃,我是觉得您一定很辛苦,路上要飞那么远,肚子一定会饿,所以娘才给您准备了糖果,让您路上有东西吃,这是娘对您的一片心意,您不要拒绝嘛。”说着,苏小明还拿出自己的一颗糖果,递到灶膛里,说:“灶王爷,这是我最喜欢吃的糖果,又甜又软,您尝尝吧,说不定您也会喜欢的。”

苏大山和苏氏见儿子这样,又惊又怕,急忙拉住他,说:“小明,你不要胡闹了,快点离开灶台,这里不是你玩的地方。灶王爷是一位神明,你这样对他,是对他的不敬,他要是生气了,说不定会惩罚我们的。”苏小明却不肯听,他觉得灶王爷是一位好心的老人,不会怪罪他们的,他还想跟灶王爷说说话,问问他去天上的情形,看看他能不能帮他们的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时,灶膛里忽然传来一个声音,虽然有些沙哑,却很亲切,说道:“小明,你是个好孩子,你的心我都领了,你不用担心,我不会生你们的气,也不会惩罚你们,相反,我还要奖励你们呢。”苏大山和苏氏一听,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灶王爷真的会说话,而且还知道他们的名字,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平日里的所作所为,都被灶王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吗?

灶王爷又说道:“大山,苏氏,你们也是好人,一直勤劳节俭,不做坏事,你们的善良和孝顺,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已经向玉皇大帝汇报了,他也很欣赏你们,所以特别赐给你们一些福分,让你们来年有个好收成,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大山和苏氏听了,不由得感动得泪流满面,连忙跪下,感谢灶王爷的恩典,说:“灶王爷,您真是太好了,您对我们这么关心,我们真是感激不尽,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也不辜负玉皇大帝的恩赐。”

苏小明也跟着说:“灶王爷,您真是太好了,您不但不生我们的气,还给我们带来了好运,您真是我们的贴心人,我们一定会永远记住您,永远敬重您,永远爱戴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灶王爷听了,笑了笑,说:“小明,你真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你的话让我很高兴,你不用担心,我会一直保佑你们的,你只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个有用的人,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了。”说完,灶王爷的身影渐渐消失了,只留下一阵清香,飘散在空气中。

苏大山一家三口,感激地望着灶膛,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希望,他们相信,有灶王爷的庇佑,他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他们的幸福一定会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