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再一次登上热搜,不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刻意针对打压,也不是出于所谓爱国因素,竟是源于其手机拍照功能的一大“技术突破”。

近日,有使用华为手机的用户发现,华为Pura70系列手机竟然拥有一项相当创新的功能,那就是“一键消除衣物”。

这一消息的发布,在各大社交平台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公众质疑这样的技术,是否在侵犯着个人隐私,会不会因为技术的滥用而造成他人利益的受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公司也第一时间回应了这一质疑,称这项技术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用户在图像编辑时的体验感,出现问题是缘于“算法漏洞”,公司会尽快予以修复。

按理说,华为对于这个BUG的出现是相当重视,反应也不可谓不快,可是我们在评论区里却看到一片反对声。

远远看去,还以为是网友们对于如何会出现这种问题进行声讨,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剖析,以便在将来进行更好的预防,这能不让人感到欣慰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当你走近了一看,顿觉恶心满腹,原来这不是一场声讨错误的集会,却是在借着错误“消费女性”的无耻狂欢。

人性的卑劣,往往就在一瞬间闪现。

当“消费”成为一种习惯

当“消费”成为一种习惯

男女平等,这句口号喊了上百年,到如今看起来成果喜人,可万事最怕深究,一旦扒开某些人的伪装,露出来的就不那么好看了。

在谈起华为手机事件之前,或许有部分网友还记得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索尼相机“透视”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索尼,那在数码界可是鼎鼎大名的存在,它历来被摄像发烧友们所喜爱,也是源于其产品功能的丰富、技术的强大。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索尼DSC-F707数码相机突然被媒体曝出拥有“透视”功能。

据一些经营数码产品的商户介绍,索尼公司1998年就生产了能在黑夜清楚地拍摄的红外线摄像器材。很快,人们就发现,在白天,如果它加上红外透视镜进行拍摄,就可以“让人一览无遗”。

实际上,红外功能在监视和军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应用在民用领域,索尼则是首开先河。

这一个被各大媒体拿来大写特写的“卖点”,其实不过是萦尼突出的红外功能,加上一种特殊红外透视镜,才有可能穿透化纤类织物进行红外摄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是这样一个“伪功能“,却让这款数码相机爆火,据说有人为了买到这款传说中的”神机“,不惜辗转全国各大科技市场。

至于买回家是为了干什么,那就不言而喻了。

往近说,这几年AI技术的突飞猛进,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负作用“。

AI换脸被某些人拿来滥用,很多无辜女性被制作出裸体照片、视频,严重侵犯了她们的权益。

不用说是普通人,就连各大中外的明星们都没能幸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因演《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赫敏走红的女演员艾玛·沃特森的30秒换脸视频,出现在了境外最大的三个网站上,已经有超过2300万次的播放量。

像是“霉霉”泰勒·斯威夫特、娜塔莉·波特曼、比利·艾利什等好莱坞女星也遭受到了换脸视频的困扰。

”想换就换“,AI用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让女性的隐私安全正处于一种不可控的状态。

从相机“透视”到手机“一键脱衣”,再到AI换脸,这背后无不隐含着一个共同的逻辑:
女性似乎从未摆脱过被人“消费”的命运,区别只是从明到暗,从公开到隐藏而已。

当人们争相对着这些功能评头论足,用一些欣喜、遗憾的口吻表述自己的意见时,女性就已经成了他们口中的“消费品”。

就像评论里有人说的那样:

早知道有这个功能,贷款我也要买华为。
兄弟们,千万不要升级,不然就享受不到这样的福利了。
有哪位大神的华为支持这个功能,我把暗恋女神的照片发给你,帮我处理一下。
太可气了,我还没有买到,华为就把漏洞修复了。

这些话就是随口说出,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不过就是口嗨,能妨碍到谁?

这就好像是那些职场里爱占女性小便宜的咸猪手们,“我不就是蹭一下、摸一把、开个黄腔而已,有啥大不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甚者,还把原因归结到女性身上。

“谁叫她们穿得这么暴露,不就是故意勾引男人吗。”
“穿得这么性感,一看就不是正经人。”
“我碰她也不反抗,分明就是默认,这样的女人能是什么好女人。”

酒局上对着女性开黄腔,那是为了活跃气氛,拉近彼此距离;工作中对着女同事评头论足,那是在主持“正义”;利用各种权利,来为难女性,占她们的便宜,成了“利益交换”。

很多女性受害者出于自身性格、家境、就业压力等缘故,对于骚扰不敢去公然反抗,也纵容了这些人一次次的突破底线,消费女性反倒成了一个习惯。

我们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善意的欣赏美,是人之常情,而当欣赏的目光不纯,也就陷入了“恶意消费”女性的旋涡。

说白了,这其实是一种病,病情轻的没有影响到他人还能够处愈,病情重的很有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闹得身败名裂。

结语

结语

华为手机事件,不是第一起,也注定不会是最后一个让女性受到消费的案例。

尽管很多人都以为,如今的时代里面,男女的地位早就出现了翻转,女性当家作主的时代来临。

而实际上,那也只是一个错觉而已。

中国几千年封建的“男尊女卑”意识依然还有巨大的市场,就像大夏天男人光着膀子在大街晃荡正常,女性穿得清凉就有人觉得是“不怀好意”。

就像评论区那些挺着臃肿身材的键盘侠,一边高喊着男人要站起来,一边在为没有赶上这一波“脱衣福利”懊悔的捶胸顿足。

应该说,技术本身有错,错的只是人心;

“有心人”总能把一项好的创新功能,引领到不正经的应用上。

树有高低,人分好坏,女性被消费的命运,恐怕也很难走向终止,这不得不说也是一个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