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一个沦为大国博弈牺牲品,印度却依旧傲慢无比。

15世纪大航海时代到来后,看着英国和葡萄牙纷纷在印度成立殖民印度公司,逐渐崛起的法国开始感到不满,等法国进入南亚次大陆后,强烈要求在印度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1664年,法国财政大臣柯尔柏向国王路易十四进言:“我们应该成立自己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中分到一杯羹。”面对已经站稳脚跟的英国殖民者,法国将会如何破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世纪初,法国因为工业革命经济不断发展,在国外也开始了自己的殖民扩张之路,最兴盛时,法国在国外的殖民统治中,在外占领的土地面积是法国国土的20倍。

与法国相似的英国和葡萄牙此时,也在不断的进行殖民扩张,曾经为了倾销商品、扩大再生产而合作的几个帝国,在殖民地的利益面前开始不断用战争维护自己的利益。

英法之间打得不可开交,法国在印度的殖民历史比英国短,能在印度占领的国土也相对零碎,可以说在英属印度面前,法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长期未占据主流。

法国和英国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两家东印度公司的相互抢占生意和七年战争。七年战争后,法国落败,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地位中,开始逐渐边缘化,碎片化,最后退出印度的殖民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印度争取独立的那几年时间里,英国已经提前预感到在印度这片土地上进行殖民统治已经是弊大于利,本地居民独立和抗争意识非常强烈,继续呆下去只能是什么好处都捞不到。

和英国的干脆利落放弃英属印度的殖民不同,法国对在印度的殖民可谓是非常留恋,在印度宣布独立后,还与印度政府在法属印度的归属中僵持了七年之久。

这背后和法国的“高级殖民统治”思想有分不开的关系,这个狂妄自大的思想让法国自居自己是近代高级文明的传播者,被殖民国家影噶感到极其荣幸才是。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五的统治让法国本地的百姓非常不满,加上启蒙运动不断涌现出各种新鲜思想,旧时的贵族政治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地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的法国,居民被大致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级的是天主教教士;第二是贵族;第三是资本家、农民和工人。

为了缓和矛盾,当时的政策允许资本家用金钱购买贵族身份,但贵族被不断稀释后,旧贵族因为无利可图,和新贵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那些接受了启蒙思想的旧贵族“叛徒”和新贵族们、还有工人联合推翻了法国旧的统治,这时的法国全国上下弥漫着自由民主的气息,被世界喻为新文明的诞生地。

英国对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以为然,认为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欧洲文化,将人异化为工作的奴隶,英国宁可不要前途也不要大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就这样,怀抱着用启蒙运动中的解放思想,自由和平等去“文化殖民”印度,结果可想而知,自由、民主、平等和殖民统治本身就是不兼容的。

法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所收获的恶名远比英国要少很多,在英国殖民统治,就意味着印度人在英国人面前是二等公民,不可以和自己国家的人平起平坐。

法国用的办法和英国完全不同,他先是给自己在外国的殖民地改了一个称呼,将“法兰西殖民帝国”改为“法兰西联邦”,将“殖民地改称为海外省、海外地区”。

印度就是如此,法国之所以要修改名称,目的有二,一是为了让殖民地的人对殖民统治相对不要过于抵抗,二是为了迎合自己国家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印度人将对印度民族的归属感全部转化为对法国的归属感,法国为此可谓是费尽心机,才取得相对较好的收获。

那么法国到底是如何在印度地区收获“美名”的呢?

2

上世纪,印度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却依旧对此不屑一顾。

当一个印度人走在法属印度的街头,目光所见,这些人都是穿着西式服装,说着西式话语,讲着西式文化的黄种人,这些新印度人和法国人更有共同语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穿西装打领带的印度人为了保卫法国在国际战争中不落败,而高举法国旗帜,大喊:“保卫法兰西文明,冲啊。”其余印度人冷漠的看着他们。

为何个别印度人会如此推崇法国,并以法国人自居?

事情还要回到法国将殖民地改革为联邦,大家目前所知的联邦有美国最初成立的联邦,和苏联早期的联合国家,这些国家最大的特征是,联邦内的众居民拥有平等的地位。

不论是选举权还是公民地位,大家都是平等的,之所以曾经不同的地区和国家聚在一起,是因为我们要为同一个目标而联合在一起,为这个目标而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目标在近代社会一般都是文化,我们出于对同一个文化的信仰选择联合在一起,为这个文化奋斗。

但法国并不具备这样的原因,他们只是抛出这样一个诱饵,邀请在学习了西方各种自由民主思想的印度人成为法国人。

法国在印度的“联邦”统治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规定,公民在表现优秀后,可以取得法国的国民身份,拥有和法国居民同样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他们的叙事看着是自由民主的,但背后还是用文化和种族的思想将印度种族和法国种族的居民分割开来,在法属印度的治理中,他们并未将选举权和自治权交给印度居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是选择让一半的法国人参与选举,一半的印度人参与选举,双方要共同参政,共同议政,看似公平的双层选举制背后,其实还是将印度人和法国人分割开来的办法。

而且法国的殖民主义最站不住脚的便是当初的印度并非主动邀请法国入驻,法国在不顾印度意愿的基础上,强行将法国文化传播至印度,并要求和印度共同治理国家,这本身就很荒谬。

这种殖民方式在现代人看来,既不具备公平性,也不具备民主性,但法国的自由民主思想在印度还是得到了广泛传播,那些在英属印度活不下去的印度人常常会选择逃到法属印度生活。

法国人“润物细无声”的殖民统治,曾经一度让印度人没能真正重视过法国的殖民问题,因为当时英国等国暴力的殖民方式让印度热能更加接受不了,也更加直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法两国的本地力量被德国牵制,本国损失巨大,纷纷放松了对殖民地的统治,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损严重,印度趁机发动独立战争,逼迫英国承认独立。

英国果断撤离印度后,法国作为一个在印度名声较好的帮助者,却迟迟不愿撤离印度,这样又当又立的行为让印度人终于觉醒,法国的温和只是为了更好的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

于是经过七年的拉锯战,法国才最终撤离印度,回到自己国家,宣布印度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在和英法、葡萄牙西班牙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印度建立了一种独特的自信心。

在说这种独特自尊心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印度在中国面前是一个什么形象,印度经常将自己和中国进行对比,并积极抢占亚洲大国的地位,单方面将中国视为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印度看来,垃圾遍地的孟买远比中国的东方明珠上海要发达得多,他们认为自己国家远比中国武力值更加强大,更加文明。

那这样的思想自觉是怎么来的呢?

3

印度在近代,沦为大国博弈牺牲品,但对此不以为耻。

在国际上,流传着这样一个传闻,没有任何一只蜥蜴可以逃出印度的魔掌,印度有着历史悠久的强奸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4月15日,环球时报报道了一则新闻,印度四名男子在虎园强奸了一头孟加拉蜥蜴。这些人被摄像头拍下罪行,印度将四人判处7年有期徒刑,比强奸妇女判的严重多了。

印度为何总出现一些让世人震惊的新闻?这还得从印度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说起,长年的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了很深的文化烙印。

印度独立后,慢慢变得强大,但总是将中国视为其眼中钉,肉中刺,这件事曾经作者一度特别奇怪,但一位印度网友的回复让作者突然顿悟。

有位网友在网络上发问,为何中国总是不将印度放在眼里?下面众多中国网友从各种角度解释,我们之所以不和印度打仗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分析,从人文、军事、政治、文化等角度详细的分析了一遍原由,但抵不过印度网友的神回复:“中国就是看不起印度,要不然他为什么不侵略印度,为什么不把我们当作殖民地。”

这位网友的回复看似让人觉得无厘头,但背后还真的有一些道理,世界上的大国就那么几个,大国通过直接展示自己的武力值来显示自己国家的强大和自信。

但世界上可不是只有大国,也有很多的普通国家,甚至是小国,这些国家不管是军事还是经济、政治都没法和这些大国相提并论,但小国也需要国家荣誉感啊。

小国的国家荣誉感怎么来呢?有些是通过自己的文化,有些则是通过依附大国,印度恰好二者都占了,印度自身的文化就是对佛教和种姓制度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对大国的认可以一种非常扭曲方式表现出来,一方面他们坚信印度有着好风水,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印度地方好的展现是有能力的大国都想在印度分一杯羹,侵占一下这块地方。

印度为何会形成这么扭曲的认知呢?和其长久的种姓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西方国家努力在印度宣传自由民主,但从未有人真正以文明传播者的姿态,改变印度的文化。

印度带有强烈阶级属性的种姓制度,让印度人处在一种极为分裂的态度中,一方面他们认为高种姓就是比低种姓优越,低种姓会“污染”高种姓的血脉。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学习着自由民主的思想观念,于是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和犹太人有些类似的上帝选民的感觉,认为不是种族之人,都不配与之相提并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犹太人信仰犹太教,认为犹太人是上帝的宠儿,自己在人世间受苦,死后就可以回到上帝的怀抱中,成为上帝最忠心的子民。

他们在坚信自己是上帝选民的同时,坚信世界上的其他人都该死,认为自己是女娲捏出来的,其他人都是女娲甩出的泥点子。

这群常年被大屠杀的犹太人心,安理得的喜欢到处告黑状,出卖收留他们的朋友。中国曾经收留过犹太难民,犹太难民对此的做法是,将城门大开引进侵略者。

让侵略者将中国人屠杀了哥遍,希望展露中国的领土,供自己居住,因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其他人就该为他让路,哪怕他们杀人放火,哪怕他们恩将仇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犹太人眼中,自己是高贵的,别人是低贱的;在印度高种姓人眼中,自己是高贵的,低种姓人是低贱的。

在犹太人眼中,出卖那些好心收留他的国家的人是正义的,因为他是上帝的宠儿,所以其他国家的人收留他是不够的,应该献上自己的国土,杀了自己国家的人,为其腾地。

在印度高种姓人眼中,自己是和佛祖离得最近的,血统纯净且高贵,低种姓人活该为他拼死拼活,他们天生就该赎清自己的罪孽,也不知道有啥罪孽,但就是得赎罪。

这种类似的宗教特征,让人害怕,试想如果生活在印度,不幸成为一个低种姓的人,唯一能安慰你的,便是这辈子受苦,下辈子投胎成高种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无法接受文化教育,让低种姓的印度人无法奋起反抗,他们没有办法和有组织有文化,有武力的保护的高种姓对抗,他们没有武器,思想和武力都没有。

于是在极端压抑下出现了强奸文化,强奸那些更加没有反抗能力的,地位更低的妇女。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有个迎娶动物的传统,相传这辈子作孽,只要娶一个动物为妻,就能保证自己这代的繁荣昌盛。

于是在印度和各种动物结婚是常态,比如鸡鸭,鳄鱼等等,这种有钱人娶动物的习俗,在低种姓看来是个体验高种姓生活的好办法,比如强奸国宝——孟加拉蜥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该是澄清吧,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