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祚庥院士实在。

面对今日头条群发式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你对中医的看法”,何老说“我已多次说了,只有10%的精华可以吸收到现代循证医学体系里面。

言外之意,90%的中医内容都是垃圾,是糟粕,应该被摒弃。

其实何老早在2014年跟张功耀等人在上海组织反中医联盟时就提到了“中医只有10%是精华”这样的观点。

何老作为科学家,其实难免会有一种科学家才有的我执。

总觉得科学能解释万事万物。

对于中医这样介乎文化、医术及生活方式的综合技艺,也想用现代科学那一套去批之论之。

用何老的原话,他最受不了的就是中医中的阴阳五行学说。

但是假如把这个也给抛弃了,那中医师跟街头按摩小妹还有什么区别,只能捏捏疼痛的筋骨和肌肉了?

何祚庥院士的原话:“阴阳五行毫无道理,什么心属金,肝属木等等,这跟金木水火土有什么关系?一点看不出来。所以我们说这个是伪科学......

何老的这套说法,让中医界苦不堪言。

因为确实很难用现代通行的科学范式,来把心肝脾胃肾与金木水火土的对位关系及其意义阐述出来,只能说,古书上是这么写的,师傅是这么教的。

但是从流传时间来看,中医在中国已经有了数千年,现代科学才发展了几百年。

让几千年的毛茸茸的事物去迎合现代科学的框架,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中医的精华就被科学之筛给筛的毛都不剩了。

何老对中医有困惑,于是也就可以理解了。

关于中医理论中的对位,我觉得这个跟中国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模仿有关。

根据李劼的说法,中国文化的两个源头一个是《山海经》,另一个就是《河图洛书》。

后者大概跟中医理论有相似的指向,你问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对位,他只能说,这就是他看见的。

正如禅修及其它宗教训练方式,如果想入门,第一步要先“无我”,把自我丢掉。

但是对于科学家来说,假如自我都没有了,还怎么去观察,还如何叨叨叨,如何写论文出成果呢。

由于内在体系的不同,导致科学界很难接受中医的体系,最多只能用个什么“中药或许包含植物小分子RNA”之类的说辞,来勉为其难地把中医纳入麾下。

其实,不得不承认,这些年,尤其是疫情三年,一些人和事把中医的名声搞臭了。

肯定有名医大医,但是非常难找。

如果中医跟赚钱挂钩,在产业化的利益驱动之下,这个是否偏离了中医“一人一方”的初衷,值得商榷。

名医难求,庸医充数,或许才是当前中医界最大的问题。而不是何老说的“阴阳五行”论都是假的。

关于何老对于中医的抨击,不由得让我想起老舍先生写过的一篇短篇小说《断魂枪》。

沙子龙收的这一群徒弟,没有一个能入他的法眼,所以他宁可一个人在大晚上对着月光耍,也要“不传”。

为何不传,怕徒弟吃不消,怕学成三脚猫,玷污了五虎断魂枪的美名。

或许中医亦如是。

顺便补充一下,除了何祚庥院士外,别的著名人物也有关于中医的武断看法。足见世人对中医误解之深。

陈独秀:不解人身之构造,不事药性之分析,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其术殆与矢人同科。杀人以中医与弓,有以异乎?

鲁迅: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梁漱溟:中国说有医学,其实还是手艺。十个医生有十种不同的药方,并且可以十分悬殊。因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药,都是没有客观的凭准的。

严复:其例之立根于臆造,而非实测之所会通。听中医之言,十有九误,切记切记。

孙中山:予平生有癖,不服中药。

郭沫若: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