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今年56岁,随着更年期的到来,张阿姨经常觉得身体乏力,浑身都不得劲一样,偶尔还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周围的邻居朋友也说她看起来没有精气神,张阿姨只能拿睡眠不佳当借口。不过张阿姨确实在睡眠方面有些问题,躺在床上很久都难以入睡,睡着后又在凌晨醒来,即使白天再怎么辛苦,在夜晚也依旧不能睡个好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阿姨试图改变现状,去药店买了各种保健品,还有安眠药,吃了几天,效果并不明显。这天,张阿姨在刷手机时看到一篇文章,标题上写着“8小时睡眠论可以解决一切身体不适”,文章中出现了跟张阿姨类似症状的“病友”,声称经过一段时间的“8小时睡眠论”,不适症状已经消失,整个人都很有精气神。

8小时睡眠论很多人都提过,睡足8小时是睡眠基础,可以保证身体健康,所以张阿姨并不认为这是虚假宣传,毕竟没有花钱,也不存在被骗。于是张阿姨开始每天要求自己睡够8小时,即使夜晚的时间达不到8小时,也会用白天的时间找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了半个月后,张阿姨的情况并未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精神不佳,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白天干活也心不在焉,没有力气。张阿姨的女儿看她情况越来越严重,怕是生了疾病,立马带着张阿姨去了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医院,医生询问了具体情况,待张阿姨交代清楚前因后果后,医生无奈地说:“谁告诉你‘8小时睡眠论’是对的?这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啊。”为了排查疾病,医生开了相关检查,所幸结果出来并未发现张阿姨有任何疾病发生。针对张阿姨早前出现的症状,医生推断是更年期激素影响所致,但不适症状加重很有可能就与这“8小时睡眠论”有关。

医生再次说明:“阿姨,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因此你所了解到的‘8小时睡眠论’并非正确。睡眠时间的长短还需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身体才会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阿姨似懂非懂,只知道8小时睡眠论是错的,那到底每天睡多久好,张阿姨还是很困惑。针对张阿姨提出的困惑,今天这篇文章就一起来深入了解,“8小时睡眠论”是错的吗?,像张阿姨这种年龄在55岁以上,每天睡多久才好?

一:“8小时睡眠论”是错的?

睡眠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和在意的问题,因为良好的睡眠能消除白天工作带来的疲劳,使其精神充沛,良好的睡眠还促进小儿生长发育,除了身体得到休息外,机体代谢及各个器官也在养精蓄锐。

但很多人还存在着睡眠障碍,《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调查中显示,我国有三亿多人存在睡眠障碍。中国睡眠研究会也曾做过一项调查人数达十万人的研究,研究表明有83%的人存在睡眠问题,其中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多梦、失眠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睡眠问题有很多,但很多人仅仅只拿“是否能睡够8小时”作为评判标准,如果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说明睡眠质量好,反之则差,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相信“8小时睡眠论”,使之成为了大众适用的推荐睡眠时间,这无形中给很多人增加了睡眠压力,一旦没睡够8小时,心里会冒出“岂不是白睡了的想法”。

睡眠时长固然重要,但深度睡眠的时长不够,也就是睡眠质量不佳,即使睡更久,也同样会起反作用。人体在入睡后会经历几个从浅到深的睡眠周期,其中最后经历的深睡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就属于深睡眠期,通常一晚上深睡眠时长会达到2小时,深睡眠时间充足,才能提高睡眠带给我们的好处。

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自身情况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不同,会让人们对睡眠时间的需求不同,有的人睡五六个小时足已,第二天精神百倍,而有的人睡八九个小时依旧睡不醒,没有精神。去让每天睡五六个小时的人开始实行“8小时睡眠论”,睡眠时间过量,这就是睡眠带来的压力,从而出现像张阿姨那样适得其反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仅是短期出现的不适症状,错误的睡眠还会引发多种疾病,增加患疾病风险。美国加州大学药学院和美国癌症学院联合做过一项研究,通过对一百万实验者长达六年的研究,研究表明,每天只睡6-8小时要比每天睡觉时间超过8小时的人死亡率低,其中睡眠时间在7小时的人群死亡率最低。

日本长崎大学和大阪大学也联合做过一项研究,研究对象为四万多名40-71岁年龄段的中老年人,研究时长为5年,研究结果表明,与每天睡眠时间为7小时的人群相比,每天睡眠时间为8小时的人群其老年痴呆患病率提高了6%,每天睡眠时间为10-12的人其老年痴呆患病率增加了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大家所推崇的“8小时睡眠论”因人而异,它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我们应先了解自己的睡眠需求,不要盲目尝试对身体不利的行为。既然“8小时睡眠论”不可行,那么55岁以后,每天睡多久才好呢,接着往下看。

二:55岁以后每天睡多久好?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研究了多种睡眠情况,对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给出了最佳睡眠时长。研究表示,18-64岁的成年人,每晚应该睡7-9小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应该每晚睡6-8小时,因此要说55岁以后每天睡多久才好,需要根据年龄段来区分。不过多项研究出来的最佳睡眠时长不是硬性要求,还得因人而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睡眠时长过长不利于身体健康,同样要引起注意的是,睡眠时长过短也会增加多种患病风险。比如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增加阿尔兹海默症患病风险,《自然通讯》中有一篇研究表明,睡眠时长低于6小时,其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提高1/3。

睡眠时长过短还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睡眠》杂志刊登过一篇研究,研究表明与平时相比,睡眠时长突然减少,情绪也会发生变化,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长期以往,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也容易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睡眠不足还会直接增加患癌风险,熬夜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A类致癌因素。由于睡眠不足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体内炎症因子增多,从而导致癌细胞“乘虚而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多多少少知道熬夜,睡眠不足带来的危害,但大家不引起重视,疾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不会采取措施。当然部分人由于工作原因不得不熬夜,有些人则是各种睡眠障碍问题,想睡个好觉,却没办法睡个好觉,那么如何让自己睡个好觉呢,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采取这些措施。

三:如何让自己睡个好觉?

在睡眠环境方面我们可以做出一些改变,比如光线的照射,及时关灯,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很多人有入睡前看手机的习惯,这其实不利于睡眠,看一些使情绪波动的视频文字等容易出现睡眠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室温也可以调节至更合适的温度,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团队做了一项研究发现,室温调节至14-15 °C,有利于体内葡萄糖水平的代谢,身体舒适,更能促进良好睡眠。

其次我们要养成按时入睡的习惯,在这个时间前做好入睡准备。很多人经常说自己生物钟乱了,导致睡眠障碍,这也是一方面,养成良好的生物钟能提高睡眠质量,

白天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30分钟左右为宜,午睡时间太长会导致出现夜晚失眠的情况,并且午睡的时间也不能太晚。白天可以增加一些体育运动,适当的运动消耗,更有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还有情绪方面的影响也要尽量减少,白天情绪不佳往往会带入到夜晚睡眠中来,这也会导致睡眠质量的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经常出现入睡困难、多梦、失眠等睡眠障碍,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建议去专业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部分人群自己去药店买褪黑素、安眠药等产品,容易产生耐药性,还有可能对身体产生其他副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小时睡眠论”是不是错的?我们通过张阿姨的例子已经得到了答案,55岁以后,步入老年阶段,老年人易早醒、失眠,睡眠质量不佳,每天睡6-8小时为宜。不过每个人自身情况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身需求做出睡眠时长的调整。

睡眠时长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都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对身体不利,因此我们要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多采取一些促进睡眠质量的措施,睡眠问题不容小觑,睡得好,才会身体好。

参考文献:
[1]耿兴敏,.改善睡眠质量意识 你才能睡好觉[N].中国妇女报
[2]代小佩,.专家:警惕常见睡眠认知误区[N].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