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亚军张恒远去世了,得的黑色素瘤。看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稍微震动了一下。

应该是几年前吧,在一个音频节目上,忘记是什么了,主持人邀请了张恒远一行从好声音出道的学员,谈谈参加好声音是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的。

好声音虽然办的越来越水了,但是毕竟已经办了太多季了,张恒远是以“师兄”的身份参加访谈的。

我印象里张恒远说,他过去在深圳酒吧唱歌,一晚上有几百,参加了好声音得了亚军之后,一晚上就有一两千了,反正是再也不愁接活了。

当时我对好声音的理解就是,好声音能把一个普通酒吧歌手变成一个有名气的酒吧歌手。也仅仅是这样了。

但是从我个人的趣味上,我对张恒远的歌不是很感冒。

主要是他在决赛时跟蘑菇头李琦PK选的那首《追梦赤子心》唱的太一般了。

其实更让我不大感冒的理由是,《追梦赤子心》也太迎合好声音的主题了。这样很追梦的歌曲,太苦大仇深,太底层逆袭,要通过声嘶力竭飙高音才能赢,一副胸口碎大石的气势,势必要一曲走出大山。这种表演形式,一直让我很有压迫感,挺累的其实。

02

我理解中的音乐,虽不至于靡靡之音,但是起码不能让听众觉得很累。这种累不仅来自于歌手声线的压迫,主要还是歌曲歌词内容所带来的。

好声音这样的节目以来,都给人一种浓浓的底层逆袭之感。

参加好声音海选的歌手,基本上都有一个很苦的故事,然后通过热爱音乐,才一步步走到了现在。

汪峰老师很喜欢问“你的梦想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我好奇为什么参加节目的选手,没有一个说出“我的梦想就是躺平,就想天天做梦,不上班”,或者,“我的梦想是进体制,有个铁饭碗”,或者“我没有什么梦想”之类的话呢。

一副星光大道的派头。

后来看了荷兰好声音,美国好声音,发现全球都是一个尿性后,这种感觉才逐渐释然了。

一个人,活的很苦,但是依然热爱歌唱,这样的故事,谁不喜欢呢,谁不热泪盈眶呢。

有个更有意思的现象,可以拿出来跟各位讨论。那就是中国好声音的选手,平均唱功都比超女、快男要强不少,但是真正出圈的,似乎也只有梁博、周深几位,一个巴掌数的过来。而超女、快男打造的明星远超好声音。

而梁博和周深之所以能走出来,我想,出了两位天赋过人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两人性格比较单纯,单纯到可以无视好声音游戏规则的地步。

这个可能才是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初心。

03

关于张恒远,《世纪人物》这个杂志在2013年第10期发表过一篇《张恒远:曾经让父母很没面子》。

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张恒远在深圳当流浪歌手的时期,遇到一个“叫周成的湖南人,是搞设计的,他给了我50块钱,他说他以前也喜欢搞音乐,但是没有像我这样坚持。”

这句话给了张恒远很大的鼓舞。

假如没有周成给的50块钱,张恒远以后还会不会走向歌手的道路,会不会参加好声音,这些都不好说。

那会,张恒远身边的女朋友也鼓励她多参加比赛,只是张恒远后来怎么跟她分手了,又是怎么在去年疫情的时候,跟同一届的毕夏结了婚,还有了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这些命运流转的事,几句话难以说清,可能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但是从张恒远和毕夏出道后的音乐作品和俩人的演艺经历来看,确实是比较平庸,没什么存在感。

张恒远的音乐风格太受到好声音以及导师汪峰的影响,以至于变得太中二了。看歌名《卑微的荣耀》、《大闹天宫》、《年轻的战场》就不难发现这一点。

这也是好声音学员的通病和硬伤:唱功有余,文化不足。

毕夏经常拍点音乐短视频,也就那样,偶尔上个电视,但是也没什么影响力。

有时候汪峰开演唱会了,可能会带带他俩。

前些年,又传出张恒远的造型开始走所谓的“硬汉”路线,可能要拍电影了,但是一直也没什么动静。

然后就是张恒远跟毕夏结婚了,好像毕业了很久的同学,突然遇见,发现对方怎么这么顺眼,就成两口子了。

好声音就有这样的魔力,不仅能让热爱唱歌的人赚更多的钱,还能改变人家的人生。

张恒远,是从贵州出来的音乐人,性躁动,喜摇滚。去深圳,尝尽冷眼和鼓舞,能在酒吧的闹声中歌唱,养活自己。上了好声音,屈居亚军,之后没什么大的动静。师从汪峰,可就连汪峰自己也才华渐去。想来,或许今日已不是一个做音乐的时代所致。唱过追梦赤子心的贵州男人张恒远,回到了故里,心也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