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养不教父之过,孩子刚出生,是善良的,是一张白纸,会长什么样子,是成材还是不成器,是孝敬还是不孝,是善良还是邪恶,是乐观向上还是消极自怨,都跟父母的教育有直接关系。

你教育好了,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也不溺爱儿女,要求他们有出息,自食其力,有感恩之心,你老了之后,儿孙自会善待你,让你的晚年生活有个保障。反之,你自己当父母当得一塌糊涂,儿女不孝的时候,你控诉他们,旁人知道了你这个父母做的事情,可能会觉得你是咎由自取,恶有恶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视剧《知否》里,活得通透的孔嬷嬷说过:“儿女众多的人家,父母要一碗水端平,才能家宅宁静。”

有的家庭儿女众多,依然可以做到兄友弟恭,哥哥姐姐爱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尊重哥哥姐姐,父母老了之后,儿女都尽职尽责孝敬父母,不会互相推脱,而有的家庭兄弟姐妹之间不但无法和睦相处,还反目成仇,手足相残,对待父母的养老责任更是互相推诿,到了最后,谁都不肯孝敬父母,父母的晚年生活也不会太好过。

儿女之间是否可以和睦相处,是否会手足情深,互相扶持一辈子,关键也在于你怎么处理与儿女们的关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二,我今天打算把妈接走,给妈养老送终。爸走的时候,我因为离家太远,工作耽误,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一想到这事,我心里就难受,就觉得自己不孝,你就把孝敬妈的机会让给哥吧,你照顾好自己和老婆女儿就行了。”

“别啊,哥,妈给我带了女儿十四年,为我操碎了心,我以前不成器,不懂事,让妈吃了不少苦,现在,女儿长大了,嫁人了,我有时间了,该好好孝敬妈。老婆也说了,想把妈接过去养老呢!”

听到两个儿子为了给自己的养老的事情争论不休,赵阿姨感到欣慰,而亲戚朋友听说了之后,既为赵阿姨感到高兴,觉得她这些年为儿孙操的心没白操,也感到羡慕,羡慕她教子有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赵阿姨今年73岁了,虽然她平日注重养生,锻炼身体,饮食规律,但是,她毕竟劳累了大半生,尤其是从51年前嫁为人妇后,就一直在为儿孙操心,因此,身体还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变得越来越差,腿脚不利索了,血压也很高,其他器官也频繁出毛病。

前不久,赵阿姨住院了一段时间,医生建议她身边最好有亲人,以免出现了不测没人及时送医,亲戚把医生的话转达给了赵阿姨的两个儿子。

小儿媳妇知道了之后,立马跟工厂请了假,赶回了老家,去医院伺候赵阿姨,小儿子随后赶到,夫妻俩苦口婆心劝说赵阿姨跟他们走:“本来,我们想回来的,可是,我们想着回来也无事可做,我们才五十多,总不能回老家打牌度日吧!我们租套大点的房子,我照顾您,老吴赚钱,也够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赵阿姨不想麻烦小儿子和小儿媳妇,觉得他们在外打工二十多年,也吃苦了,他们养老金不高,只够基本生活开销的,赵阿姨希望他们多攒点儿钱,为孙女分担压力。

“妈,丫头也多次跟我们说,希望您跟我们住,别一个人在老家了,她不放心。什么叫作麻烦我们啊?当初,丫头才四岁,我们夫妻俩就出去打工了,一年才回来一次,全靠你跟爸照顾,我们不也麻烦您了吗?”

赵阿姨住院期间,小儿媳妇又是寻医问诊的,又是亲自给婆婆擦洗身子,还医院家两边跑,给婆婆煲汤做饭,却从未抱怨一句,一直乐呵呵的,时不时给赵阿姨讲一些老公和女儿的近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赵阿姨的病友看到了之后,很羡慕,夸赞小儿媳妇孝敬,比亲女儿都要贴心。

“不是我孝敬,是婆婆比我妈还亲。哎,我妈重男轻女,偏心眼,压根没把我这个女儿当回事,就不说她了。要不是婆婆妈,我跟我姑娘也不会过得好。”

赵阿姨的小儿媳妇也是本地人,21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嫁到了赵阿姨家。为了给小儿子娶妻,赵阿姨借遍了亲戚朋友,掏空了积蓄,才给得起亲家要的彩礼钱。

赵阿姨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学习刻苦用功,不负众望,考上了大学,去了城里,在那个年代,大学生含金量还是蛮高的,大儿子自然拥有了不错的前程,还娶了一个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的姑娘为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小儿子脑子没有哥哥聪明,也没有哥哥用功,考了两次也没考上,只好回家种地,日子过得十分糟糕。

为了帮小儿子改善生活,赵阿姨夫妻俩留在了老家,又是帮忙下地干活,又是给小儿子夫妻俩寻找出路,为了打消小儿子夫妻俩的后顾之忧,赵阿姨与老伴精心照顾了孙女14年,将其由一个小女孩养成了重点大学的大学生。

“哥嫂多次想接爸妈走,爸妈都为了我丫头,留了下来,听丫头说,她上高中的时候,十点半才下晚自习,爷爷每天都等她,给她做夜宵,睡得比她晚,起得比她早。爸妈的恩情,我一辈子也报不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可是,有一位亲戚一直觉得赵阿姨很傻,不是个合格的母亲,只因他认为,赵阿姨如果真想让小儿子过上好日子,就该去找大儿子帮忙。

“以你大儿子的收入,还养不活弟弟一家3口吗?以他们的人脉,还不能给你小儿子找份工资高、干活轻松的活计吗?亲戚朋友找你帮忙,让你跟你大儿子开个口,走个人情,你不干就算了,连小儿子你都不帮他,这妈也叫作合格?”

听了亲戚的话,赵阿姨气不打一处来,把他骂了回去:“我大儿子吃你家一粒大米了,凭什么要帮你走人情?你提的什么鬼屁要求?要是我儿子帮了,工作还保得住吗?至于小儿子,他过得不好,是我这个当妈的没教育好,对他不够狠,没好好督促他读书,是他不努力,跟我大儿子有什么关系?他不欠弟弟的,凭什么要把自己辛辛苦苦赚的血汗钱白送给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有困难妈帮你,但不能打哥哥主意。你哥哥能赚大钱,那是你哥哥寒窗苦读十几年换来的,是你哥嫂天天加班换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

事实上,大儿子也不是没帮忙,小儿子夫妻俩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大儿子介绍的。虽然赵阿姨着重帮小儿子一家,没帮到大儿子太多,但是,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对赵阿姨拎得清的态度十分满意,也十分孝敬。

“最终,还是他哥哥赢了,因为孙媳妇有了,妈去看曾孙子了。我跟他们说好了,要是妈不舒服,要及时跟我说,我一定去伺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罗素说:“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兄弟姐妹之间之所以会为了一个玩具发生矛盾,产生怨怼,不是因为他们多想要这个玩具,这个玩具有多好,而是因为这代表着父母的态度。

他们要的不是玩具,而是公平,是父母公正的爱和呵护。若是父母能一碗水端平,用实际行动告诉子女,父母对你们的爱是一样的,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纷争。

你若是一碗水端平,儿女之间的贫富差距依然很大,那么,过得差的只能承认自己技不如人,不能兄弟姐妹努力,让父母操心了。可是,若是你偏心眼,他们只会觉得不公平,觉得兄弟姐妹抢了自己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