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估计很多朋友会很有共鸣。书名叫做《毫无意义的工作》

前阵子,刷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外国新闻,说的是前些年,西班牙水务局一个公务员,在工作中老是和上司想法不对路,觉得这破班上得实在没意思,就任性地翘班了。

为了不被人发现,这哥们两头瞒,和水务局那边说自己调动,现在被市政当局管着;如果有市政当局的人来找他干活,他又说自己是被水务局管着的。除了必须参加的场合,其他时间人家就宅家里研究哲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你猜怎么着?他这一宅就宅了六年,也就是说,他成功逃了六年的班,更不可思议当时,还因为干得久,得了一个奖章。直到颁奖的时候,市领导问他是哪个部门、干啥的,他答不上来,这才漏了馅儿。

这故事够荒诞吧?可它就是实打实地发生了。大家想想,新冠疫情那几年,好多公司因为封控,就让员工居家办公,结果公司运转很好,这说明什么?说明居家一样是可以办公的。

那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后来不延续呢?通勤那么辛苦,为什么大家还要披星戴月往公司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人发现,这居家办公,办着办着,是不是就会被公司发现:公司有我没我都一样,我平时干的活好像也没啥特别意义,那我怎么办?那我是不是以后就得永久居家了?

虽说这是玩笑话,但再看看西班牙这个公务员的故事,说不定还真不是开玩笑。就他那工作,能连续六年逃班才被发现,还被颁了奖。多他一个工作不多,少他一个不少,那他的工作内容还能有什么意义?创造了什么价值?

很多时候,工作有什么价值呢?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大会小会,开个没完没了,做分析做报告做决策,可真要少了你,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在这本书里,作者管这些,统统叫毫无意义的工作

有调查表明,英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对世界没有贡献。而荷兰的打工人更加激进,有40%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根本就没必要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是欧美国家的国情吧?咱们中国的社畜也这样吗?看看这书2022年出了中文简体版后的市场反应,迅速冲上了豆瓣2022年度社会纪实图书的前十榜单。可见,不光是欧美的打工人,咱们国家的打工人看了,也有深深的共鸣。

其实,如果仔细想想,你会发现生活中和工作相关的场景,有些真的很荒谬。

比如说,有的工作越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工作的酬劳就越低。有朋友可能说了:不对啊,咱们一直听到的说法都是,你的收入取决于你创造的价值啊。

但您想象一下,假如这个世界突然消失一批岗位,您觉得,对您影响更大的是楼下的清洁工、医院的护士、电梯修理工,还是律师或基金经理?

答案肯定是前者,对不对?可是,后者赚的钱,却是前者的十倍、百倍,甚至千倍。

而且,更荒谬的是,生活中各种无意义的工作岗位还一直在增加。比如,工厂一旦裁员,最先抗雷的是工人,来指手画脚的中层管理者数量倒是见长。更奇葩的是,这些指手画脚的管理者,没失业、生活体面,却总抱怨自己不快乐。

这合理吗?天大的不合理。既然不合理,为什么还存在呢?上面定制度、定规则的人,难道就看不到问题吗?想知道这一切的答案是什么吗?那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一起来听听本书作者的分析。

1.如何判定工作有没有意义?

什么是毫无意义的工作?本书作者给出的第一个版本的定义,无意义工作就是没什么意义、没必要存在,甚至可能有害的工作。

就连做这个工作的人,都说不清这个工作为什么存在。就比如,之前举例说的西班牙公务员的工作。

其实,不止是西班牙的公务员,很多国家的公务员系统都是一个样。比如几十年前有个英剧,《是,大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里一个内阁大臣,一个行政事务部的官僚,几十集演下来,愣是没看他们办过什么实事。整天各种互相揭老底、使绊子,不光滑稽,还入木三分地讽刺了英国的官僚系统。

不过,在作者看来,很多人一直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觉得问题都在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利润至上、效率第一,肯定不养闲人,也就不存在没意义的工作。

可根据作者的统计,私营部门同样有这个毛病,唯一的不同,就是哪怕是没意义的工作,也有人进行严格的监督。

这就导致,很多无意义的工作不光没用、有害,还常常涉及欺骗和虚构。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做工作的人心知肚明,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对公司也没有任何好处,却不得不假装成有意义的样子,还得特别积极地搞事情。

要不然,这岗位不保啊!就跟有个脱口秀演员说的那样,他在美国工作的时候,上班明明没事做,可每个人都要装作自己特别忙,这叫啥?这就是无实物表演。

所以,咱们这个无意义工作的定义可能还得再丰富一下。那就是,虽然它从客观上来说,就是没有任何意义,但做这个工作的人,出于一些理由,还得假装它是有意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判断一个人做的工作是不是无意义工作呢?别问我,也别问作者。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干活的人心里最有数。

一个人每天到底干了什么,并不在于他开会的时候列了多少条内容,总结得有多漂亮,这些东西,要编总能编得出来。

他的经理、老板,每天要管的东西那么多,也很难真的了解他到底做了什么,创造了什么价值。

就算你是他隔壁工位的同事,你也很难知道他是真忙还是假装在忙,就算他是真的忙,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瞎忙。对这一切,最清楚的,应该只有他自己。

2.做无意义工作的人为什么总说自己不快乐

一些人干着没意义的工作,却甘之如饴,因为拿钱混日子。可是,作者发现,还有更多拿着钱干无意义工作的人,心里却是有苦说不出。

没错,别看他们嘴上不说,心里可能真的不快乐。他们为啥不说呢?因为说出来会挨骂啊。因为一些无意义的工作,虽然有的可能是又忙又没钱,但里头也有很多是有钱有闲的那种。

还记得2022年,有个北京女孩在网上发帖吐槽说:“坐标北京,小外资的助理,月薪1万8,每天的工作就是帮老板约会议、插花、订餐、处理快递等等……每天都在怀疑自己工作的价值,感觉长期下去快废了。”这是在吐槽工作没意义吧?结果网友疯狂吐槽她矫情。觉得快废了?那你辞职,让我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有钱有闲的工作还吐槽?多少人求之不得呢。但是,咱不能否认,有的人是真享受不来这所谓的“福气”。哪怕钱进了口袋,心里也难受。这个现象是有心理学依据的。上个世纪,一个德国的心理学家曾经对婴儿做过实验,发现一个什么好玩的现象呢?

当婴儿意识到自己做的事对世界有影响的时候,会特别的开心。比方说,他动了一下胳膊,发现旁边的铅笔跟着动了,他就会再重复一下之前的动作,发现铅笔又跟着动了。这个时候,婴儿脸上就会露出非常满意的笑容。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婴儿体会到了自己行为的影响力。

这样大概就能理解了,能对别人或者别的事物产生影响,产生异议,那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快乐源泉。人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三分之一在吃喝玩乐,三分之一在工作。要是在工作里,人都没能体会到这种意义感,那就没机会了,更别提什么积极性、创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没有意义感,没有创造力,做无意义工作的人可能还面临一些工作带来的副作用。

比如我们之前提过的,没有工作却假装在工作,没有意义却假装有意义,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可是时刻让人保持演戏状态,很容易就让人精神紧张。

再比如电话推销员,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可能要通过欺骗和施压的方式来促成交易,钱是挣了,可良心在痛。还有一些人,像空姐,虽然工作内容很简单,但要一直保持友善、亲和的状态。可是,谁的生活没点烦心事?谁能24小时都特别的友善、耐心?越是被这么严格要求,就越是会消耗他们的精力,内耗更严重,内心更空虚。

在这本书里,作者管这些无意义工作带给人的负面体验,叫做精神暴力。长此以往,心理是真的要出问题的。

特约撰稿人:Tracy,金融学和管理学专业
编辑:莉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