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痰,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我们平日里所咳吐出的痰液,但实际上,中医中所涉及到的痰,却并非如此简单。广义上的痰,其实又包含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而在这两者中,又有着更加详细的划分,根据寒热属性,痰又被分为了寒痰和热痰,而从性质角度来说,又有着湿痰和燥痰之别。中医常说:“百病皆因痰作祟”,而我们体内所出现的多种“奇怪”病症,几乎都与痰息息相关。

那么,对于因痰而起的疾病,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呢?在这里,就要用到中医里的化痰药了,在中医领域,具有化痰效果的药材其实有很多,比如贝母、瓜蒌、竹茹、桔梗等,这些都是医家常用的化痰良药,不过,若非要在其中加以排名,那么第一要药一定是非这味药材莫属了,它就是半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夏是众多医家公认的化痰好药,同时也是药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中药之一,由于半夏这味药材是在五月生长的,而这个时间刚好是夏季过了一半的时间,因此就被人们叫做“半夏”。我们现在在临床上看见的半夏,其实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直接晒干,就成了生半夏,不过,半夏本身具有毒性,因此在使用前,往往需要先经过炮制,然后才能使用。

半夏虽是一类化痰药,但痰的种类那么多,既有寒痰、热痰,又有湿痰、燥痰,那么,半夏究竟是化的哪一种呢?其实,通过了解半夏的药性我们就可以知道了,半夏味辛性温,故不适用于治疗燥痰,因为半夏的辛热,可能会让痰越来越干燥,如此一来,痰液就更加难以排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寒痰和热痰是可以用半夏的,如果是偏寒的湿痰,那么医家基本上都会使用经典药方二陈汤来缓解,半夏配陈皮,再加上茯苓,起着燥湿化痰之效,这其中的半夏和陈皮也是化痰配伍中最常见的药对。若是热痰,那么则会将半夏配以一些清热的药材,比如知母、黄芩等,进而实现缓解效果。也就是说,除了燥痰不能用半夏,其他情况下的“痰”,几乎都可以用半夏来缓解。

除此之外,半夏还是一个降逆的药材,所谓的降药,就是将上面的带到下面去,因此,如果我们平日里出现了胃中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时,也可以考虑使用半夏来缓解。而提到半夏的这一功效,就不得不说一下这一经典药方——温胆汤了,它是《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代表方剂,也是中医界公认的“十大名方”之一,在温胆汤中仅有的6味中药中,就有半夏,半夏既有化痰的效果,又能降逆,同时,这个方剂里的其他药材,比如竹茹、茯苓、枳实,这些都具有“降”的属性,一个方剂仅6味中药,有4味都是降的,而这也是温胆汤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半夏真是一味非常“有魅力”的药材,无论是燥气化痰,还是降逆止呕,它都效如桴鼓,而只要大家能灵活掌握半夏的奥秘所在,那么或都可以成为使用它的高手。

【本图文由“轩辕岛”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