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邓和平在大马路上捡到一个弃婴为此一生未婚,供她长大成人,读研工作。

2013年的她,面对有钱的亲生父母,毅然决然选择了和养父生活。

甚至为了给养父治病,不仅更换了高考志愿,还拼命努力跳舞,登上中国梦想秀替父筹钱。

如今已经过去了11年,她和养父又过得如何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信息来源于(四川正道文化),2023年03月22日,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生活不易,三口之家

俗话说,麻绳专挑细处短。

随着时间的推移,奶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后不幸去世。

那时,邓雪凤的爷爷早已疾病缠身,为了不增加亲人负担,

伴随奶奶的离开,爷爷选择了自缢。

而姑姑,也在多重打击下,面对如此大的压力,选择了离家出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此,原本的六口之家变成了三口,家庭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到了邓和平的身上。

看到家里的突变,已经上小学的邓雪凤,便暗暗下定决心,

今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一个有用的人回报爸爸和叔叔。

然而就在这时,邓雪凤的亲生父母也找上了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几年的相处,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说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

而亲生父母的家庭情况比自己这好的太多了,看着家中贫苦的情况,

邓和平心中哪怕万分不忍,可也只有“狠心”一次。

“凤仔啊,要不你还是跟他们回去吧!”

在他看来,回到亲生父母那边,邓雪凤能够有更优越的物质条件,未来也将不可限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和平希望女儿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女儿又怎么舍得离开养育自己十几年的父亲呢!

于是,邓雪凤选择了拒绝。当初,亲生父母因为家中子女众多,家庭情况也不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抛下了邓雪凤。

知道这件事后,原本还在两难的邓和平瞬间坚定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绝对不会允许邓雪凤再回到这对不负责任的父母身边。

曾经也有人给邓和平介绍对象,由于生怕后妈对孩子不好,他选择了拒绝。

为了女儿,自己宁愿孤寡一生。

就这样,邓雪凤依旧和爸爸叔叔相依为命,日子清贫却也温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曲舞蹈只为父

在邓雪凤的成长过程中,她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智慧。

她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断追求进步。

同时,她也非常懂事,知道要帮父亲分担家庭的重担。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邓雪凤都表现得十分出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高考那年,为了能够好自己年老多病的父亲,邓雪凤没有听从父亲建议填报师范专业,而是选择了学医。

最终,她被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录取。

大学期间,邓雪凤努力上进,每年都能拿到学校的奖学金,

自己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缓解父亲的压力,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大三这年,命运的苦难再一次找上了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支付女儿的学杂费,59岁的邓和平因操劳过度导致旧疾复发,病倒了。

由于家中贫困,根本无法支付父亲前往大医院的医疗检查费用。

而看着父亲生病时的痛苦模样,在经过考虑后,她决定放弃学业,全力以赴照顾父亲,

并四处筹集资金为父亲治病,所以,她递交了自己的退学申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雪凤的老师郭铭伟在了解了邓雪凤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上报给了学校及有关部门。

在经过商讨后,学校决定开一次特例,将邓雪凤的父亲与叔叔接过来,

单独给了他们一个房间,并让他们在学校传达室工作。

可惜对于邓和平的病情和医疗费用,这些帮助只是微乎其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生活处处充满着希望,后来郭铭伟知晓到《中国梦想秀》这个节目。

他告诉邓雪凤,只要最终票数达到240票,就可以帮求助人实现梦想。

哪怕困难还是很大,对于邓雪凤来说,这是给父亲的病带来了一丝希望,

为了给父亲筹集医疗费,她决定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一段时间,她的确很累,两头跑的她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但一想到可以给父亲的病,这是唯一带生的希望,再苦再累她也咬牙坚持。

表演当天,舞台上的邓雪凤一袭红妆,舞出一曲惊鸿。音乐结束,舞蹈也随之结束。

现场的观众也逐渐被邓雪凤的故事所感动,此时的邓和平,就在台后默默地看着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了大病,已经59岁的邓和平佝偻着腰,心中满是愧疚地看着前台的女儿。

如果不是她,女儿不会退学,也不会来到这座舞台上。

往事的一幕幕,也在邓和平的脑中如同放电影一般呼啸而过。

那个在雪地捡回来的女儿,已经长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在节目现场,赞助企业提出,资助邓雪凤10万元,身为嘉宾的著名演员洪剑涛也表示愿意资助1万元。

邓雪凤对此表达了感谢,还婉拒周立波以个人名义捐助的10万元.

她说,现在只要爸爸的病好,我自己的人生,可以努力去实现。

邓雪凤的故事让现场观众热泪盈眶,她的梦想获得所有人的支持,以300票的满票圆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女

邓和平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一家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都是依靠家中那几亩薄田的收入。

他会利用农闲之余去打零工补贴家用,但是由于患有支气管炎,没法干重活。

自身的家境贫苦以及身体原因,以至于到了36岁他还是孤身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外出回家的邓和平在路途中隐约听到了婴儿啼哭的声音。

走近一看,在雪地里,躺着一个被破旧毯子包裹的婴儿。

邓和平于心不忍,迅速抱起了婴儿,然后往家中赶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望着捡来的婴儿,家中人也是议论纷纷。

毕竟家中本来就已经很困难了,根本没有多余的口粮再去养。

其中反应最强烈的便是邓和平的母亲和妹妹。

望着沉默的父亲,还有对着孩子一直笑的弟弟,邓和平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这时,婴儿的啼哭打断了原有的氛围。

邓和平的心再一次被软化了,不顾其他人意见,坚持要把这个女孩留下来。

看到自己儿子和哥哥如此坚持,邓和平的父母以及妹妹也不再多说。

就这样,五口之家变成了六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以后能更好地生活,在村里教书先生的帮助下,

没有多少文化的邓和平为孩子取名“邓雪凤”,同时第一时间完成了收养的有关手续。

不仅寓意着孩子能够在逆境中涅槃重生,也表达了邓和平对孩子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家人也决定一起把这个捡来的女孩抚养长大。

虽然邓和平的母亲和妹妹反对得最厉害,但是最后还是恻隐之心。

就这样,邓雪凤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一天天长大起来。

她深知家中的不容易,自小便十分懂事,在学习之余也会帮助家里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2014年,因在校成绩优异,她以专业第一保送到了重庆医科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她不仅被评为全国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范,

还被授予了年度“文明使者”、百名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2018年,邓雪凤从重庆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后,又满怀希望和信心来到了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内分泌科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雪凤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她不仅学会了如何面对困境,还学会了如何感恩和回报那些帮助过她的人。

2024年,如今的邓雪凤,在经过时间的锤炼后,早已经成为内分泌与代谢科的一名专业的硕士医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雪凤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孝心和坚韧的故事。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道和家庭责任。

邓雪凤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人,她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