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一部由田今夫导演指导的红色影片《红嫂》上映,感人肺腑的情节一瞬间打动了大江南北的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山东沂蒙地区的老人,几乎都是含着热泪把电影看完的。

影片中最光辉的片段,就是金莉莉饰演的红嫂在危难关头,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奄奄一息的八路军排长“彭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在上海公映后,人们都十分关心一个问题:红嫂的现实原型到底是谁?她现在境况如何?被救下的八路军战士后来怎么样了?

面对诸多的问题,正在台下观影的一位上海市的大领导站了起来。

他告诉众人,自己就是电影中八路军战士的原型,而大娘和他的故事,要从1941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说起……

日军铁蹄下的山东解放区

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加速了对中国东南沿海的全面占领。

令人感到无比痛心的是,当时负责保卫山东省的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渠畏敌怯战,为了保存实力竟然主动后撤,几乎把整个山东省拱手让给了日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复渠

这个重大的战略失误,直接导致后续日军得以兵不血刃拿下山东半岛,进而直逼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

蒋介石对此怒不可遏,于1938年初,直接枪毙了韩复渠这位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

然而,韩复渠的死无法挽救时局,山东人民从此生活在了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中。

就在齐鲁人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一支革命军队在日本人眼皮子下渗透到了齐鲁大地,并紧密团结乡亲们建立起一个个红色抗日根据地,这就是毛主席领导下的八路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八路军的出现,山东一带的老百姓就找到了抗日的主心骨,开始积极踊跃地参加抗日斗争运动。

老百姓发现八路军和以往的国军完全不一样,他们纪律严明且爱护百姓,除了日常作战外,战士们还会帮助当地百姓架桥修路、开垦农田。

这些付出都是免费的,八路军从来没有主动向老百姓要过一口水喝,一块饼吃。

时间一长,老百姓都打心眼儿喜爱这支人民军队,他们放心地将自己的子弟交给八路军,并尽己所能帮助八路军作战。

很多的山东百姓自发成为八路军的情报员,把大量日军和伪军的行动提前勘察后告知八路军。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在就艰苦的时候,百姓宁可饿肚子也要把粮食节省下来,送到前线战士们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姓对八路军战士的爱戴虽然是发自肺腑的,却也实实在在得罪了日本侵略者。

日本人很快察觉到了山东地区星火燎原的抗日局势,于是开始重点布局山东,发动一轮又一轮大规模扫荡,妄图彻底剿灭山东境内的革命火种。

1941年的年底,日军提出了“铁壁合围”的策略,指导山东地界上的前线部队开展扫荡。

他们四面张网,不放过任何一个村庄、任何一条河流,想要彻底把革命武装扼杀在他们的屠刀之下。

而日军首要的扫荡目标,就是素有“山东小延安”之称的沂蒙山区

这里是整个山东省最核心的红色根据地,也是大量八路军伤员养病的地方。

眼看一次次“铁壁合围”的战术对沂蒙山区不起作用,日军再次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改良他们的扫荡战术,最终想出了更加歹毒的“拉网合围”战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当大股日军抵达沂蒙山区后,立即化整为零分散成众多的小股团队,各个小分队之间保持适当的进军距离,相互间可以实现火力支援,同时向着山区腹地纵深推进。

日军显然是有备而来的,白天他们大张旗鼓向山区推进,想要把八路军战士和帮助藏匿八路军的百姓逼到死角,夜间他们则宿营在所有的交通路口和下山干道上,彻底封锁死八路军战士和老百姓趁夜转移的道路。

因此,在最困难的这段时期内,山东的革命根据地受到了极大的破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一个找不到组织的小八路

当年的山东根据地中,有一个名叫庄新民的13岁小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庄新民

他参加八路军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听毛主席的指挥,打跑日本侵略者。

然而,由于年纪尚小,因此部队领导并没有把他派往前线,而是让他负责在山东纵队的后方医院担任看护员,负责警戒和保卫伤病员

起初庄新民很不情愿接受这份差使,他觉得领导是小瞧了自己,所以把自己打发到相对安全的后方,因此还哭着嚷着要上前线。

但是领导告诉他照顾好伤病员同样是立功的表现,同样在为革命事业做贡献。

在领导的点拨下,庄新民终于想通了这一切,随即他调整心态,认认真真地来到“香炉石分所”担任看护员。

也正是这个任命,让他与中国第一红嫂的奇妙缘分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日军常年扫荡,因此无论是医院的伤病员也好,还是医生护士看护员也罢,清一色老百姓的装束,唯一的区别就是头上的帽子。

医生和护士戴着职业帽,而看护员和伤病员戴着军帽

每当有敌人逼近时,八路军战士们便会摘下军帽混到人群中,这样即便遭遇鬼子的部队,敌人也根本就分辨不出来究竟谁才是八路,谁又是平民。

1943年的一天,日军又一次派遣大部队开始发动扫荡。

这一次日军来势汹汹,还派出了战机在天上轰炸。千钧一发之际,香炉石分所的医护人员开始掩护伤病员紧急转移。

原本转移对于当地的军民来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然而这一次却凶险异常。

由于飞机轰炸,四周到处弥漫着烟尘,有些熟悉的道路也被碎石填埋阻隔,老百姓见状开始惊慌失措,队伍的秩序出现了崩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慌乱中庄新民掩护着一名伤病员躲避敌机扫射,结果与大部队走散,彻底失去了联系。

庄新民很快找到了少数百姓,跟着他们翻山越岭,利用地形与敌人展开周旋。

然而,敌人的空中火力配合地面部队四处进剿,分散突围才是最好的办法。

于是庄新民独自一个人踏上了寻找大部队的道路。

可是,经过一天一夜的跋涉,他还是没能找到卫生所和失散的部队,水米未进的他身体已经到了极限,胃病也开始发作。

远处仍旧不时传来炮火声,眼看天色渐暗,他顿时感觉到眼前一片昏天黑地,一头就扎进了草丛中。

不知过了多久,庄新民隐约感觉到耳边传来呼唤声:

“孩子,醒醒吧。”

庄新民艰难地抬起眼皮,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居然身处在一间破庙里,身上居然还披着破棉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这件破棉袄驱散了他身上的寒气,救了他一命。

当他定睛一看,眼前一位慈祥的庄稼汉,正一手拿着热腾腾的玉米糊糊,一手用勺子在给他喂食。

他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一定是这位善良的老大爷救活了他。

老大爷告诉庄新民,自己叫李开田,下山途中看到他饿晕在草丛里,就把他背到这破庙中,庄新民昏睡了将近有4个小时。

庄新民一把抱住老大爷,眼泪刷刷地流。

若不是眼前这个善良的庄稼汉,他或许已经死在了荒郊野岭,或者已经被关在了日本人的监狱里。

庄新民告诉李开田,自己是八路军的看护员,在医院转移途中和部队走散了。

李开田对这名小战士心生怜悯,他告诉庄新民,现在到处都是日本鬼子,千万不能出去送死。

“孩子,以后俺就是你的亲人,你先跟着俺过。”

说罢,李开田从怀里掏出仅剩的一点干粮——地瓜干,塞到了庄新民的手中。

庄新民此时饿地前胸贴后背,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地瓜干就吃了起来。

红嫂一家两度救下革命火种

第二天天一亮,李开田就带着庄新民逃命。

日本人此时已经杀红了眼,只要是躲藏在山洞里或者是破庙中的人,一旦被日寇捉住,不问青红皂白一律当作八路军杀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开田告诉庄新民:

“路上如果遇到日本人,千万不要惊慌,也不要拼命,你就说是俺的儿子,俺一定想办法救你出去。”

然而,他们还是逃脱不了日本鬼子布下的天罗地网。

由于二人是在路上被日军抓获的,所以日本人没有直接痛下杀手。

很快,他们二人被日军带到了一座破庙里,里面还关押着上百名同样在路上被日军抓获的群众。

一名日本军官要求所有人按队列站好,自己则手持军刀,在汉奸的陪同下从中辨认八路军。

然而日本人又不是神仙,看了半天也没看出谁才是八路。于是,那名日本军官开始从队列中随机抓人,现场逼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首先就抓了一个老大爷,逼他指认在场的群众里谁是八路。

老大爷年过花甲,早已是老眼昏花,哪里分得清东南西北,转了半天指着汉奸说这个人是八路,气得日本军官和汉奸都嗷嗷叫。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个日本军官一眼看到了年龄尚小的庄新民,一脚把他踹倒在地,用军刀架在庄新民的脖子上,呵斥道:

“你的,干八路的!死拉死拉滴!”

李开田眼看情势不妙,立即扑通跪地,抱着那名日本军官的大腿恳求道:

“太君,他是俺老汉的儿子,还是个孩子呢,怎么可能是八路呢!”

一旁的汉奸看这爷俩不像是八路,便劝日本人不要浪费时间在这里,赶紧去追击八路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军官一听有道理,“咣当”一脚踹开了李开田,说道:

“你们的,都是大大的良民,现在可以回家了。”

就这样,李开田成功救下了庄新民。

可是,二人身上已经没有了干粮,他们只能一路乞讨强撑着一口气,才得以回到李开田的家中。

刚到家门口,身体极度虚弱的庄新民再次饿晕了过去。

鬼子前脚刚从这里扫荡过,整个村子找不出一粒粮食,都被鬼子给抢走了。

眼看着庄新民就要撑不住了,李开田的妻子明德英二话不说,将可怜的孩子背到屋子里,解开上衣将乳汁挤到庄新民嘴里,再次救活了他一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醒来后的庄新民十分感动,不断向明德英道谢。

然而明德英只是摆摆手,并不答话。

这时李开田才告诉庄新民,自己的妻子是哑巴,不会说话,但是为人真诚善良。

明德英看到庄新民双脚已经溃烂,便到附近山头采集了一些草药,用嘴帮他把脓血洗干净,再敷上草药。

而李开田不知从哪里搞来了两个红薯,他们没舍得给自己的孩子吃,全部给了虚弱的庄新民吃。

庄新民看着眼前这一对救命恩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喊出那句一辈子的恩情:

“爹!娘!俺永远是你们的儿啊!”

建国后来自上海的报恩故事

一月过后,庄新民的脚伤已经恢复,日军也已经结束了扫荡。

这时,他把自己想要找部队的心思告诉了李开田。

李开田虽然很舍不得庄新民离开,但是他更希望自己的这个好儿子能够成为毛主席的好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行前,明德英眼含热泪把庄新民的衣服鞋子全部缝补好,把家中能带上的吃的都给庄新民打包好。

李开田抹着眼泪说道:

“儿啊,路上注意安全,如果找不到部队你就回来,我和你娘盼着你啊。”

庄新民刚走出去两步,又转过身来跪倒在地,朝着二老连磕了三个响头,呼喊着:

“爹,娘,革命成功后,俺一定回来看你们!”

幸运的是,庄新民顺利地找到了部队,并跟随大军南征北战,后来还参与了解放上海的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庄新民终于能够腾出手来寻找他的恩人。

于是,他在沂南县邮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找到了李开田和明德英两位老人。

三人阔别多年再次相见,抱在一起喜极而泣。李开田说道:

“万万没想到啊!我们父子二人,还能够在新时代团聚!”

庄新民的亲生父母在解放舟山的战役中牺牲了,因此他萌生了把二老接到上海奉养天年的想法。

他的想法得到了子女的大力支持,于是1956年初,庄新民就把李开田和明德英接到了上海家中,准备常年孝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两位老人始终无法习惯大城市的生活,也不想给已经是厅级干部的庄新民添麻烦。

因此,二老在上海住上一阵后,重新回到了山东老家,甘愿过普通农民的生活。

庄新民此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抽空去看望自己的恩人,每当聊起战斗的岁月,他们都会眼含热泪感慨一番。

令庄新民感到高兴的是,李有田和明德英的子孙中,有3人都紧跟着“大哥”庄新民脚步,光荣地参加了人民解放军。

1995年,明德英辞世,享年84岁。

结语

这位老人一生默默无言,却用实际行动树立起一座拥军爱军的崇高丰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故事不仅被搬上了大荧幕,成就了经典影片《红嫂》,同时也被演绎成京剧《红云岗》,世代传唱。

原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曾经亲切慰问过明德英女士,并欣然题字:

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德英,这位新中国第一红嫂,于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