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做到了!整个过程太有意义啦!”在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刘家邦自豪地展示着他和小伙伴们共同完成的艺术作品,“这幅《清明上河图》是我们40多名同学按照1∶1的比例临摹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光明日报上看到过两则新闻,一篇叫《这些中学生临摹了〈清明上河图〉》,另一篇叫《一场穿越时空的“对画”和“对话”》,讲的是长春市第一五〇中学的同学们临摹《清明上河图》和完成浮雕壁画千里江山图》的故事,那可是我的母校啊!”刘家邦感叹。“我读过新闻后,为学弟学妹们骄傲,也很受启发。我想,我们应该也可以嘞!”刘家邦把想法和老师、同学们分享后,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刘天目为刘家邦的想法点赞,“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又是北宋时期汴京的繁华景象。我们想在近距离的体验中,带着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2024年春季学期一开学,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就发出通知,同学们更是踊跃报名。由于其中大多数同学没有绘画基础,学院还专门邀请了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的5名同学对大家进行统一培训,并提供帮助和指导。吉林大学艺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正康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正康说:“大家想用毛笔在绢布上重现这幅名画的风采,可对于没有绘画基础的同学来说,考验技术,更考验耐心。同学们练习了一两周,才敢在画上动笔。”万事开头难!同学们都觉得这是项“大工程”,心里很畏惧。“多亏了大家彼此打气、朋辈互助,不仅交流了绘画心得,还进行了跨学科的思想碰撞。”刘家邦说,随着画作雏形的初现,大家也越画越起劲儿。作品初步完成后,同学们还想为作品上色。“由于《清明上河图》颜色丰富,调色、上色存在难度,非专业的同学对色彩掌控不好,很容易使画作的整体观感出现突兀。”陈正康说,同学们虽然多次出现失误,但团结一心,丝毫没有埋怨,还通过洗色等方式巧妙地化解了问题。为了让作品精益求精,很多同学在节假日也选择留校,坚持完善画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这次临摹是我们大学生活中难忘的回忆!”历时两个月,看着共同完成的作品,刘家邦和陈正康感叹。“这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和主题团课,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弘扬了中华美育精神,体验到比完成作品本身更重要的精神内涵。”刘天目说,未来,学院将继续把校园文化的舞台留给学生们,让他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