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人民法院

一个有温度的法院微信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报

捷报频传 再获佳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表扬通报,蓬溪县人民法院鸣凤人民法庭被授予2023年度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级表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鸣凤人民法庭深刻践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坚持以家庭为社会治理最小单元,不断突出法庭专业化特征,续写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动家事纠纷末端处置向类案源头预防,实现家事纠纷由“案结事了”向“案结事了人和”转变。2021年至2022年连续两年鸣凤人民法庭被授予“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被授予“全省法院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培树“一个”品牌,

推动家事纠纷化解更温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以“女子诉讼服务队”党建品牌为抓手,持续激发党建品牌引领效应。一是夯实队伍建设,激活团队内生动力。女子诉讼服务队办公室设置在鸣凤人民法庭,现有队员60名,平均年龄33周岁,党员占比32.8%,队伍覆盖全院各部门,活力更足、影响更大。二是立足审判职能,柔性化解家事纠纷。树牢家事纠纷化解“立审执”一盘棋思想,以女子诉讼服务队为依托,年均化解涉赡养、抚养、家庭暴力等案件600余件。三是畅通维权通道,拓宽诉求表达渠道。强化诉讼服务窗口建设,2018年以来为2906名妇女儿童开通维权“绿色通道”,将1937件涉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案件执行到位。2021年,女子诉讼服务队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四川政法先锋”等称号。

建立“四种”机制,

推动家事纠纷化解更高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积极探索家事审判新路径,持续激发家事审判新动能。一是从“专”立足,加快纠纷化解“速度”。以鸣凤人民法庭为家事案件集中审理中心,选拔有丰富家事审判经验、善于做调解工作的法官组成鸣凤审判团队,专司家事审判职能,归口办理辐射面积629.81平方公里的案件。2023年以来审结家事案件1175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至22.43天。二是从“新”突破,找准纠纷化解“角度”。完善《离婚纠纷办案流程指引》,探索实施“情感弥合六步法”,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夫妻财产申报令》《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312份,推动家事审判职能向家庭情感修复治愈转变,家事案件调解、撤诉率提升至2023年的82.95%。三是从“心”出发,挖掘纠纷化解“深度”。充分发挥法官工作站、巡回审判点贴近群众优势,创建从“坐堂办案”到“上门服务”“云上法庭”的家事审理模式,2018年以来开展巡回审判24次,通过互联网法庭审理案件1337件。四是从“护”着手,瞄准纠纷化解“精度”。围绕家事审判特点和需求,优化法庭“家庭化”法治环境。设立“法庭开放日”,积极开展“法治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深入街道、学校、乡村等地开展普法宣传90余次,利用“三微一端”推送法治信息1719条,参与制作法治类广播、电视节目21期,持续强化法治“软”环境。

构建“N+”体系,

推动家事纠纷化解更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汇聚妇联、民政、公安、关工委等多方力量,搭建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平台,1300余件家事纠纷成功化解于诉前,无一例家事纠纷“民转刑”。一是做实机制联动促合力。与县检察院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合力打造“法院+N”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模式。与县民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登记离婚协议司法确认的衔接工作办法》,实现登记离婚涉财产衍生纠纷有效减少。二是做细人员联动促协作。选任2名心理治疗师为家事审判心理专家,持续充实家事调查员、调解员队伍,畅通“家事法官+法官助理+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心理专家”家事审理模式,促使当事人理性对待家庭矛盾。三是做优流程联动促提速。在婚姻登记中心成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在鸣凤人民法庭设立家事辅导室,与鸣凤派出所、司法所搭建家事纠纷“一庭两所”联调机制,推动家事纠纷预防排查在前、修复化解在前,构建“调解先行、诉讼断后”分层递进多元解纷新格局。四是做深阵地联动促保护。与县民政局、妇联联合设立“未成年人权益维护工作站”“反家暴·妇女微家”,与县检察院等九部门联合打造“春芽妇儿权益保护驿站”,成功遏制民转刑案件6起,为8000余名妇女儿童提供法治关爱保护服务。

新征程催人奋进,新使命重任在肩。 2024 年,鸣凤人民法庭将继续围绕 “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举措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题,不断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刘小杰

编辑:综合办公室

责编:潘强

审核:宋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