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居然被抓了,这个世界变化的确太快,让人有点眼花缭乱。都说三十年才有大河东西的变化,这还不到三年,变化也都挺大的。

我现在看了报道,才知道老杨同志,当初为了研发新冠疫苗很拼,不惜以身试药。作为国家级杰出的科研人才,他亲自第一批接种疫苗,并且在9个月时间里被抽了约60管血。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让人感动不已,不知道他后来有没有因此出现贫血的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看来,我觉得自己挺对不起老杨的,因为我到最后也没有接种一针任何疫苗,我家人试图接种也被我粗暴地给阻止了。

我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比较胆小和固执。因为从事投资行业的缘故,也曾经接触过研发和生产疫苗的公司。我记得当年调研兰州生物研究所的时候,一位专家告诉我,一个疫苗正常情况下需要8—10年研发,如果对应的症状比较复杂,甚至需要更长的研发和临床周期。

凭借当时积累的那一点肤浅的疫苗行业知识与记忆,所以我彼时就顽固不化地拒绝接种任何新冠疫苗。

当时我们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啊。街道、社区和公司所在写字楼的物业公司,都反复劝慰我要服从大局,尽快接种,否则我出门上班可能会有影响。孩子的学校,从班主任到年级主任也都在积极做工作,甚至说有可能影响孩子进校园。

不管他们如何转化,我就是坚持不接种。有一次物业所在街道的干部,在电话里和我说了强硬的话。我生气地告诉他们,我已经录音了,说强制迫公民种疫苗是违法的,我要投诉他们,吓得对方赶紧挂了电话。然后很快他们领导又给我打电话,不断地解释道歉,说那位年轻人刚来单位,说话方式和内容都不对,让我千万不要介意。

我也理解街道干部的难处,只要没有强迫我接种疫苗,我肯定也不会去投诉了。所以不介意就不介意。

我不了解外地接种疫苗的政策的情况,我只是感觉特别幸运的是,我是北京人,疫情期间我是生活在北京的。

很多人可能不会感受到,首都的城市管理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看上去威严的架构和肃穆氛围之下,其实各个部门对生活在北京的人,总体还是相对包容和宽容的。

回顾那段时光的经历,我想北京人对北京各个管理部门的宽容,都会有相同的感受。北京干部有一个特点,说话的时候脸色不好,语气也不是特别亲和,京腔听上去的确缺乏亲和感。但是北京干部其实挺有人情味的,不会弄特别不好的事情。至于天通苑那个,要拿人家孩子做软肋的街道干部,我可以说那是北京干部极少数的代表。

所以,北京始终都没有强制老百姓接种疫苗,也没有要求出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的人,必须要接种疫苗。于是我和我的家人,成了少数没有接种的漏网之鱼。

我没有想到老杨同志为了研发疫苗,抽了那么多血,如此的舍生忘死和勇于奉献,所以叫他新冠疫苗之父,应该也不算特别夸大其词吧。当时老杨以身试药,要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故,至少得算工伤,甚至有可能被追认的。所以回想一下,我当时顽固不化地拒绝接种疫苗,真的有点愧对老杨的付出和牺牲了。

只是这么一心为公忘我奉献的高级科研人员也会犯错误,的确让人感觉到有点意外和有些可惜。

这件事情出来以后,还是很受关注,有些舆论还是对疫苗的安全性打带接走了。我个人觉得,对这事啊,大家不要有太多担心。我认为老杨的问题,应该是与贪腐有关的问题,而与疫苗的疗效和安全性无关。个人有问题,未必代表团队有问题,未必代表疫苗有问题。

在过去四年,国际卫生组织和使用了国药疫苗的国家和地区,都没发现国药疫苗存在新的安全性问题,所以疫苗本身还是安全的,四年的验证时间足可以说明问题了。

另外,既然绝大多数人都接种了疫苗了,既然现在一切都还安好,就不如放宽心,把以后日子过好。

还有一点,其实疫苗不是不需要了,反而需要更大的继续投入,需要更加精益求精的长周期研发,需要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基础性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更上一层楼,以便在今后面对新的公共卫生事件以后,能发挥有效和安全的作用。

所以大家都别想那么多了,也别被不明事理的节奏带走了。有事没事,要相信dang和政府。毕竟一个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我们都需要好好地,往事如烟往前看,继往开来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