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最大的软肋之一就是风险投资,必须要尽快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最新的ZZ局会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在中美科技博弈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这个提法很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层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与美国最大的差别或者差距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能见仁见智,我个人觉得差距是风险投资,尤其是天使投资人体系。

中国缺乏系统化的天使投资人群体和运行机制,早期科技创业项目融资太难,而且这两年更难,这一定会成为压制我们科技创新的障碍。反观美国的天使投资人体系,最近几年越来越发达,运行越来越良性,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0pen-AI的迅速崛起,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美国目前天使投资人体系,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天使投资额稳步增长。

从2002年至2022年间,美国天使投资的年度总投资额显著增长。已经从157亿美元上升至223亿美元,其间投资金额的峰值曾经出现在2021年,达到291亿美元。这表明尽管天使投资市场也会面临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但是天使投资人对早期创业项目的投资热情与信心总体是在持续增强。

二、天使投资地从业者数量增加。

美国天使投资人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从业者人数从2002年的约20万增长到2022年的36.8万。从业人数的增长反映出,更多成功的企业家、专业人士以及富人阶层,加入到支持科技创新的行列中。这些人不但愿意提供资金支持,更愿意分享他们的行业资源和创业经验,从而促进新兴企业的发展。

三、天使投资交易数量不断上升。

在美国天使投资良好生态的推动下,天使投资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持续上升。年度总交易投资项目数量,由2002年的约3.6万例增加至2022年的6.23万例,几乎翻了一番。天使投资市场变得更加活跃,使得更多的初创企业能够获得早期融资的机会。

四、天使投资单笔金额小、估值不高

从近期天使投资的平均每笔投资金额与估值来看,2022年美国天使投资的单笔平均金额约为356,650美元,折合人民币250万元人民币左右;天使项目的平均估值为38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600万人民币左右。这体现出美国天使投资的真正特点,那就是侧重于早期阶段,估值不高、投资相对小额、高风险但具有针对性的投资。

这跟我们国内动辄起步就要上亿的估值、数千万资金需求的天使项目相比,显得更加务实和理性。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国天使投资人群体的构成,在发生新的变化。前期美国的天使投资,资金来源相对多元,来自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养老金、大学基金、政府支持和个人投资,构成各类天使基金。管理天使基金的有行业出身的人员,也有投资银行转型的人士。

但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成功的创业者加入到了天使投资人行业。比如OpenAI的创始人奥特曼,就是先创业成功完成了财富积累,然后又去创业孵化器做天使投资,最后选择了AI这个赛道继续创业。这种天使投资人的发展轨迹,在美国科技产业界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给美国的天使投资人群体带来新的发展内涵和价值。

首先是这种多重身份对创业项目扶持能力很强。

在美国,成功创业者出身的天使投资人,一方面具备一定财富积累,另外一方面了解和认同创业活动。相比纯财务投资人,他们的这种多重身份以及身份的切换,不仅让天使投资人群体财力丰厚,也使得这一群体具备较高专业认知能力,能更有效识别有潜力的创业项目,精准提供所需的资源和指导。他们对早期项目不仅仅提供雪中送炭的启动资金,往往伴随对企业的直接参与和资源注入。

其次,这一群体具有强烈的情怀与利他主义。

天使投资伴随着高风险,但这些创业成功的人加入天使投资后,能更好地理解创业风险,并愿意继续承担风险并追求长期回报。他们把成功的经验和积累的财富,继续回馈于创业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鼓励更多创新和创业活动,体现了对创新的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所以,在美国天使投资的确形成了一个向上反馈的生态,这给科技创新创业,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和支持。

天使投资在美国科技创新越来越活跃,在培育独角兽企业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天使投资培育诸多成功创业者,更多成功创业者不断加入天使投资人,强化天使投资人体系的能力,强化了带有“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与情怀,使得这一体系处于向上生长的良性轨道中,推动着整个科技生态的正向循环。

中美科技之争,国内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之一,就是天使投资不足。

目前,国内的天使投资人体系明显很弱,然而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天使投资。

天使投资风险很高,国有资本的属性和机制,决定了不可能指望国资和政府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鼓吹国家资本往风险投资领域布局的言论,就是纸上谈兵和望梅止渴的虚妄之说。

要想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只有积极发挥私人资本以及外资的作用,才有可能提升天使投资的能力和作用。

外资天使投资咱们暂且不说了,这个问题相对比较敏感。推动私人资本成为天使投资,是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

国内的徐小平曾是成功的创业者和知名投资人,在天使投资领域也作出了很多贡献。之后的王小川,王慧文,傅盛,姚颂等创业者,其实也在走天使投资人身份切换发展道路。可惜国内天使投资道路上,结伴而行的队伍并不壮大。

国内太多的创业成功人士,都喜欢选择落袋为安。很多富人在完成财富积累以后,要么放马南山享受生活,要么移民海外远走他乡,继续创业回馈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情不足,这是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仅是个人价值观和情怀缺失的问题,和我们自身的体制和环境也有关系。过去几年,对资本的污名化和认识误区,是影响私人资本投资热情,特别是影响天使投资人体系建设的重要不利因素。要想让资本和成功创业的人继续发挥作用,就要尊重和鼓励资本,尊重和鼓励创业者。这个道理,不知道有关方面能不能明白,不知道很多吃瓜群众能不能接受。

很多人开始创业的时候,都想到要去找天使投资人,估计大家能够感受到,这两年天使投资越来越不好找了。因为国内愿意干这事的人,越来越少了。

还有,那些无脑跟风一边骂着资本,一边还在找资本相助的人,不知道他们是咋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