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距离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全球经济版图上,美元的动向一直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最近,老美超过34万亿的债务问题,让全球市场的目光再次聚焦。面对如此庞大的债务,老美开启了一场全球性的“收割”模式。

而这一次,美元资本的镰刀转向了亚太地区,引发了一连串的市场动荡。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的经济现状。美国的财政收入远远不足以在短期内还清巨额债务的本息,美国的债务已经超过34万亿,光凭他们的财政收入,想还清本息,需要150年。这意味着美国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缓解自身的债务压力。而全球经济的不均衡性,为美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最近,美元对亚太市场的收购行动已经开始。日元、韩元以及东盟国家的货币纷纷遭遇贬值,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日元汇率连续下跌,创下90年来的新低,而其他亚太国家的货币也难逃贬值的命运。这一系列动作,无疑是美元资本对亚太货币体系的一次大规模狙击。

面对美元资本的强势进攻,亚洲经济体系能否抵挡得住?亚太国家是选择联手反击,还是坐等其他国家陷入困境后再去分一杯羹?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欧洲的“收割”已经接近尾声,现在转向亚太,意图在这一地区复制其在欧洲的策略。自俄乌冲突以来,美元加息,欧元走弱,欧洲资本大量流出,美元资本开始寻找新的“猎物”。

亚太地区,尤其是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的股市,在此期间创下了历史新高。

然而,这一切可能只是美元资本为做空做准备。只有将泡沫吹大,才能在泡沫破裂时获得更大的利益。当前亚太货币的集体贬值,不仅仅是因为美元加息,更是因为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抛售。印尼和菲律宾等国的财政赤字、高通胀和高债务问题,使得它们成为了美元资本的首选目标。

美元资本的这次行动是全方位的,涉及股市、债市和汇市。亚太国家面临两难选择:要么保汇率,要么保股市。如果选择跟随美元加息以防止资本外流,可能会导致股市崩盘;如果选择保持汇率不变或降息,本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将不可避免。

无论选择哪条路,似乎都是陷阱。

那么,亚太国家真的无路可走了吗?实际上,破解之道是存在的,但需要亚太国家团结一致。亚太国家可以通过控制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以此来对抗美元资本的收割。美国的致命弱点是通胀,如果亚太国家能够利用自身的工业生产优势,就有可能让美国经济率先崩盘。

但是,亚太国家的团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日本和韩国,他们的经济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影响,要让他们与其他国家合作,几乎不太可能。

对于我们来说,对美元的“收割”早有准备。我们有足够的外汇储备,股市也没有对外资完全开放,再加上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应对这场金融风暴。

当美元资本做空某些优质资产时,我们完全可以伺机而动,与美国竞价收购,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

货币的价值是和实际货物挂钩的。咱们国家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生产国,手里头攥着全球主要工业商品的定价权。说到美元,它现在也就是个参考价值的玩意儿。真正的实力,能让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捡到便宜,而别人想占咱们的便宜,那可不容易。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手头有钱是个好事,现在这经济形势,咱们得稳住,别慌。手里的现金,就是咱们的筹码。等时机一到,咱们就能用这些筹码,换回更多的价值。这就是智慧,也是实力的体现。咱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看准机会,然后果断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