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27日,中国东北部的黄海海面上,一艘中国核潜艇正在执行正常的巡航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秋的黄海风浪不大,能见度良好。突然天空传来飞机的轰鸣,转眼间,两架涂有美国海军蓝底白星标志的S—3A“海贼”式反潜侦察攻击机,飞临中国核潜艇的上空。美机忽而 盘旋,忽而擦过,并投下了声纳探测器。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骚扰,中国核潜艇仍按正常航线前进,但全艇上下迅速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应急准备。由此,发生了中美两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引人注目的“遭遇”事件。

3天时间里,从美国海军“小鹰”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不断跟踪骚扰中国这艘核潜艇。

直到10月29日,中国两架超音速歼击机赶到了现场,加入护航,并向美方发出警告,如再这样无理纠缠,就真枪实弹毫不客气地“往死里打”,美机这才离去。

因这起发生在黄海海域的事件属于军事行动,中美双方一直缄口不语。直到1994年12月中旬。美国《洛杉矶时报》作出首次披露后,国际传媒立即予以了极大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挑起这次事端的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隶属美国海军的太平洋第7舰队,基地在日本的横须贺。事发时,“小鹰”号距现场有几百公里,由它上面起飞的飞机执行了跟踪和探测任务。跑到别人家门口作乱,美方自感理亏,于是竭力淡化事件的严重性,试图自圆其说。

据美国官员称:从“小鹰”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发现了中国的核潜艇,当时这艘潜艇刚刚下潜,但潜望镜还露在水面上,美国飞机首先要做的是搞清它是不是潜艇并确定它的位置,于是才有了跟踪和投放声纳探测器的行动。

美国国防部的官员还辩白说:“当时潜艇处于潜望镜深度,发出很大的噪音。当你执行任务时听到那么大的噪音,你就会赶去看,在发现某个水域有潜艇时,美国和其他大多数海军强国都会进行例行的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14日,美国政府在白宫召开新闻发布会,各国记者就中美此次事件接连发问,美 国国务院发言人麦柯里努力作出一副心平气和的样子,明显在淡化事件的严重性。他竭力想使在座的记者们相信,“这起发生在这一水域的事件是美海军的例行公事”,而且纯粹是“偶然的事情”。但他同时也承认,美国对它在亚洲的安全和利益是十分重视的。

12月22日,中国政府也在北京国际俱乐部松鹤厅举行了记者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陈建就此事件表示,中国政府对此事十分关注,中国希望美国本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互不干涉及履行中美之间三个联合公报的精神,处理好双方关系。

陈建说这番话时平缓而有力,并说今后他乐意把此事的调查结果告诉在座的各位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件发生后,中美双方均作了低调处理。从两国长期合作和共同利益出发,这样无疑是明智的。但西方一些传媒却故意夸大其事。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渲染道:中国喷气式战斗机紧急起飞,对正在跟踪中国一艘核潜艇的美国飞机发出威胁,从而出现了一场军事对抗……这场对抗使人们对于美中正走向一场冲突的担心大大加剧了。

不管怎样,这次事件发生的时间是耐人寻味和容易引起联想的。事实上,美国军方承认, 一年多来美国海军已经与中国海军发生过多次“遭遇”。1994年9月就曾有一艘美国军舰与中国的潜艇不期而遇。

西方一些人出于不良动机,总想借中美间的一点小事兴风作浪,而自己幸灾乐祸,目的不可告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以往人们常听到美国与前苏联、与俄罗斯在公海上发生相互跟踪、对峙的事件,常能看见这两大国的飞机和军舰“比翼双飞”或“并驾齐驱”的画面,这是一种和平时期的触目惊心的无声较量。

显然,一个走向强大的中国正在被他人视为不可忽视的对手。同时有一点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这就是黄海就在中国的家门口,而距美国却是十万八千里,所以这与当年美苏在大西洋、在印度洋上的对峙并不是一回事。

“小鹰”号为美国常规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1961年4月开始服役。“小鹰”航空母舰起初是按攻击航空母舰建造的,70年代后进行了大规模改装,增加了反潜指挥中心和固定的翼与旋转翼反潜飞机,从而成为攻击和反潜多用途航空母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鹰”号上的武器装备齐全,包括先进的电子系统、导弹系统及舰炮,载有80架左右的各型飞机。其用于探测和发现目标的E—2“鹰眼”空中预警机,可同时处理25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多批目标信息。

这次事件中美军所使用的是S—3A“海贼”式反潜机。这种飞机速度快、航程远、反潜能力强并能全天候作战,主要用于对潜艇的持续搜索、监视和攻击。

S—3A在探测潜艇时可使用声纳浮标系统,当飞机投入的声纳浮标着水后,浮标会放出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浸入水中下降到一定深度,并将信息传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平洋上不太平,黄海深处不寂静。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把目光投向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宝库,是各国政治、军事、经济交往与较量的最大的舞台。

从这个意义上讲,1994年10月27日至29日中美海军的“黄海事件”也许是对中国维护海上权益的一种考验。当然,这样的考验如今也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