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大家好,我是土木小生。

是的,文章标题就是我想说的话:后续可能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了,勉强及格、不犯重大错误就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一方面是现在这个行情,这个形势,没有好的项目,想做出彩做出成绩立个功,太难了,劳务不垫资、进度上不去、现场推不动,不是我一个喝茶经理能解决的问题,什么都做不了又什么都要去过问的话,损失的是自己的威信了。

所以不在自己职责范围和管辖范围内的事情,绝不多嘴,之前也因为多了几句嘴、拱了几把火,惹得同事发火,费力不讨好,所以干脆做个瞎子聋子哑巴,做好份内的工作就行。

另一方面,你立了功,功劳也不一定能算到你头上,哪怕算到你头上,除了几句没用的鼓励和表扬,了不起年底再给你评个年度先进个人,发个奖状,有什么用?我要的是升职加薪,要的是钱,懂?

我再强调一遍:钱,收入,才是最重要的,人脉资源、领导赏识、证书学历、工作经验、职位头衔,所有这些职场因素,如果不能体现在收入上,那就没有任何意义,通通都是狗屁,都是虚无。

一方面是想做事但没条件做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另一方面是以现在的形势和公司的效益来说,做了事可能也得不到你想要的回报。

所以,不能说是躺平摆烂,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还是会去做,但不会像以前一样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很多事情操心也没用,反而导致一个事倍功半的效果,最终导致怀疑自己,还是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吧!

2

那么我的主要精力放在哪里呢?主要是三大块:锻炼身体、考证和阅读写作。

首先锻炼身体这块,回想起刚毕业那一年,应该说是那半年,再早一点从读书的时候开始,2016年-2019年末,跑了七场半程马拉松,那时候身体素质嘎嘎棒,运动量上去了,大吃大喝也无所谓,因为新陈代谢快,吃喝进去的都消化了,后来没跑步了,才有了痛风的毛病。

今年还没怎么跑步,主要是体重基数太大了,不能跑,伤膝盖伤脚踝,所以今年上半年主要以节食为主,先饿瘦一点,然后慢慢恢复跑步。

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很怀念当年在马拉松赛道上驰骋的那个追风少年的。

而且我感觉,职场也要,人生也好,拼到最后都是拼个人身体素质了,身体素质好、精力旺盛的人,当然会走得更长久,走得久就有机会。

所以减肥、锻炼身体,被我排在第一位,至于说节食减肥科学不科学,别跟我扯那没用的,我要瘦,我要身体倍儿棒,谢谢。

3

其次是考证。

可能你会觉得考证也是工作,但工作是公司的,证书是自己的,这点我还是拎得清的,以前是没时间静下心来好好看书备考,现在下班了没有应酬,大把时间看书了。

今年的目标就是拿下市政增项,这玩意考了三年了,今年是第四次参考了,再考不过就真对不起自己也对不住各位看官大人了。

考证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跟白天的工作相互印证,但教材里面其实只告诉你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只能达到一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但是对施工单位而言,也够了。

想要达到知其所以然,就得去考结构和岩土了,各种地质分析、受力分析、结构设计,这方面也要了解和学习,但……且留待以后吧。

4

最后是阅读和写作。

我现在感觉自己的思想觉悟到了一个瓶颈期,很多事情好像想通了但又好像隔着点东西,大抵就是小聪明和智慧两者之间的差距吧。

我其实是个很蠢笨很单纯的人,有很多小聪明,但是这些小聪明在领导眼里算不得聪明,人家一眼就看穿了,现在我想把这个小聪明升华到智慧的层次,办法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

读万卷书,只能算是有生之年的目标了,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平时工作中就能做到,只是要注意观察和总结,经过思考之后内化成为自己待人接物的逻辑,这点其实挺难的,因为你的知识水平达不到那个层次的话,你的思考深度也没法满足自己的期待。

读书还是有用的,最近也给自己灌了不少鸡汤,看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天局》(胜天半子那本)、《读书改变命运》(土木专业毕业的清华博士生导师自传),后续可能会以人物传记和历史类书籍为主。

书读得多了,自然就会想写,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有时候是写生活,有时候是写工作,算是一个良性循环吧。

而且通过写作,可以让我链接到更多的大佬,比如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很多观点观念、故事经历,都让我耳目一新、收获匪浅,谢谢你。

5

上述这三项内容,时间上我是这么安排的:

锻炼身体这块,不下雨的话,每天六点下班后去快走+慢跑的形式锻炼一个小时,回来以后息汗、洗澡洗衣服花个40分钟,八点之前回到办公室。

20:00-23:00,看考证有关课程。

中午11:30吃完饭看书一个小时再午睡,白天利用上班时间每天写一篇文章,其余时间用来处理工作上的事情、积累写作素材,基本上是足够了。

暂时就这样安排吧,希望公事少一点,私人时间再多一点,工作及格就行,提升自己为主。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