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曾经和江青一同观看过样板戏《红色娘子军》,为两位交流担任翻译的是唐闻生。这一幕被摄影记者永远定格在镜头中, 许多人也是从这张照片中认识了唐闻生这位“美女翻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身名门

唐闻生的父亲在我国外交史上也是鼎鼎大名,曾担任我国首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因父亲长期在美国工作,故而唐闻生出生在纽约。1952年,九岁的唐闻生随在国外工作了多年的父亲回到了祖国。

唐闻生从小在中英两种语言环境中长大,因而保持有不错的语感,随父亲回国后,还和被誉为“中国红墙第一翻译”的冀朝铸是邻居,唐闻生还认冀朝铸为师傅,从小就获得了不错的英语教育,并且利用三年时间读完了五年的北外课程,被师傅特别推荐给周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闻生进入外交部工作后,就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工作的。在中美关系逐渐缓和之际,许多书面文件都是师傅带着唐闻生翻译的。当周总理第一次见到唐闻生时,也鼓励唐闻生“两年后超过师傅”。

闻生闻死

唐闻生在工作中进步神速,1966年,23岁的她就被选定为毛主席的英语翻译。这让唐闻生心怀忐忑,以至于见到毛主席的第一面时,还差点儿晕过去。好在毛主席临时改变了主意,那次与外宾的见面,不打算讲话了,才让唐闻生度过了第一次尴尬场景。

随着与毛主席、周总理的多次接触,唐闻生也不再怯场了。尤其在1974年,毛主席会见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时,唐闻生更是将毛主席的风趣幽默与渊博知识翻译得淋漓尽致,展示伟人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会见李政道时,并没有先询问李政道关于专业的知识,而是阐述了自己对三段论法的理解,利用唐闻生做例子,讲述了“小前提、大前提和结论”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伟人与科学家之间的距离。

毛主席还在交谈时开唐闻生的玩笑,说,曾经想给唐闻生改名字为“闻死”,但唐闻生嫌不好听不同意。这一玩笑其实与唐闻生的名字来源有关系。当初,唐闻生妈妈生育她时,因超过预产期时间太长而增大了生育的危险性。当唐闻生顺利降临人世之后,她的父母给其起名为“闻生”以示纪念。

勇担重担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打前站。唐闻生就是周总理和基辛格会谈的翻译。基辛格见到唐闻生时,直接称呼其英文名字“南希·唐”,令唐闻生颇感意外。谈判进展顺利,基辛格还拿唐闻生开玩笑说,她可以竞选美国总统了,因为唐闻生出生在美国。

但唐闻生却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而且敢于勇挑重担,还能保守秘密。当尼克松访问中国时,他所带的翻译临时“身体不舒服”,周总理就安排唐闻生顶上。从此也可以看出,周总理对唐闻生的翻译能力是非常信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克松有讲话不按稿件而自由发挥的习惯,这也会令给他翻译的译员很头痛。要知道,在这种关键重要的场合,若是翻译有误,那可是会直接葬送其翻译事业,因而压力很大。但唐闻生就不怕,而且将尼克松的讲话翻译得非常到位,为周总理与尼克松的交流架起了完美的桥梁。

会谈结束后,工作人员整理现场录音,发现唐闻生的翻译没有丝毫原则性问题,而且中文流利、通顺,只需要将现场口语翻译中的个别词汇做微调就能正式发表了,足见唐闻生的英文和中文功底都很深厚。

经过多年的磨练,唐闻生从业务能力上已超越其师傅冀朝铸,与王海容成为毛主席与周总理晚年接见外宾的主要翻译。唐闻生一生成就斐然,曾担任过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今年已经80高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