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并非一个客观且坚固的东西,在所有人眼中都完全一致,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毋宁说是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书籍,则给予我们看待看似稀松平常的现实更为多元和纵深的视角。好的阅读,是对我们脑中司空见惯的常识的挑战。

在日常对话中,“神经病”“疯子”无疑是种强烈攻击。长久以来,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承受着污名与孤立。《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纠正流行认知中的偏见,带领我们走进精神疾病患者真实的世界;著名历史学者冯天瑜先生的遗作《周制与秦制》,则动摇了我们过往对周制和秦制边界的认知:它们之间的区别可能并不如我们认为的那样明确,其关系也不是简单的“替换”“延续”;德国社会学家舍克的《嫉妒与社会》,让我们重新思考嫉妒这种负面情绪所具有的价值。尽管它有很强的破坏力,它却也提供了一种情感的预警系统,帮助人们反复检验社会的各种安排是否公正。今年4月我们选出的16本好书,引领我们看到世界不一样的侧面。

在未来,我们会继续每个月向读者推荐一系列最新出品的好书名单。这份书单由王府井书店、新京报书评周刊联合推出。在选书时依旧坚持了书评周刊“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一贯标准。更多书单的详细内容会在新京报书评周刊与王府井书店的微信平台上陆续更新,同时我们也开始在多个城市的书店对书榜进行了线下的展出(展出信息见书榜后),欢迎读者朋友们关注、前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必向长安:沈周的记忆抽帧术》

作者:金哲为

版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沈周是明四家之首,也是吴门画圣,可谓多才多艺,但他却终身不仕,做了一辈子的隐士。《不必向长安》以名作《卧游图册》为叙事线索,同时结合了《沈周集》《沈周年谱》《姑苏志》等一手资料,于浩如烟海的相关诗文与书画中抽取关键帧,尽可能还原沈周这位明代隐士83年的一生。

《不必向长安》的书名取自沈周《为沈尚伦进士题画》中的“未信长安春似海,归人不及去人多”。在那个身边大部分人都在为功名富贵奔波劳碌的年代,沈周是个特例,选择成为一个敏感而冷静的旁观者,注视着明代中叶三吴之地各色人等的来来往往,成败荣辱,悲欢离合。沈周虽是隐士,却交游广阔,有着相濡以沫的爱情,刻骨铭心的旅行和沉浮乡里的快乐。

沈周细腻又旷达的人生态度,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也有诸多启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不仅让我们更好地领略到沈周的艺术造诣,也让我们得以为忙碌的日常摁下暂停键,跟随沈周体味平淡日常的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

作者: [加]戴维·戈德布卢姆 / [加]皮尔·布莱登

译者:廖伟翔

版本: 万镜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4年4月

‍‍

推荐理由:

在日常对话中,“神经病”“疯子”无疑是种强烈攻击。长久以来,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承受着污名与孤立。要么被视为某种极端的天才,要么被视为随时失控、伤人伤己的怪物。总之,一旦被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便很难获得常人的理解。精神科医生的处境也不比患者好多少,一般人对他们的想象难免参照电影《飞越疯人院》中穿着白大褂的可怖形象。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妄想性障碍、进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都属于精神疾病范畴。现代社会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但多数患者却没有接受过治疗。这背后既有精神疾病污名化的问题,也有精神科医生常被误解、不受信任的问题。加拿大精神病学教授戴维·戈德布卢姆在这本书中,通过全面展示精神科医院的诊疗过程,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当一个人想要寻求精神科的帮助时,能得到怎样的支持?哪些处置方法是不妥当的?

书中诚实地回顾了精神医学的发展历史(的确发生过违背和滥用伦理的作为)、局限,也讨论了治疗方案背后的权衡、人身限制与强制治疗等伦理问题、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医患关系等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虽然近年来,神经科学的研究在脑部影像学和遗传学上大有进展,但目前精神科医生还是无法靠实验室检验或脑部影像,就能确切诊断出精神疾病。他们仍然依赖访谈、观察患者所经历的症状、症候是否重复出现来做诊断。并且需要把这些疾病分类准则放进个体叙事的脉络中(基因、表观遗传学和经验,以及对脑部结构和功能造成的影响)加以解释。因为精神疾病会严重威胁个人的完整性和身份认同(腿骨折了,你依然是你自己,但如果脑袋坏了呢?你还是你自己吗?),且会出现行为能力不受控制的情况,所以如何对待精神疾病患者一直是现代医学需要面对的挑战。

“精神医学以独特的方式融合了神经科学、社会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 相比其他专科医生,精神科医生大学期间学习艺术与人文学科的比例更高。因为理解人类的复杂性,与理解大脑影像、药物的交互作用同样重要。关于精神疾病的探索和研究仍在继续。对于那些正在受苦的人,至少现阶段正确的精神科照料能提供理解、信任、支持和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地上的家乡》

作者:刘亮程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多年来,刘亮程一直在书写某种意义上的“家乡”,这家乡是存有往事记忆的有名有姓的村庄,是广阔的无名天地、行踪不明的时间,是语言,也是人人皆有的“心”。其最新散文集《大地上的家乡》中的一些物事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的村庄》的世界,那里有它自己的声响气息、时空秩序和感知方式。无论是一只羊、乌鸦、鸽子、老鼠,还是一棵树、一株黄连,这些众生都自然而然地和作者共通着,分享着那共有的无所不包的“整体生命”,作者在它们身上真切地看到自己,也在自己身上看到它们,并在其中领悟到具有一定超越性的生命智慧。关于家乡,刘亮程在书中说:“在更为广阔的意义上,一粒尘土中有我们的家乡,一片树叶的沙沙响中有我们的家乡,一只鸟飞翔的翅膀上、一朵飘过的白云之上有我们的家乡,一场一场的风声中有我们的家乡,一代又一代人来了去、去了又来的悠长时间中,我们早已构建起大地上共有的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只乌鸫在歌唱:R.S托马斯诗选》

作者:R.S.托马斯

译者:李以亮

版本: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R.S.托马斯生于1913年,逝世于2000年,但他很难像几乎与他同龄的米沃什那样被称为“世纪诗人”,甚至可以说,他更像他的世纪的一个异类旁观者,带给这世界另一种惊异和启示。

作为威尔士人,R.S.托马斯的根系在那片“野性”的土壤中扎得很深。他在诗中反复摹写自己眼中的“威尔士风光”,怀着矛盾乃至有些无常的复杂情感,一如他反复观察威尔士农民,他们举止粗俗、思想简陋、心灵干枯,却又保有一种原始自然之美。他深入威尔士的历史与语言,强烈反对英格兰对威尔士的征服与驯化。他厌恨“英镑的力量”。不止于此,托马斯厌恨机械,厌恨冰箱等现代设备,这些东西带来外在生活的物质便利,也带来“侵蚀”,对一种更“向内”的生命姿态的侵蚀。在一首诗中他说:“最好的旅途是向内”。

R.S.托马斯有两个重要的身份,诗人和牧师。牧师于他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事实上,世界并非一个客观且坚固的东西,在所有人眼中都完全一致,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毋宁说是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一个牧师在观看并沉思世界时,必然会出现“上帝”。托马斯在无数首诗中沉思着上帝,在无数次祈祷中试图连接上帝,企望获得“光明之恩典”。但他并非那类放弃思索的信仰者,而是在诗中思考着、困惑着、等待着,又继续思考。托马斯对上帝,或者说“纯粹存在”的追寻持续了一生,原因在于,相比于物质及对物质的享受,他更在意灵魂。在这充满痛苦与阴影的尘世,他向自己、也向整个世界提出的问题是:“人的生存是为了什么?”这个古老的难题在托马斯的生命中获得如此强烈的回响,迫使他无法停下追寻的脚步。大概只有真正的光与爱的降临才能满足他,圆满他。而这两样东西其实不在别处,就在一个人自身之内,不是头脑,不是任何身体觉受,而是除此之外的最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制与秦制》

作者:冯天瑜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冯天瑜(1942年2月8日-2023年1月12日)先生的遗作。书名取“周制与秦制”,既说明全书内容有关中国的制度史,也说明了冯天瑜进入耄耋之年把毕生所究的题目作了一次总结。

上世纪70年代末是他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开端,从那时起,他对观念史、思想史、社会史和制度史均有涉猎。拿本书来说,这也不是他首次把周制和秦制同时作为专著的研究内容,此前为学界熟知的有《“封建”考论》(2006)和《中国文化生成史》(2013)两书。“周制”和“秦制” 虽以朝代命名,却不是单指周代的制度、秦代的制度,而是由此形成的制度及其传承和革新。宋人欧阳修说,“自汉以后,帝王称号,官府制度,皆袭秦故,以至于今虽有因有革,然大抵皆秦制也”,自宋,古代中国又经历元明清等朝代,也可以说“大抵皆秦制也”。周制的宗法精神也在这期间若隐若现。当然,当秦制产生,周制的大部分内容已经被替代了。我们也才有三千年周制、两千年秦制的说法。

人们进入历史深处去探究细节会发现,周制和秦制的边界可能也并不如我们认为的那样明确,其关系也不是简单的“替换”“延续”。冯天瑜要处理的是周制和秦制是如何形成的,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以及两者的关系。这就需要他在正式制度之外,也得去考究非正式的、民俗性和习惯性的制度,他过去做的观念史则为这一工作奠定诸多基础。周制的诞生、周制到秦制的变革、秦制到近世的变革,凡此三场,皆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制度演变。每场变革都有关键人物的出现和推动,如周公于周制,而每场变革也将体现在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中。冯天瑜发挥他擅长的文化史分析,也在文化生态的层面为周制和秦制找到了根由,尤其是东亚大陆半封闭的地理环境、农耕型自然经济和宗法式社会结构等。凡是关于制度的比较研究,最终似乎都会无可避免地通往这个方向,是否是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不是一句评论、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能讲清的。冯天瑜的“终极聚焦”(来自他本人的说法)还是从周制和秦制的演变来思考现代制度建设。对近代制度转型和后单位制的思考都是他的“聚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作者:孙立天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2019年,在北京春季的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张康熙时期发去欧洲的谕令引起了历史学家们的关注。这份《康熙帝寄西洋众人谕》因呈朱红色,又被叫做“红票”,其中陈述了康熙曾在1706年和1708年派遣西方传教士至西方,却再未收到回音的事件。红票的存在,在清朝各类官修史书中都未被提及。近些年来,随着散落于世界各地的18张红票被发掘。这些小小的书信传递的历史信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大清的皇帝为何会派西方传教士作为“钦差”出访欧陆?传教士是如何取得康熙的信任的?这些问题见微知著,揭示了清帝国与西方之间许多复杂的联系。

历史学者孙立天通过极为细密的中西文献考证,对这些红票背后隐藏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研究。读者们从中可以看到有关清朝政治的诸多不太熟悉的面向。比如,皇帝与传教士的关系可能比想象中更为密切。他们中有人能被允许出入内廷,在皇帝的身边与其交流。在重要的政治外交谈判中,传教士也常被委以重任。同时,传教士也帮皇帝与欧洲建立各种联系,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都曾阅读过康熙的传记。红票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诸如“文明冲突”等多个“约定俗成”的论调,展现了一段更具体和多样的中西交流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道:章太炎与“两洋三语”的思想世界(1851-1911)》

作者: 彭春凌

版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对于19世纪后半叶的全球思想变迁而言,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857年,斯宾塞创作《论进步:其法则和原因》,指出“有机体进步的法则就是所有进步的法则”,并围绕其构建起社会进化论的一整套思想体系。斯宾塞的进化哲学极其鲜明地体现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英国社会的个人主义伦理与自由放任理念。随着英国的全球扩张,进化哲学席卷各地。在美国,“镀金时代”的企业家与社会学者深受其影响。在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1870-1880年代全社会掀起了一股“斯宾塞热”。在遭遇外部威胁、深感社会急需求变的中国,进化哲学更是让严复等知识分子们大力推崇。

可以说,斯宾塞的进化哲学在1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生发的巨大影响,标志着一种全新世界观的诞生。而这种现代观念的剧变到底带来何种深刻影响,也需要一种超越一时一地的全球视野才能给予更为全面的考察。历史学者彭春凌经过长时间的前期积累与研究,找到了观察这一全球思想变迁的切口——思想家章太炎。章太炎自幼受到最传统的中国学术训练,后又远赴日本,经历新思想的洗礼,还将《斯宾塞尔文集》译入中国。一方面,借由传统中国的“道”来阐述斯宾塞“进步”思想的章太炎,极为典型地体现了进化哲学在不同文化传统中产生影响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与日本思想界联系紧密,站在英语、日语、中文三个文化圈之间的他也透彻地呈现出“两洋三语”的世界中正在发生的观念剧变之间的相互影响。借由这项研究,我们得以在全球史的脉络中把握中国近代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嫉妒与社会》

作者:[德]赫尔穆特·舍克

译者:谭淦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嫉妒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情感,其破坏力让嫉妒他人的人和被嫉妒的人都遭遇伤害。可能也正因如此,尽管从古老的纳瓦霍族部落到现代都市中,嫉妒的现象都随处可见,但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不对嫉妒的表达采取避讳的态度。人们很难名正言顺地表示“我嫉妒某人”,相反,他们会将嫉妒的表达转换为一种公平的话语——“某人值得我嫉妒,是因为他被偏袒了”。

德国社会学家赫尔穆特·舍克便从人类社会多样化的嫉妒现象中提炼出它与社会公平的深刻关联,这使得嫉妒不再是一个情感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一旦一个社会出现了在某方面相较他人更为卓越的个人,嫉妒心理的产生几乎无法避免。依然是以纳瓦霍族部落为例,即便部落的物质条件较为贫瘠,但生活条件更好的纳瓦霍人依然会感受到持续的社会压力,他们被要求更为慷慨地招待客人、赠送礼物。舍克认为,一旦这种嫉妒被制度化,个体就几乎很难取得经济上的进步,因为没有人敢于展示任何可能让人认为他过得更好的东西,这遏制了创新的产生。

为了应对这种难题,人类社会曾经进行过诸多尝试。然而,试图建立一个消除嫉妒的乌托邦的努力常常带来更大的灾难。这种尝试往往希望抹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进而让嫉妒的土壤被根除。舍克希望告诫人们,作为最古老的人类情感之一,嫉妒根植于人性。因此,尽管它有很强的破坏力,它也依旧在很多方面为我们的生活所必需。比如,嫉妒提供了一种情感的预警系统,帮助人们反复检验社会的各种安排是否公正。同时,它的出现预示着社会中存在卓越的个体,这其实是社会进步必要的因素,只要人与人的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我们依然需要寻找与嫉妒共存的方式——对于一直以来讲究“面子”、强调集体主义的中国文化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

作者: [美]迈克尔·李普斯基

译者: 韩志明 颜昌武

版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4年2月

‍‍

推荐理由:

迈克尔·李普斯基1980年出版的的《街头官僚》是公共管理学的经典作品,这是时隔多年首次被引进至中国大陆。在这本街头官僚研究的奠基性著作中,李普斯基的研究对象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打交道的基层公职人员,不仅包括了幼儿园教师、交通警察、公共律师和医务工作者,也包括了城管、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以及新冠特殊时期的社区志愿者。

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这些数量庞大的街头官僚位于科层制体系的最底层。但实际上,明文法规和政策条款都是有限的,永远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社会活动,也无法预想到所有的可能性,因此在一般性规则和特殊性个案之间,必然存在大量需要斟酌的情由,这让街头官僚成为了实质上拥有高度自由裁量权的政策制定者。

面对大规模的服务对象,如何给予差别化的回应和适应性的服务,这正是街头官僚遭遇的矛盾性处境。李普斯基敏锐地指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评价街头官僚的公共服务不能仅仅凭借量化指标,比如,不能以交警的罚单数量和急症室人数来评估交警执法和医生救治是否得当。除了决策本身以外,公共服务中的心理和组织过程也要令人满意。

尽管本书研究的是上世纪后半叶的美国街头官僚,现在读起来依然有种亲切的感觉。以权谋私、漠视诉求、区别对待……当李普斯基指出的乱象时不时闯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读者也许更能理解和体认他所说的“街头官僚始终在困境之中展开服务”的真正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典音乐界的亚洲人》

作者:[美]吉原真理

译者:梁爽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拜德雅

2024年4月

推荐理由:

在西方古典音乐的世界中,亚洲人是难以被人忽视的存在。马友友、小泽征尔、谭盾、张永宙、郎朗、长野健.....这一连串星光熠熠的“东亚”名字征服了观众,也让无数奋斗在音乐道路上的后辈视为标杆。社会学者吉原真理通过对古典音乐界的亚洲音乐家的深入访谈,更是揭示出西方古典音乐与亚洲之间的复杂关系。

一方面,对于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来说,古典音乐自进入的初始阶段,就与现代性、进步等意义相连。亚洲各国出于赶超的心态,曾经在政府层面急切地将古典音乐纳入本国的教育体系。在国民个体层面,古典音乐更一直是满足东亚中产家庭“跻身精英”想象的重要媒介。另一方面,在西方音乐家占据绝对主流的世界,亚洲人也面临微妙的身份认同问题。发源于亚洲又风靡美国的铃木教学法,让西方音乐界形成了亚洲音乐人勤奋而机械的刻板印象——与“模范少数族裔”刻板印象的形成几乎同步。

吉原真理发现,许多古典音乐界的亚洲人既能通过音乐取得的成就缓解身处西方社会感受到的边缘感,又在通行西方语言的音乐环境中如此鲜明地体认到自己的亚裔身份。其中,日本、韩国、中国的古典音乐家的感受又有所差异。古典音乐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跨越边界”的亚洲人追索自我身份认同的历程,也质疑了流行的许多有关“东亚性”的粗暴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鸽子开公交车?看不见的数学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

作者:[英]伊恩·斯图尔特

译者:何生 胡智杰

版本:理想国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几乎所有的人都曾经上过数学课,或者懂得基础的数学知识。但数学对于大多数人的生活来说,依然足够遥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似乎并不需要知道如何找到多项式的根或绘制虚数和复数数据图,简单的加减乘除,足以应付我们所面对的一切,比如买菜、记账或者计算工资收入。但英国华威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伊恩·斯图尔特颠覆了这一观点——即便是日常生活的背后,数学依然无所不在。比如,一个三百年前数学小谜题的解法,却在今天帮助我们找到了更高效的肾脏移植方法。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究竟有哪些应用?数学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以及为什么数学对于我们如此重要?作者在书中探讨了这一系列问题,从政治、医疗、气候、出行、娱乐、信息安全、智能生活,当然,也包括物理、工程、计算机科学、金融等多个角度切入,解释了数学如何帮助我们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并阐述了数学原理如何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如何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然,这本书在让数学这门对于大多数人近乎隐形的学科显形的同时,也带领着我们重新发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奇怪的转校生》

作者: [印度] 安努拉达·洛伊

译者:谭雪冉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4月

推荐理由:

印度作家安努拉达·洛伊是一位居住在当地小镇中成名已久的写作者,《一千种绿,一万种蓝》是她融合了虚构和真实历史,融合了众多话题的小说。这部小说以主人公的母亲为了追逐自由而和一位德国艺术家私奔为主题,在主人公的耄耋之年,他通过阅读当年未曾接触过的信件了解了母亲当时这样做的缘由,由此牵扯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众多回忆。小说中,主人公母亲所处的环境涉及限制女性自由生活的印度社会,但这部作品并没有以刻板印象书写印度家庭,而是将主人公的母亲放置在相对开放的印度家庭中,以此来通过那种彬彬有礼的、有限度的自由生活来进一步探讨何为真正的自由人生。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些被人忽视的边缘地带,例如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印度社会,例如德国普通公民在苏联和荷兰等国家的遭遇和被统一划分为“敌人”所带来的沉痛后果——小说里的那位德国艺术家施皮茨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的命运也和小说中一样,因为被判定为罪犯而被荷兰政府押送往锡兰,押运船途中遭到了日本战斗机的袭击,因为在有限的逃生时间内船员们做出了只救荷兰人、不救德国人的决定,这位艺术家和船上的其他罪犯一起沉入海底。小说将这个沉痛的结局放置在主人公母亲对自由生活期盼的破裂中,也进一步让人思考战争中那些被忽视的边缘哀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X书店12节虚构的语文课》

作者:冯军鹤

版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年4月

推荐理由:

这是一套基于现实课堂撰写的虚构作品,从女孩沈青的视角,讲述了10个学生与老师一起共读文学作品的12节语文课。学生和老师一起阅读不同主题的文学作品,展开讨论,基于作品进行延展性写作。在这12节语文课上,他们无所不谈,诗歌、战争、死亡、贫穷、脏话、性别、霸凌……每个看似难以被讨论的主题,都在文学的语境和开放的讨论中,被学生们自发地讨论、质疑并达成共鸣。

作者冯军鹤是一位语文老师,对于他来说,语文课既是文学课,也是社会课,是关于人的。而一个好的老师,是一个聆听的人,是一个好奇的人,更是一个愿意跟学生不断交换对于知识的不理解和不确定的人。在构思这套书的时候,冯军鹤不想按老师的视角来撰写、讲述课程的设计理念,而是将学生放在比老师更重要的位置上。这并非是一种“启蒙”的权威姿态,因为对于他来说,让孩子看见文学,看见自己的智慧,也看见更复杂的现实本身,就是非常大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无量:壁画上的中国史》

作者:苗子兮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4月

推荐理由:

那是为生者所绘的壁画,在宫殿的墙壁上,在祠庙的墙壁上,在洞窟的墙壁上,在中土,也在西域,在东海,也在天南。殿堂之宏丽,由壁画来生色;佛窟之静穆,亦有壁画来烘托。壁画的内容,也因此纷然有别,各个而异。然而,画壁人的心思,是否会透过壁画传达给观画之人?观画之人,又是否真能看透个中三昧?

苗子兮的《观无量》,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样一部入壁观画的著作。从武梁祠画像石中武氏一门所期望的圣贤孝悌、祥瑞来集的道德理想国,到撒马尔罕宫廷壁上用以彰显王权尊贵的画中使臣,从藏经洞中冠服华丽的天公主的队列,到岩山寺文殊殿壁上人烟繁盛的城池。壁画中的色彩,驰骋着画壁人绚烂的想象,画中的生灵,蕴含着观画人内心无尽的欲望。那些明知无法长存,明知早已成为过往,明知不能企及的一切,都可以藉由壁画所绘,铺陈一点必要的想象,让自己犹如成为它们的主人,与它们一起长存。

但,如何可能,壁画只是壁画,那寄托了武氏一门道德理想国的画像石,最终无法阻遏汉帝国在堕落中倾颓。夸饰使节来庭觐见荣光的撒马尔罕宫廷壁画,也最终随着王国的覆灭一并沦为丘墟。或许,描绘岩山寺壁画上宏丽繁盛的迦毗罗卫城的画师王逵,真的将他心中的北宋故都汴梁的影子,落笔其上,但那,只余想象——那座城,终归是要覆灭的——于是,只剩下壁上记忆的残片。

一刹那九百生灭,一瞬间万千往生,这世间生灵无不如此,比起那画壁与面壁的生灵,壁画或许更加长久。那画壁之人与最初的观画之人,都早已成尘,无数曾经观看过这些壁画的人,也消失在岁月无常的罗网中,终有一日,壁画也将剥蚀零落。然而,纵然知道如此,但也在无量众生、无量红尘、无量岁月,最终归于空寂之前,请再多看一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奔腾不息: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

作者:[印]苏尼尔·阿姆瑞斯

译者:王庆奖 / 朱丽云

版本:万有引力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水,尽管变化无常,但却拥有塑造时空的强大力量,奔流的江河将坚实的陆地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升腾降下的云雨,则决定了大地的肥沃与贫瘠。水无处不在,不仅弥散在整个时空,更贯穿于人类历史。在亚洲大陆,特别是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地区,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一种政治资源,在季风气候的宰制下,左右着这片广袤区域的历史进程。苏尼尔·阿姆瑞斯的《奔腾不息》讲述的正是这样一部在南亚次大陆上演的水与人的恢弘而曲折的史诗。水——承载着雨水的季风与奔流着水浪的河流,塑造了南亚次大陆的地理,也形塑了在这片大陆上建立的一个个政权,文明沿河流建立,河流也组成了交通与贸易的动脉,权力又指引人们前往干旱的土地,季风影响着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河流系统灌溉了庄稼,在农业社会中养活人口繁衍生息。水不仅划分地理,滋养文明,更分配权力。因控制水源而修建各种水利设施,既拓展了权力的范围,又引发权力的争夺。近世以来,从莫卧儿帝国到大英帝国治下的印度,再到独立的印度,莫不如此。

为何如此?因为水在这片常常被误会为雨水丰沛的大陆,乃是性命攸关的资源。一如书中引用19世纪气象学家威廉·威尔逊·亨特的话,印度的财富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够使广阔平原物产丰富的蓄水能力,因此,如何掌控水、利用水、甚至以人力改变水的降落、存蓄与流向,就成为了这片大陆的中心。19世纪印度的殖民者与20世纪独立运动的领导者都笃信,获得水源就是纠正大自然的不公,就是让不守规则的季风能够屈服于人力的安排,从而改变这片干热与多雨并存的不公大陆的面貌。夺取成千上万人生命的大饥荒,更推动着这一改造自然的社会工程的进行。改造自然不仅意味着征服饥荒,更意味着权力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这正是大英帝国在面对19世纪印度大饥荒时的姑息冷漠,导致了其统治根基受到严重损害,这也是当1967年印度最贫穷的哈尔比邦因干旱发生饥荒,当政的英迪拉·甘地政府却因为担心这会引发印度独立后的政治纷争,而决定对这场“人们的尸体被一卡车一卡车运走”的饥荒秘而不宣——水的匮乏带来的干旱令人恐惧,水资源的争夺成为了获取权力的关键,水的利用和分配成为了政权合法性的根基,因此人类要干预自然、改造自然,要让人走出与自然相依为命时的那种对未来无常的恐惧。但,就像作者在书的最后所指出的那样,人类对水资源的控制、对自然地貌的改造,工业化的进程所造成的人为环境污染,这些人类的强力干预,让曾经与之相依为命的季风变得愈发难以预测,也让各种极端天气的风险大幅增加。或许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征服了饥荒,但极端天气所导致的灾难,仿佛又是旧日饥荒的变体。人与水之间那种相爱相杀的情结,依然贯穿在这片南亚次大陆的过去与现在,乃至于未来。当然,不仅限于这片大陆。也不限于过去和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的游荡者》

作者: 李硕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3月

‍‍

推荐理由:

文章结集,一般来说,即使不被认为是学术生涯的终结,也被认为是终结的开端。它意味着脑力或是体力已经不堪围绕一个主题长时间搜集材料和思考的重负,只能将过去的餖饤文章捡拾起来,拼凑成书。自然,这里面不乏当年思考的吉光片羽,可供追味不复存焉的激情岁月,但终归是学术生涯迈向暮年的标志,自此之后,除了这些搜罗结集的文字之外,再难产生新的创造了——哪怕冠以再好听的书名来遮掩这一点,也无济于事。

因此,李硕的这本《历史的游荡者》,作为一本标准的文章结集,多少令人会产生廉颇老矣的怅叹,就像他自己在序言中所述那般,这些文章“主题过于分散、芜杂、涉及好几个学科领域或专业方向:上古史、中古史、文学史、边疆民族史、法制史,甚至考古,连归纳出一个书名都很困难”,诚然如此,“历史的游荡者”这个书名似乎用以概括这本书的内容都显得有些牵强,但也唯有这个宛如背包客似的书名,才能囫囵将这本书的内容装下。因为这些文章涉及的领域之广,跨度之大,简直让人觉得它们不像出自一人之手,是啊,怎么会想到前一页还在评述拉铁摩尔的内亚史研究,后一页就一下子跳转到《红楼梦》的叙事方法。《春秋的前传》一篇,多少还能跟他之前出版的《孔子大历史》勾连在一起,但《性、恐惧与极权膜拜:霍布斯政治学说的成因》,又让人觉得他似乎成了那个和他同姓的政治学学者的同侪。那两篇史书校勘可以算得上是历史学者基本必备的硬功夫,但《仙人们都很关心你》这一章,又深入早期道教史研究的领域。书末的最后两章《私家考古记》和《安多,百年时光穿梭》,又别具上世纪身兼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博物学家和宝藏猎人的探险家的意味。

如果将这本书当作一本历史学者的论文结集,不能说从中得不到什么学术上的启发——其中颇有几篇文章脑洞开得确实很大,譬如《仙人们都很关心你》一章对于《真诰》成因的解读,就像是在满纸荒唐言勾连成的仙话蛛网中,填充了那些介于有无之间的蛛丝空白——一场发生在公元四世纪的网络诈骗。有些则足以扩展成一本书,譬如《杀死奸夫》,无论是题目还是内容,都可以写成一本与卜正民《杀千刀》一般的学术专著。但如果把它当成一部个人学术经历的自述,恐怕会比将其当作学术文集更富有意义。

比起那些让术业有专攻的学者读来都觉得有些篇章无法卒读的论文,那些写在各章前的“治学心得”,更有价值,因为它可以让人看到一位仿佛长了八字脚足踏如此多专业领域的学者,是如何思考的。甚至,还有些励志,比如在《私家考古记》中,李硕称自己“当时没工作没工资,没花政府一分钱,凭着自己旅游的两三千块钱预算,能发现一座城址,考证其汉简中的原名和相关学术史,写出论文,这已经……这话我不方便自己说了”。

因此,想要为本书写一篇推荐或是写一篇书评,想必除了那些专业书评人外,实在难以着笔,书中的某些观点和论述,恐怕也会使一些人心生不满,引发争议——纵使这并非李硕刻意为之,因为那只是他坦诚的想法而已——而对一位历史学者来说,或许最重要的不是他得出了怎样具有说服力的观点,而是当他面对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写时的那种真诚。这让我想起看到他在《性、恐惧与极权膜拜:霍布斯政治学说的成因》那篇文章前写的治学心得的结尾,他说自己博士毕业后,曾经遇到过一位北大本科出身的学长,“早已从事研究工作,且自硕士时代开始一直研究霍布斯的学说”,当李硕和他说了自己对霍布斯的理解:“你把他假设成一个同性恋,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之后,“那位新结识的学长就从我的交往圈子消失了”。

新书月榜,正在去往更多书店

因书而遇。新书月榜。正在去往更多城市与书店。2024,期待更多伙伴和我们一起,通过新书月榜栏目,让好书与读者相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tation 17

沈阳·呐喊书店|因为书店,城市从未老去

从一间废弃的锅炉房到一家书店,看似翻天覆地,却又一切都有迹可循,源于曾经老工业时代的特质自然而然成为了呐喊书店的基因。就像一个人生命里的青春时光,它从未真正过去,早已坚固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一首歌、一件黑色的外套、一间书店……都可以是它限时返场的信号。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tation 12

武汉•境自在书店|在樱花落下的日子里

樱花,总是短暂的。武汉,已经迎来了樱花季的尾声。坐在境自在书店里,俯望或远或近所余不多的浅粉的花簇,才发现又一个春天过去了。而就是在这个总是热烈的城市里,在这个总是不断地从一个热烈奔赴另一个热烈的时代里,境自在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走过了10年,并期待着下一个10年。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评周刊•新书月榜,期待遇见更多的书店!有意合作的书店或空间,欢迎发邮件至zhangyao2023@bjnews.com.cn。“阅读需要主张”,我们相信——好的阅读过后,会有新的世界出现。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编辑:宫子、刘亚光、张瑶;海报设计:师春雷;校对:翟永军。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刻购买《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