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1955年大授衔,许多有出色战绩的将军都被授予了自己应得的军衔,由于出色的将领太多,在授衔之际难免有所取舍,因此也闹出了许多小故事。

在名单公布之后,许多人都在为陈赓惋惜,陈赓堪称我党中元老级别的将领,但最终授衔时位列大将第四,排在了粟裕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陈赓的指挥生涯,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改变人生的分水岭就在那么几个关键时刻,陈赓大将正是出现了两次失误,导致最终不如粟裕。

«——【·与粟裕并驾齐驱·】——»

陈赓和粟裕都是我军中难得的出色的将领,之所以将这两位放在一起比较,也是因为他们有着较为相似的革命经历,而陈赓的资历相较于粟裕明显更老一些。

陈赓于1922年入党,还参加过黄埔军校的学习,被时人称之为“黄埔三杰”之一,由于入党早、参战早,在南昌起义时,陈赓担任营长,而此时的粟裕还只是一名小小的排长,两人的起点就有些不同了。

此后,陈赓跟随周总理在上海活动,为革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经过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后,陈赓名声大振,是我军不可多得的优秀的指挥官,因此得到了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解放战争初期,陈赓就立下了大功,堪称是“异军突起”。

1946年,解放战争进入了相持的阶段,胡宗南手下的“天下第一旅”转移到山西运城,正准备沿同蒲路北上临汾。

陈赓得知消息后,立刻着手备战,决定一举歼灭“天下第一旅”。在考察了地形之后,陈赓于在临汾、浮山之间设下埋伏,在两天之内全歼“天下第一旅”,旅长黄正诚被俘。

这一场战役令胡宗南大伤元气,为此胡宗南还特意飞往临汾斥责师长,实在是大快人心。毛主席得知陈赓的战绩后,立刻在全军范围内表扬了陈赓,还让其他将领多向陈赓学习他的打法。

这样的殊荣,也就只有粟裕曾经有过,可以说,在解放战争的初期,陈赓和粟裕可谓是并驾齐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陈毅都曾经大力表扬过陈赓的战术,称粟裕、陈赓“前程远大”,是党和人民的一大幸事。

也正是因此,陈赓在诸多将领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统领更大规模军队的机会,陈赓与谢富治一同带领一支庞大的部队,号称“陈谢集团”。

陈谢集团与刘邓大军、陈粟大军三支军队一起攻入中原,创下了辉煌的战绩,是我军中最骨干的力量之一。

1947年8月,陈谢集团举兵南征,一路歼敌无数,在陈赓的英勇指挥下,连续解放了十多座县城,战绩相当优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人生无常。如果陈赓能保持这个势头,可能最终的成就与粟裕将会不分上下,但可惜陈赓却在关键时刻出现了两次失误,而这也极大地影响了陈赓的军事生涯,可能也是他排名位于粟裕之下的主要原因。

«——【·第一个失误·】——»

1947年,胡宗南率山东六十万大军压境,解放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国军的巨大压力下僵持着战局。

为了打破目前的封锁,解决山东地区解放军和根据地的困难局面,获得战争的主动权实行反攻,经略中原成为我军计划中关键的一环。

刘邓大军在毛主席的号令下,放弃了原本的根据地,挺进大别山,在大别山重建鄂豫皖解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能够成功,我军就可以获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南可控南京,西可进武汉地区,相当于在国民党的腹部直插了一把利刃,对国军起到威胁的作用。

在刘邓大军行军之时,国民党政府也意识到了我们的目的,立刻着手调兵,决定一举击垮刘邓大军。

国民党将领白崇禧集结了三十万兵来势汹汹,对阵刘邓大军仅仅十万兵力,因此刘邓大军刚刚进入大别山,白崇禧的围追堵截就给我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除了军队人数悬殊以外,武器、装备的落后也使得我军节节败退,一时间,我军损失十分惨重,刘邓大军不得不向毛主席求援。

此时,毛主席精心策划的三个军团互相打配合的作用就立刻彰显出来了。为了援助刘邓大军,陈赓和粟裕都提出了相应的援助方案,那就是“围魏救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陈赓和粟裕分别带队攻击平汉、陇海线,威胁白崇禧的后方,最终逼迫白崇禧调兵回援。

陈赓和陈士渠率部攻打确山县,然而在关键时刻,陈赓却没有完成任务。在制定作战计划时,陈赓没有细致观察,因此遗漏了一个重要的制高点。

我们都知道,地形对战争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掌握高地才能更好地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将武器、军队的优势最大化。然而陈赓只注意到了两个制高点,而忽视了最重要的那一个。

这也就直接导致我军在进攻确山县时遭到了敌人的火力压制,敌人依靠最高点向我军伏击,肆意倾泻火力,造成了我军严重的伤亡,两天内伤亡人数达到1500余人,可谓是相当惨烈。

在关键时刻,陈赓将指挥权交给了陈士渠,全军改为由陈士渠统一调度指挥。尽管陈士渠及时调整了策略,但这个疏忽还是给了国军寻找求援的时机,导致白崇禧的三个师抵达确山县,对我军实行了反包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不让最坏的情况发生,我军当机立断撤兵,保住了有生力量。

但这一仗的失误也导致破袭平汉线的计划破产,影响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进度,对此,许多将领都表示非常惋惜。

«——【·第二个失误·】——»

命运弄人的是,仅仅在五个月之后,陈赓又出现了第二次失误,而这一次失误几乎是陈赓自己的问题,没有办法再用“配合不好”作为借口了。

当时,我军与国军在中原地区展开了激战,马上要面临决一死战的境地,而在粟裕、刘伯承的巧妙配合之下,国军出现了一个致命的缺口,这是一个绝佳的歼敌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1948年5月,刘伯承发动了宛东战役,并布下口袋阵,只等着对国民党军队来一次“瓮中捉鳖”。

果不其然,国民党军队上当了,在白崇禧等人的吩咐下,国军将领张轸所带领的五万大军果然前来驰援。

本以为我军能借此将其一网打尽,没想到,陈赓的疏忽大意却使得作战计划再次出了问题。

5月29日晚,张轸和自己的副手朱其平进行通信,这个通信过程正在被我军监听,然而张轸却顺势而为,和朱其平一起摆了一招迷魂阵。

原来,朱其平已经发现了我军所布下的口袋阵,为了迷惑我军,张轸和朱其平在通话中假装说还要继续东进,但事实上,张轸已经决定要退回南阳,并且用日语和朱其平对上了行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信员听不懂日语,只知道张轸还要东进,这个错误的信息被人传递给了陈赓之后,陈赓也不假思索,直接放松了警惕,继续按照原计划,撤去一部分阻碍,让张轸兵团继续东进,准备在后续对张轸兵团进行包抄。

就在我军严阵以待的时候,没想到,在5月31日,张轸兵团却突然来了一个急转弯,直接掉头返回南阳。

而此时我军的队伍早就松散开了,完全没有想到张轸兵团竟然会走回头路,来不及调兵阻拦,因此很快张轸兵团就逃之夭夭了。

五万精锐部队被陈赓放跑,这一仗堪称是“放虎归山”,而这其中的满满失误也让陈赓不得不对此次计策的失败承担主要的责任。

眼看着“到嘴的鸭子飞了”,陈赓的此次失误引起了刘伯承的不满,陈赓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将,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实在是不应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刘伯承特意批评了陈赓的兵团,而后世对陈赓此次指挥的评价也大抵不太正面。

当然,这也是陈赓本人作战的一种风格。刘伯承元帅对于陈赓有一个极为准确的评价,那就是过于“顾虑自己的伤亡”。

陈赓作为一名将军,十分惜兵,他总是顾念自己手下士兵的伤亡,因此不愿意冒险。

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陈赓的这种观念注定了他无法像粟裕等人那样指挥千军万马,许多战役都是血战、苦战、消耗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我军面临的硬仗数不胜数,唯有不怕牺牲才能在敌人的致命打压下博得一线生机。

«——【·功勋之外·】——»

总的来说,陈赓因为不能独立领导大军,总是忽视细节,因此在决策上有诸多失误,所以在短短三年内,和粟裕拉开了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一点,陈赓的内心并没有什么不平。

即使1949年,昔日的师母宋庆龄询问陈赓带队的人数,陈赓回答仅有二十万,但他也只是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却并没有对中央的决策有任何不满。

陈赓的资历虽老,但在早年就有了一些掉队的情况。比如在南昌起义中陈赓就曾经因为腿伤而差点命丧黄泉,也因此没能第一时间跟上部队前往井冈山。

在鄂豫皖苏区,陈赓再次因为腿部受伤前往上海治疗,结果被叛徒出卖不幸入狱,经历了千辛万苦才最终脱险。

这些特殊的经历影响了陈赓早年的晋升之路,其实在解放战争之前,陈赓和粟裕虽然级别上差别不大,但是在实战的经验却已经明显不如粟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粟裕大将则是更多地从血与火的洗礼之中成长起来,这也是为什么粟裕在应对大规模作战时更加有魄力。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陈赓大将依旧是一位优秀的将军,更是一名具有崇高精神的革命者。从他的指挥风格中,我们就不难看出,陈赓是一个心善之人。

在军中,陈赓素来以乐观幽默而闻名,人们看见他的时候,他的脸上总是笑嘻嘻的,十分快活,人称“军中幽默大师”,就连他的姻缘都是周总理和邓颖超亲自撮合的。

也正是因此,陈赓和许多中央领导人都有着非常深厚的交情,除此之外,陈赓也和社会各界人士有着交往和联系,就连鲁迅、胡志明都和陈赓有过往来。

建国之后,陈赓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为国家的军队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因为长年累月的征战,陈赓的身体已然不如当初,陈赓因病住院后始终心系工作,在医院里陈赓多次申请出院,但毛主席却叮嘱他要注重自己的身体。

1961年3月15日晚上,陈赓沉沉睡去,再也没有醒来。得知这个消息的粟裕不禁泪流满面,为这位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的去世而悲伤不已。

«——【·结尾·】——»

在陈赓的戎马生涯中,有失误,但更多的是辉煌的战绩。

他一心向党,为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无论授衔大小,陈赓并不在乎,只要能为人民服务他就心满意足了。

对于这样一位无私的将领,他的功绩值得人们永远铭记。

参考资料:

陈赓的戎马一生--党史-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大将陈赓逝世,粟裕哭晕倒地,李克农摔酒杯说:这酒喝了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