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树立“河南非遗新青年”的品牌形象,搭建更为广阔的互动交流平台,推广一批有影响力的非遗青年人物,即日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公众号推出“非遗新青年种草计划”,每月发布“非遗新青年创新作品”“非遗里的河南热卖榜Top10”和“豫见非遗新青年”,让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和他们的作品走进大众视野,以青年担当焕新非遗传承,用青春力量让传统文化绽放更多光彩。

4月份,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中的非遗店铺“非遗里的河南、纸上河南、泥泥狗和布老虎”,其中唐小妞、绢人、老虎项链、汝瓷冰箱贴、汝瓷五行手链、金镶玉珐琅杯、万福虎、自画扇、泥泥狗体验套装、浚县泥咕咕“陶器包”小神兽销量居于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份热卖榜单出炉

TOP 1

唐三彩(唐小妞)

高哲(唐三彩烧制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非遗新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哲(唐三彩烧制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非遗新青年)

唐小妞是河南非遗新青年高哲根据“唐宫夜宴”元素创新打造的,圆圆的脸蛋,樱桃般的小嘴,体态丰满,服饰色彩鲜亮,十分受消费者喜爱。

TOP 2

绢人(好运娃)

唐燕(北京绢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燕(北京绢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北京绢人是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唐燕以豫剧为主打元素,以丝绸、纱绢为原料,细致地还原了豫剧的面部妆造、戏剧服饰、身形动作,结合当下消费者的喜好需求分为写实风格和卡通风格,形态各异,生动逼真。

TOP 3

布老虎(老虎项链)

秦然(布老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非遗新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然(布老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非遗新青年)

布老虎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玩具。老虎被认为可以驱邪避灾,带来平安吉祥,故而孩子出生时赠送布老虎,寄予了长辈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又圆又大的眼睛和龇牙咧嘴的神态,把老虎的神态表现的十分夸张而又准确生动。

TOP 4

汝瓷冰箱贴(春/榴/梅/莲)

李可明(汝瓷烧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可明(汝瓷烧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每个冰箱贴都是等比例复刻东方古物、名器,而且是非遗汝瓷材质打造,划重点:不是树脂、不是塑料,是真的汝瓷!雨后天青色,莹润如玉,当作居家装饰别有一番美感和意境。

TOP5

知瓷五行手链

张义萌(汝瓷烧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非遗新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义萌(汝瓷烧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非遗新青年)

知瓷品牌设计团队巧妙地将传统汝瓷工艺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打造出一系列既承继古典美学又契合当代审美的首饰精品。设计理念超越了单纯的装饰美学,每一件首饰都成为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

TOP 6

金镶玉珐琅杯

李冰(金镶玉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非遗新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冰(金镶玉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非遗新青年)

温润细腻,精致典雅,在精湛的技艺下,每一片花瓣,每一个枝节,优雅灵动,栩栩如生,观赏性和实用性兼具。

TOP 7

万福虎

秦然(布老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非遗新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然(布老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非遗新青年)

布老虎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玩具。老虎被认为可以驱邪避灾,带来平安吉祥,故而孩子出生时赠送布老虎,寄予了长辈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又圆又大的眼睛和龇牙咧嘴的神态,把老虎的神态表现的十分夸张而又准确生动。

TOP 8

自画扇

建业文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业文旅

团扇,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它代表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扇面可以自由DIY,充满个性的词语,诗词,绘画均可。

TOP 9

泥泥狗体验套装

许述章(泥泥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述章(泥泥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淮阳泥泥狗,民间泥塑艺术。亦称“陵狗”“灵狗”。淮阳泥玩具的总称。造型古朴、怪诞,构思奇特,黑底彩绘,保持远古彩陶点线装饰的特点,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典型的艺术特征和广博的文化内涵,是中原地区活态传承的图腾艺术品种。

TOP 10

“陶器包”小神兽

朱付军(浚县泥咕咕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非遗新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付军(浚县泥咕咕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非遗新青年)

民间神话中,山海经神兽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寓意,朱付军在泥咕咕传统的基础上,大胆的创新,独特的创意,夸张的手法,结合年轻人的审美观点,让泥塑变得更有意思,更有趣味。

看了这么多非遗手作,家人们!还不速速行动,给自己来一场非遗美学的视觉盛宴!

欢迎大家走进【只有河南】,走进地坑院,走进非遗里的河南,亲身探索河南非遗的魅力,快来打卡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