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天晚上,本喵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一位女友发文说“爱总是流向不缺爱的人”“不缺爱的人永远有人爱,缺爱的人永远在追求”。这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很多在原生家庭中“缺爱”,在两性关系中“渴爱”的姐妹。

我这位发文的朋友从小就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原生家庭即便有一定资源,也从不肯在她身上倾注,而是要给她弟弟留着、备着、多储蓄着。在多方面匮乏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她,从上高中起就一直不断谈恋爱,然后不出意外地频频遇渣男。她以为自己的问题是看起来只需要一点点爱就能上钩,所以对方不肯为她花费更多心力,但实际情况恐怕要更复杂一点。

在我看来,我这位女友的问题不是“缺爱”,而是家庭资源分配不均、缺乏父母的坚实支持、缺乏健康良好的同温层交流、缺乏更为友善和多元的生活环境……这不是一个男人从一而终地爱她就能补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男权社会就是全方面鼓励女人渴望男人、依附男人的,“女人渴望男人”“渴望被男人爱”很大程度上是被建构出来的,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女人因为没有权力,所以不得不想办法通过比她有权力的男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女人因为不被社会看见,所以才渴望被一个具体的男人看见。

一个男孩诞生,他的性别本身就是价值,而一个女孩诞生,她的价值将取决于男人怎么判。从一个男人“看见”她就可以“拥有”她,就足以看出女性在社会资源上的匮乏。把女性缺爱单单归结于原生家庭不幸、女性自身没有自爱的能力远远不够全面,我们需要去关注“女人缺爱”叙事背后的“女人无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把炮火对准“缺爱的女人”的网友,实际上都是在本末倒置,女性缺爱不是女性苦苦挣扎的原因,而是因为这个世界对女人的“爱”太少,恨太多。

女性如果在这个社会上无法成为和男人一样的“第一性”,始终处于“第二性”的失权处境,那作为更弱势的一方,她们怎么可能放弃寻求第一性的肯定?不渴望被爱、被关注呢?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女性缺爱”这种说法?你身边有缺爱的女性吗?或者有从缺爱到丰盈的成长故事吗?期待姐妹们在评论区友善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