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电影中都看到过战斗机降落在高速公路上的场景,也听说过德国的高速公路是可以降落战斗机的。那到底什么样的高速才可以起降战机呢?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高速公路,叫做战备高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备高速公路早在二战时期就出现了。德国因为战争中大量机场被炸毁,军队为了在盟军的轰炸中保持空军的作战能力,创新性地在高速公路上进行战机起降。由于这种战备高速具有极大的隐蔽性,既能发挥道路交通的作用,又能在战时作为巨大的战力储备,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尤其是美国、前苏联等超级大国也纷纷效仿,将其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战备高速跟普通高速到底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 首先,当然就是宽度了。以我国歼20战机为例,翼展约13.5米,而我国单向三车道的标准总宽度不足12米。因此,必须保证单向达到4车道以上,或者双向4车道以上中间采取可移动围栏。比如我国河南省首条战备高速S82郑民高速就是采用的4车道加移动隔离的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郑民高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郑民高速

其次,战机起飞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滑行距离的,这就要求战备高速公路的直线长度至少需要2.5km以上。跟机场一样,战备高速必须修建在平原上,不能有坡度。且两旁不能有任何遮挡物,以保证战机起降的安全性。地理位置上需要选择合适的地方,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减少被敌方发现和攻击的风险。

此外,战机的重量远远超过普通车辆,对路面的压力和冲击极大。这就要求战备高速公路的路基至少是普通高速公路的两倍厚度,通常需要至少50厘米左右的钢筋混凝土层,以承受战机起降时产生的巨大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战备高速公路还要配备完善的通信系统以及可以停放战机的配套系统。包括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等,确保指挥部门与军事车辆能够保持及时的联系和信息传递,这对于战时的快速反应和指挥调度至关重要。

我国主要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战备高速公路的基础建设,目前已建成至少十条战备公路,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和辽宁等省份。这些公路在和平时期作为民用交通的补充,在战时则能迅速转换为临时军用机场,成为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