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一介小人物翻身成为皇帝的,其实不在少数,如刘邦从一个小小的亭长(秦朝规定“十里一亭”)成为大汉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在风云际会中翻身开创了大明王朝等等,都令后世敬仰。但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更是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从一个奴隶出生,到建立一座帝国。

画家李云中所描绘的石勒(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家李云中所描绘的石勒(局部)

后来的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出生于公元274年(西晋泰始十年),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士。他不是一名汉人,而是羯(jié)人。晋书上写他“初名㔨”,因为他是羯人,所以是没有华夏汉族的人名的。《魏书卷九十五 列传第八十三》写道“羯胡石勒,字世龙,小字匐(bèi)勒”,也就是说他的小名叫“匐勒”,和曹操的小字叫“阿瞒”一样,所以石勒一开始的名字是不清楚的,就连他“世龙”这个看起来很厉害的字,应该也是后来成事之后才起的。为了方便,本文还是称呼他为石勒。

石勒的父亲,是羯族的一个小头领,虽然是小头领,但西晋时期由于民族歧视,羯族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石勒的祖父和父亲被迫去当汉族地主家的田客(雇农)。

今天残存在俄罗斯叶尼塞河流上游,据说是羯族后人的“Ket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残存在俄罗斯叶尼塞河流上游,据说是羯族后人的“Ket人”(来

西晋太安年间(302年-303年),并州(今内蒙古河套、山西太原、大同和河北保定一带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并州刺史司马腾派军队到处捕捉羯人,将他们贩卖到今山东、河北地区当作奴隶,以换取军粮和财帛。石勒在此时和他部落的人走散了,还好他运气不错,遇到了之前就认识他的鄔(地名,今山西省介休市)人郭敬。石勒就哭诉自己又冷又饿,郭敬就给了他吃的喝的。石勒也不愿意白吃白喝人家的,就对郭敬说:“这大荒年的,大家都又饿又穷,你不如把我抓起来卖掉,这样俩人都有活路”,于是郭敬就把他卖给司马腾来抓人的手下,就这样两个胡人共锁于一枷,被卖往山东去了。

勒谓敬曰:”今者大饿,不可守穷。诸胡饥甚,宜诱将冀州就谷,因执卖之,可以两济。“
《晋书 卷104 石勒上》

从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石勒是一个敢于牺牲,深明大义的人,这或许就是他后来能发家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此时已经二十来岁的石勒,还想不到那么远,正在贩卖胡奴队伍中的他,前途根本一片灰暗,就如同科幻小说《三体Ⅱ》中的一句话:

“黑,真他妈的黑啊。”

史载羯人“人皆深目、高鼻、多髯”,所以也有羯人长得像高加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载羯人“人皆深目、高鼻、多髯”,所以也有羯人长得像高加索人

好在司马腾派去抓奴隶的将领中有郭阳和郭时,郭阳是郭敬的族兄,郭时是郭敬的侄儿,他俩一路上给了石勒照顾,让石勒不至于饿死病死,最终石勒被卖与茌平(山东茌平县)人师欢为奴。

师欢的家邻近牧马场,和魏郡的贩马头目汲桑常相往来。石勒以自己擅于相马,而向汲桑主动套近乎。后来石勒又召集到王阳、夔安、支雄、冀保等十八人,号称十八骑。这伙人就在当地搞搞土匪的生意,日子倒算快活。

公元四世纪之初,正值八王之乱,司马家位于各地的宗室兵戎相见,华夏大地正在走入被后世一些史学家称为“五胡乱华”的黑暗时期。永兴元年(304年),司马颖除去朝中的司马乂后,拜丞相,又被立为皇太弟,实际上把控了朝政。和之前一样,这下司马家的其他人就又不乐意了,东海王司马越传檄四方讨伐司马颖,结果被其在荡阴之战(河南汤阴)打败。司马颖在此役还俘获了被裹挟而来的晋惠帝,并把皇帝带到了他的根据地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三台村迤东一带)。

电子游戏《全面战争:三国》中的成都王司马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子游戏《全面战争:三国》中的成都王司马颖

然后西晋并州刺史司马腾,安北将军、幽州刺史王浚,打着司马颖凌辱天子的借口起兵,关东所在四处兵起,皆以诛杀成都王司马颖为名。曾为司马颖的部将、阳平人公师籓等自称将军,趁乱起兵于赵魏(山西河北山东一带)之地。石勒与汲桑领着几百人骑着马去投靠,可能是因为“匐勒”的称呼一看就是地位低下的胡人,汲桑就取了个“石”的姓,石勒这才叫石勒。

此处老猫要说明一下,不要被史书上动不动“数万骑”的虚假记录迷惑,实际上骑兵在古代是一种非常精贵的兵种,有几千骑已然可以称霸一方了,所以石勒和汲桑这“几百骑”,其实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公师籓拜石勒为前队督,后来公师籓又被濮阳太守苟晞活捉并砍了,汲桑干脆于永嘉元年(307年)自号大将军,自立了山头,封石勒为扫虏将军、忠明亭侯。随后攻破邺城,杀新蔡王司马腾,石勒算是为当初被司马腾部队贩卖当奴隶报了仇。

此时掌控朝廷的“司马”又换成了司马越,而汲桑和石勒这支部队是“胡乱”,于是司马越又派苟晞等人前去讨伐,但“大小三十余战,互有胜负”。这一年的八月初一,汲桑、石勒在东武阳(今山东莘县城南)为苟晞所败,被杀死万余人。接着被冀州刺史谯国丁绍又打败了一阵,此时的石勒逃往了上党(今山西襄垣县东),投靠了当地的部族首领,随后又在当年的十月,与部族首领张㔨督、冯莫突等人投靠了汉王刘渊。

石勒在刘渊手下立下的第一功,就是在乐平(治今山西昔阳县)招降乌丸人张伏利度以及兵众二千余人。这股部队本来踞垒自重,刘渊屡次招募而不能使他归顺,石勒就假装归附于张伏利度,通过四处劫掠的功绩让张伏利度的手下臣服。石勒一看时机成熟就抓住伏利度让手下选老大,大家一看石勒这么能打那就选他“扛把子”咯,于是张伏利度和部下归顺了刘渊。

刘渊自己也是“五胡”之一的匈奴人,石勒的能力让他刮目相看,于是加封石勒督山东征讨诸军事。而与石勒跑散了的汲桑,在十二月初二于乐陵被杀。杀死他的是先前被其杀死的,司马腾的部下田甄、田兰、薄盛等人。乱世之中,生死存亡,命运流转,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胡人骑兵的后世还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人骑兵的后世还原

刘渊任石勒为辅汉将军,并封平晋王,转战于赵、魏地区。但石勒和其他目不识丁的武将不同的是,他非常善于招揽人才,积累自己的势力,《资治通鉴 卷87》记载:

汉安东大将军石勒寇巨鹿、常山,众至十余万,集衣冠人物,别为君子营。

也就是说石勒还不是一支独立势力的时候,就懂得吸纳文人,为自己将来的创业立世做准备了。在后来为石勒出谋划策立下大功的张宾,也是在永嘉三年(309年)投入石勒帐下。

永嘉四年(310年),汉赵开国皇帝刘渊死,刘聪称帝,加封石勒为征东大将军。在此期间,石勒主要与仍效忠于西晋朝廷的,势力位于幽州和冀州的王浚征战,双方可以说互有胜负。北部不好啃,那自然石勒就开始往南边发展,先后攻克了襄阳、江夏(今湖北荆州境内)等地。永嘉五年(311年)二月攻占新蔡(西晋新蔡郡范围比今天的新蔡县要大,大致在今河南新蔡、安徽临泉二县及河南淮滨县北部地区) ,杀死新蔡王司马确(司马腾庶子, 司马腾和另外三个儿子司马虞、司马矫、司马绍都在邺城被汲桑杀了才轮到了他)。三月攻陷许昌,杀死晋平东将军王康。

石勒等人的活跃引起了此时掌控西晋朝廷的司马越的注意。司马越掌权以来,诛杀忠良,排除异己,朝廷内外大为不满,征东大将军苟晞也与其不对付。司马越出于建功立业,聚揽军队的目的,以伐胡之名,从都城洛阳亲率二十万大军,征讨石勒。

那么,石勒又该如何应对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