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好久,终于等来这一刻!一线城市,动了!

就在昨晚,深圳限购再次迎来松绑

——在非核心区(除福田/南山/罗湖/宝安的新乡街道和西乡街道)内,只要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均可上车:

1、非深户,只需缴满1年社保

2、深户且为二胎以上家庭,最多可买3套

3、设立1年以上,缴税100万元、员工达10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看来,力度虽没有五一前的小作文预测的大,但对比起北京此前仅放开五环外限购的动作来说,诚意已经更进一步!

更何况,别忘了就在刚过去的4月份,深圳的成交量同样很亮眼:

二手房成交突破4000套大关,创下近三年来的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也就是说,这波再放开刺激,5月份大概率就会迎来突破荣枯线水平5000套的好消息。

当然,同时我也看到有很多人在质疑,也就是非核心区放开而已,还不是一样在挤牙膏,连小作文说的“增值税5改3”都吞掉了。

可以理解大家越到后面越焦急的心情,但我想告诉大家的还是:稍安勿躁;

毕竟,这一招出来,顶多算一道前菜而已,而这一点大家长也清楚明白得很,所以在力度刺激上才让各位看起来保守了点。

但,我想说的是,也只有前菜上完了,才能把后面的重头戏给搬上来。

那,这重头戏会是什么呢?

怎么?难道深圳放开了,房价就会上涨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看重头戏前,我们先看回前菜。

深圳端出来的这道前菜,要送达的目的地也就2个:

一个就是去库存。

这一点,从放开7区限购却偏偏不带罗湖玩儿这点就可见一斑;

这里跟大家简单科普一下,罗湖虽然隶属于深圳的核心区,地位却不可再同日而语,有些房子在罗湖那里反而是要比非核心区房子的单价更低、还更难卖的;

那为什么它仍然能受“保护”?我去看了一下,其实是因为罗湖的新房库存量本身就挺少的,而这次被包括进的7区里,库存压力都特别大。

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深圳是在对上周重磅会议上提出的去库存2.0进行着一个精准发力,去有效激发潜在需求。

比如细则中提到的其实也都证实了这一点:

二胎以上家庭可多买1套房、包括企业也可下场进行抄底;

甚至,企业这边还没有明确限购的套数,那这不是又为加速去库存做了准备?

当然,还有在这轮利好中被吐槽最多的“社保3改1”,有很多人觉得这是形同虚设;

因为本地的购买力就不是因为没有购房资格才不买的,而是一直在持币观望,关键还是得靠外地投资客入场才行。

但我却觉得,这个“形同虚设”说的反而是字面意思——

也就是说,如果有外地投资客真的想来抄底,根本就不会被限制到,因为做满1年社保的流水账有的是开发商会做。

更何况,上一轮深圳年前放开限购的时候迈的步子就已经够大——比如取消落户年限;

要知道,在深圳落户可比在北上落户容易多了,自然,大家也就会容易对这次的调整产生更大的落差感。

那么进一步而言,这一招出来要去达的第2个终点也就很明了,不为别的,而只是为——

表明大家长救市的决心。

这一点应该也不言自明,其实就是深圳这一波表态出来,压力一起给到了其他3座一线城市而已。

毕竟要往严格意义上来说,除了广州上次放开了那120平米的限购是实打实地可以“空手套白狼”外,后面似乎就没有一线城市跟着完全放开了。

怎么,是全国的有钱人不香吗?

非也,而是还缺少了能让成交量和价格一起跑起来的预期而已。

而这,同样也是大家长为什么要谨慎出牌的原因,因为信心的修复注定无法是短线的动作;

所以如果房价还没有回调到位的时候,救市政策就已经见底,那才将是更危险的。

而就在政策刚出来不久后,深圳也一并恢复了展示二手房业主在外网上的真实挂牌价和成交价;

这也意味着,以后的价格会更真实、透明,对于二手房市场乃至楼市整体信心的筑底回升也有着推动作用。

那么,前菜一旦铺垫开,对于接下来的重头戏,我也跟大家做几点个人的预测:

一、增值税5改3的动作一定会出来

因为真的没理由不出来,这次不出来我觉得只是因为文件是住建局单独发的,而没有税务部门参与进来而已。

二、到今年年底前就会全面放开,完成筑底

不过这个取决于接下来的成交量和价格走势有没有好转,毕竟深圳城市的基本盘相比北上广来说还是太小了;

还有另一个决定因素,就是强二线城市们有没有在这之前全面放开;

三、上海的动作,快了

我之前说过,广深、京沪是分别抱团的,所以只要北京有动作,上海是无论如何也都一定会跟上;

那至于会是什么招,我斗胆预测一下,可能是在五大新城以及外环外放松限购;

另外在多孩家庭上,也会学深圳一样有所倾斜。

还有一个,别忘了7月份的三中全会,到时候可能还会跟着出台新的货币政策,毕竟货币叠加本身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总之,各位尽早做好应对的准备吧。

近期各种消息很多,且我敢保证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一定会更多,包括这次深圳放开限购之后,市场将迎来更大的调整,想必也会有很多的政策和落地细则都会跟上。

且一定不止于一线城市,以点带面,一批强二线城市同样是我们该关注起来的。

至于是哪些城市?又是为什么这些城市可以在普跌分涨的行情中胜出?这边我会结合《27个价值城市》的资料包,跟大家在闭门直播间进行分析。

有兴趣的记得扫码添加微信,预约领取免费的直播门票。

包括这次深圳的政策出来,后市又会如何走?我的建议是大家不要只是单独去看一个消息或者一座城市,而是要连起来去分析;

比如四大一线城市,他们永远是楼市的风向标,那他们的动作、信号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更需要我们去进行思考;

关于政策信号背后的这些底层逻辑,想了解的也都可以扫码加我微信,我都会在闭门直播间里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