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世界上最难的

是几十年如一日地

坚持做同一件事情

“平安水鬼”郭文标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7年

郭文标出生于浙江省温岭市小沙头村

温岭沿海,沿岸停满了渔船

人们多数以出海打渔为生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接受了大自然的馈赠

必然也要直面大自然的“力量”——

大海,是个危险的地方

渔民一个不小心

就会被吞噬生命

郭文标长在海边

从小就见识到了大海的残酷

也见多了生离死别

而善良的人

不会因为见多了生死而麻木

只会因为见多了生死而悲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岁时,他已经能跟着家人出海了

一天,他看到一名老人不慎落海

他没有多想

冒着风浪把老人拽上了岸

老人已经60多了

如果不是他救助及时

想必凶多吉少

老人的家人对此自然是千恩万谢

郭父在一旁也非常欣慰

说了一句影响了郭文标一生的话:

“救人好,救人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的认可给郭文标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15岁的小少年

水性好,人又纯善

此后只要遇到别人有难

他都会仗义出手

被他帮助的人越来越多

慢慢的

周围海域都知道了有他这么一号人

遇到险情

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给他打电话

“海上110”的外号由此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长一段时间

郭文标睡觉是睡不踏实的

因为他不盖被子

只披一件衣服

为什么?

因为如果在夜里接到求援电话

他能立刻穿上衣服出发

抢到一点时间

遇难者就多一丝生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反之亦然

郭文标先一步将责任扛在了肩上

自然必须要提升“能力”——

渔船太小了

他自费造了功能更全的大船

没有营救设备

他自费购买全套设施

而与之相对的

是他从不收被救助者的谢礼

有获救者非要给他三万块的红包

被他毫不犹豫地严肃回绝

不仅如此

有时出海的油钱他也自己出

从不求回报

郭文标说:

“救了活人,人家感谢你;

带回死人,死人保佑你。”

这就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错,死人

郭文标不仅救助活人

也从不放弃已经遇难的人

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落叶归根”

海里讨生活的人也不例外

据说温岭有个古老的传统

渔民出海如果遇到了“元宝”

一定要将其带回到陆地上

“元宝”指海上浮尸

“元宝回岸”就是为了让逝者安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会逐渐消亡

但总有人守着本心从未改变

郭文标就是这样的人

渔民们知道他心善

有时或出于恐惧或出于忌讳

不想自己带“元宝”回岸

就给郭文标打电话,请他“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文标从不推辞

每次都是有求必应

因此又得了个外号

“海上捞尸人”

与救助活人的紧迫性不同

捞尸虽然不着急

却不能随性

因为渔民们忌讳

他不能走正常的码头

只能绕路到废弃码头

再花功夫为尸体寻找“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郭文标不是孤军奋战

他的妻子很支持他

每次郭文标找不到逝者家属

她都会特意买一床薄薄的被子

尸体裹好

送苦命人最后一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性复杂

再纯粹的好人也会遇到误解

郭文标也是一样

一次,救援任务十分复杂

他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出海

连续几天漂在暴晒的海面上

最终只找到6具尸体

还有一人失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岸上的家属认为郭文标没有尽力

竟然几十个人挤到船上对他大打出手!

为了避免翻船

郭文标不敢反抗,也不敢跳船

最后被打进了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后,村民们听说了事件经过

要找遇难者家属“评理”

还是郭文标阻止了他们

他说:

「一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

悲痛和绝望让他们失去冷静,那不是他们的本意。」

以德报怨的态度让家属们自惭形秽

主动到医院向他道歉

郭文标没有说什么

出院后仍然积极出海救援

没有因为他人的误解而有任何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性的复杂不止于此

因为他救人从不收费

有人理所当然地绕开专业救援队

只为省救援费而找他

面对这种情况

郭文标又无奈又愧疚

无奈的是

他不愿错过任何一次救人的机会

愧疚的是

一年四季都在救人

家中渔船没法捕鱼

整个家几乎是靠妻子养着

他回报给家人的

只有无尽的忧思与惦念

毕竟每次出海都是一次冒险

水性再好,也会遇到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龄越来越大

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

耳膜出血、脊椎劳损、骨裂骨折

特殊的“职业病”在不断提醒他

救人不能只靠自己

但他又不想放弃这样的事业

怎么办?

他狠了狠心

把家里所有的钱集中在一起

建了一个“海上救助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谁来看,救助站都是个亏本买卖

事实也确实如此

政府补贴甚至付不起员工的工资

他只能另想办法

比如在出海淡季事故较少时

用大型救援船打造“渔家乐”项目

以“船”养“站”,维持生计

也维护着自己的“良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82年救起第一个人开始,截止到现在,郭文标救过的人已超千数,还因此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曾经,他是“平安水鬼”、“海上捞尸人”、“海上110”,如今,他是人大代表、“感动温岭十大人物”、“全国道德模范”。

苦难没有让他知难而退,荣誉也不会让他停止前行的脚步,至今他仍然在海上救援的最前线,作为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也都与救助息息相关,初心从未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事迹让我想到了《老人与海》里,那个坚信“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老人。同样的与海搏斗,同样的信念坚定,同样的英雄气概,以及更高尚的舍己为人精神。

郭文标,一个真正的中国好人,希望好人一生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